分享

用昆曲重新演绎莎士比亚名剧

 大闲人 2015-12-05

用昆曲重新演绎莎士比亚名剧

《夫的人》探索东方美学与西方戏剧内核的对话


小剧场昆剧《夫的人》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本报记者 黄启哲
  2015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行至半程,迎来由上海昆剧团创排、根据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改编的昆剧作品《夫的人》。昨晚,该剧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上演。
  麦克白夫人,这个原著中着墨不多的女性,在该剧中成为主角,在临终前的梦境中闪回一生。梦魇中,她的丈夫则以小花脸、小生和花脸3种不同行当轮番演绎。舞台上道具,不过是三把椅子。新的视角、极简的舞台、打破行当的人物塑造,《夫的人》让观众看到了昆剧现代表达的可能性,然而主创们却更希望观众从中品出传统的味道。上海昆剧团团长、该剧艺术指导谷好好早在创作之初,就为该剧划了底线:“一定是昆曲,这是不可动摇的。《夫的人》虽然改编的是西方经典文本,但骨子里仍旧是昆曲的唱念做舞。”
  
女性视角转换,带来全新诠释角度
  看到这样一部作品,观众最先好奇的是剧名。“夫的人,就是夫君的人。”编剧余青峰这样解释,“我们希望以剧名,点出一个东西方共通的话题——女人是附属品吗?”莎翁笔下的麦克白夫人历来遭到诟病,被称之为“最恶毒的女人”。然而,深入探究她的心理动机,余青峰认为,她只是通过恶毒极致的方式成就了麦克白的梦想。而女性嫁入夫家,随了夫姓,在历史的记载中甚至没有名字,成了“夫的人”。昨晚演出中,夫人反复重复这这样一句台词:“我是夫的人,我的夫君骁勇善战,气宇轩昂,他是一位盖世英雄也!”这句话,随着剧情发展变化而变化,从自豪,到失落,再到悲哀,既是夫人对自己不断的心理强化,也似乎是在提醒着观众她的悲剧性所在。
  “夫人”一角此次由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罗晨雪担当。工闺门旦的她,笑言过去演的多是“劈情操”戏码,此次的角色,却是一个因爱而被权力欲望逐渐腐蚀,进而变得凶狠疯狂的女人,其挑战不言而喻。她说:“这样的角色演起来会很累,但确实也扩展了我们对昆剧的理解。”一个近30秒的进场,她身着红衣,手捧烛台,眉眼带戏,力图把复杂的内心世界传递给场内的每个观众。
  
探索不是破格,东西方文化互相滋养
  这并不是上海昆剧团对《麦克白》的第一次演绎。上世纪80年代,上海昆剧团就曾创排过一部《血手记》,由老艺术家计镇华、张静娴主演。该剧在英国18个城市巡演,得到当地观众的认可。导演俞鳗文介绍,此次《夫的人》便是从《血手记》中《闺疯》一幕受到启发,拓展变幻出现在一部80分钟的完整剧目。不过《血手记》将故事背景移植到中国古代,而《夫的人》则虚化了故事背景,从而突出人物本身的悲剧力量。
  80后的俞鳗文是话剧出身,先后执导过英文版、解构版《麦克白》,在她看来,此次“昆剧版”,与其说是话剧与戏曲的博弈,不如说是西方戏剧内核与东方美学精神的相互滋养。“过去的戏曲观众更多的是欣赏戏曲程式的美,很难在故事中有所共鸣。《夫的人》的女性视角点出了古今中外很多女人‘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的悲剧性所在。”而相比于话剧,昆剧丰富的表演程式则在人物复杂心理的外化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原著中麦克白夫人“洗手”的意象,就在剧中以云手结合水袖功展现,是洗手,更是洗心。
  这部作品令人瞩目的,还有它的主创团队。集结谷好好、黎安、吴双三个“梅花奖”得主,加上曾获曹禺剧本奖的编剧余青峰,更有多位业界专家组成“智囊团”,就连配唱也是昆剧团副团长张咏亮,可以说,这部小剧场作品,阵容上丝毫不输大戏。面对被看作是青年演员练兵场的小剧场舞台,上海昆剧团为何以黄金团队应战?谷好好说:“一向以继承传统为核心任务的昆曲人,也应当在小剧场这样具有实验和先锋意义的舞台上有所作为。”她希望首演过后,将这部作品进一步打磨,使其成为上昆小剧场的“看家戏”,而在专业上已得到充分认可的实力演员,也能够通过参与这部原创作品,提高创新能力,展现他们多元化的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