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懒癌患者的自救

 汉青的马甲 2015-12-05




文/简书作者:陆小墨


假如刮一阵风或滴几滴雨就阻止我去做这些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的懒惰还能为我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作什么准备呢?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有位姑娘最近遇到了一个烦恼,她在准备出国,每天都要复习雅思考试,可是在这个复习过程中,却成了懒癌晚期患者。


其实我自己也算是一个懒癌患者,而且病情时好时坏,阶段性反复。


所以,一看到这个话题,我就忍不住想说,姑娘啊,谁也帮不了你呀,懒惰这种事真的只能自救!


先来说说A姑娘的故事吧。


A姑娘高考毕业后想出国留学,但家里除了母亲之外,其他人都是抱着观看的心态,并不能理解也不赞同。所以,她鼓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备考,证明给那些人看。


可是,一到要进入学习状态时,却又离不开手机。虽然英语一直是她的强项,如果用心复习的话,也一定可以考到理想的成绩,但家里实在太舒服了,有床有Wi-Fi,还有很多零食。


她考了两次雅思,第一次去上培训班,第二次是自学,时隔一个月,但分数却降了下来。而另一个和她一起准备考试的学生也考了两次,现在已经出国了。


母亲有些着急,无形中给了她很多压力,但她也很想努力呀,可就是每天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早上八点多的闹铃响起,然后手动关掉,依旧继续睡,睡到9点多,开了手机,刷个微信,听音乐,就到了10点了。然后吃个简单的早餐,帮奶奶做饭。

下午看一些综艺节目,偶尔翻翻书。晚上也是离不开手机,一直看到一点左右,但总觉得晚上太早睡了,好像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完,然后以为晚睡了就可以把这一天的时间延长,变为25个小时。


但结果却是视力越来越差了,气色也越来越差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


A姑娘说,她知道这样不好,很想改,但是却做不到。甚至开始越来越讨厌现在的自己了,好恶心自己。


这个姑娘简直就是我大学有段时间的2.0版本,接下来说说我的故事。


我在大三那年开始准备考雅思,之前有个闺蜜也考过雅思,当时她为了好好复习,寒假都躲在家里,无论我们怎么邀约都不出来。


所以,在我的认知里,这个考试比四六级不知道要高级多少倍,特别是对我这种一上大学就把英语荒废的人来说,也算是一场战争啊。


我是属于一旦做一个决定就喜欢号召全世界都知道的人,除了写作这件事太过于私人,到现在我都不敢跟身边的人说。但其他的大目标,我都会先告诉平常联系最多的人,让他们可以在无形之间约束我。


事实证明,这个还是有效果的。


因为好强和好面子,有时就算想偷懒,也会衡量一下,如果最后还是考不好,那不就挺丢人的嘛。


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制定规划,以三个月为目标,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制定出了非常详尽的任务表,幻想着要是按照这个执行下去,我肯定就破7呀!


结果却是,前几天还信心满满地都完成了,但后来越来越吃力,然后就又乱套了。


心累...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对自己抱有很大的幻想,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慢慢改变策略。最重要的是,别对自己的执行力抱有天真的想法。


简单来说,就是评估自己的能力值。


人一天能集中的时间不会很多,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都在做琐碎而又相对无价值的事。你不能一下子给自己安排满满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应该考虑到时间的使用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我发现自己每天都会花两三个小时在白天的补觉上,所以我就调整了自己的作息,不再强求自己每天只睡6个小时,而是变为8个小时。


反正白天都要睡,还不如晚上多睡一会儿,白天精神和效率都会好一些。


我也是个很爱看综艺节目的人,尤其是压力大时,就一定要看《running man》解压,所以我爱死那七只了,简直就是我的心灵慰籍啊。


不过,当时也发现一个问题,虽然一开始只是想看RM,但我的自控力有限,一旦打开视频,即使看完了RM,还是忍不住会看其他的。


因为比起备考枯燥的雅思,视频就是赤裸裸的诱惑呀!


所以,我告诉自己,既然你是下定决心的,那就把视频软件给卸载了。如果真的很想看,那就每周看一集RM,去网站上下载。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增加看视频的搜索和下载成本,既然我都那么懒,如果看视频的过程很复杂的话,那就没那么多欲望想看了。


这个办法,屡试屡爽。


我就在计划表里加入了我看RM的时间,之前还死寂沉沉的表格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


每天的计划变成:早上七点起来,洗漱早餐半小时,跑到小花园背一个多小时的单词,然后去图书馆,从九点开始就模拟考听力(我听力是薄弱点),半小时后循环听错的题,然后做笔记。


下午两点到五点,晚上六点到九点,只要在这六个小时内能够专心复习,其他的时间点可以任意玩耍。


但其实也没什么玩耍的时间,只是不把时间掐的那么紧,学习的时候能放松,最后也能多用点心。我反正是学习的时候压力很大反而学不进去,就想看其他的来逃避。


而且,我感触特别深的一点是,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千万别想着另一件事。比方说准备听力的时候,就要全套都做齐,别遇到一点写不出的就立马放弃,然后去做阅读了(我的阅读相对好一些)。


我经常也会遇到一天啥也不想干的时候,特别是一起来就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然后计划一旦被打乱了,我就再也不想执行下面的内容了。


后来我就尝试着晚上睡觉前把手机放在抽屉里,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洗把冷水脸,然后刷牙穿衣后跑到宿舍楼下的小花园早读。


当时是铁了心要复习的,反正也不会有什么人找我,所以就把手机放在宿舍,晚上回来的时候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平安就好了。


你真要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话,那就要懂得割舍一些。不要妄想着,我能够控制住在学习的时候不玩手机。我到现在去图书馆还能看到一大批学生边刷手机边看书,最后吃饭的时候感叹一句,一大早上也没干什么事。


有手机在,除非自控力超强的人,否则你能干得了什么?


刷朋友圈呗!


A姑娘最后说,她特别羡慕和佩服那些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而改变自己的人,到底是有什么动力促使他们坚持下来?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到?


曾经也有人在后台问我,你到底是什么原因坚持做这个公众号的?


当时我也没细想,因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我其实很明白,在微信公众号的市场里,做原创是有多苦逼。我认识的好几个原创作者,每天都在发文章,却只能心酸地说一句,怎么涨粉那么少?


每个人都需要在认可中获得动力,一开始也许是兴趣使然,但后面很需要得到认可。就和学习一样,如果最后结果越来越差,那就会影响下一次你投入的精力。


但后来我知道,关注数这种东西其实是可遇不可求的,茫茫人海中那么多人,能关注你的都是缘分。关键不在于谁关注你,而是你自己想做什么。


我当时备考雅思时也是一样,室友后来告诉我,那段时间我真的挺投入的,如果再接着考一次的话,一定就能考到满意的分数了,不过我最后因为忙着申请暑期夏令营,就没接着考了。


当你做实事的时候,例如学习某项技能和语言,无论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个过程一定是有意义的。而我们大多数时候缺的并不是想法,而是努力去做的过程。


所以,回归到A姑娘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彻底彻尾地改变,也别试图幻想把自己的生活变个模样,就能重新开始。


我们就是因为看多了名人的事例,总觉得生活中必须出现一件大事,才能让你从一个颓废的状态变为完全不一样的人。那样太不现实了。


现实的是,你可以试着通过一点点小的改变,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模样,而不是一次性的改头换面。


这些小改变也许能够帮助到你,这是我之前用的比较多的方式。虽然我依旧挣扎在懒癌患者自救的过程中,偶尔还需要去病床上躺一躺,但好在我已经不再幻想会出现改变我一生的大事,而是每天自发的去做一小点变化。


第一,调整作息,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晚上早睡对备考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当初我室友准备考研,绝对是11点之前就入睡,第二天早上6点起来。


简单来说,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是备考的第一步,如果这个目标一直没能实现,那你还是别挣扎了,肯定不会出现你预想的效果。


其实这个习惯还是很好养成的。只要把手机交给你母上大人,换种方式用来休闲就好,时刻记住,手机有毒,至少对现在的你来说是这样。


我的心得是,前一周是比较困难的,但坚持两个星期后,身体会出现生物钟反应。等到后来是一到晚上某个点就开始犯困,我就会慢慢转换为轻模式,例如看点英语小说(强推pride and prejudice),听点安静点的英文歌。


习惯这个东西,最难的不是下定决心开始,而是如何坚持下去。这个只能靠自己的意志了,减少不必要的自控力损耗。


可以尝试在晚上定一个睡觉闹钟,一到点就放下手头的事立马爬床。告诉自己,天大的事,明天再做。


第二,别呆在房间,去人多的地方。


这个点我是深有感触啊!房间真是懒癌患者的温床,特别是现在天气转冷,干什么都想躲在床上。


但是,无数次实践证明,学习这种事最好去人多的地方,例如图书馆和自习室,看到大家都在学习,你自然而然会少些懈怠。


别呆在有床的地方,如果有可能,找找附近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不呆在家里就好。家里的学习效率真的很低,做饭都比备考来的好玩啊,我宁可洗碗...


第三,每周制定简单的目标和规划。


别给自己制定太多的计划,这个也是之前提到的,看起来完美的计划往往不是普通人来实现的。


在做计划前,先对自己以前的执行力做一个简单的评估,这个必须客观。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值制定出两个可行方案。


除了硬性上自己必须向完成的计划外,其他的都可以机动进行。但要记得随时反馈自己的实施和执行力度,我以前会每天记录一些进程安排,总结今天做的事。


日结、周结和月结都挺有效的,以前我实习的时候很不喜欢写每日总结,但后来我自己实施这个后,发现只要十分钟左右却可以帮助梳理一天做的事。


每天有很小的成果,心里也不会太焦虑,踏实很多。


第四,一天只做1-2件重要的事。


我以前总是想一下子做很多事情,结果是每件事情都没能好好做。


所以,后来就降低对自己的期望,一天完成最重要最困难的1-2件事,也算是没有白过这一天。


在剩余的时间里,如果自控力还是有的话,那就可以做其他的相关事情。


第五,留一定的时间用来放松心情。


我觉得手机应该不算是放松心情的一种好方式。除了刷微博和微信之外,可以试着在这几个月找找其他好的方式。


例如每天散步看看周边的风景,每周有一个下午可以和朋友出去玩,或者是写写日记发发呆。


我比较喜欢拍照和音乐,所以当时就是看累了就出去拍拍学校的风景,躺在草坪上听会儿音乐望天发呆什么的,啥也不想,就是纯放松。


第六,找个能时不时给你动力的人聊天。


这个还是比较有效的。我有个好朋友当初考雅思,她当时压力也挺大的,有时候我们两个就会聊天畅想美好未来什么的,然后彼此鼓励。


我当时主要是在雅思学习论坛上搜索烤鸭,有很多这样一起奋战的人,和他们彼此交流也会有一点动力。


考研和考语言这种东西一个人备考特别容易放弃,最好能够找到一个给你动力的人,难免想放弃的时候就又能恢复体力。


第七,学会自我激励。


这是你的目标和追求,旁人就算好心也只能帮你创造良好的环境,比方说你的母亲支持你。但她不可能替你去考试,所以我就觉得懒这种问题只能自救。


方法再多也没用啊,你都得去试出来,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


我也是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能够抑制懒惰的方法,这次这个不灵了,那就换下一个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别轻易否定自己不行,觉得别人做什么都好,自己啥也干不成。你咋知道别人的生活是咋样的,我就不信有人能一辈子都是正能量满满的。差别不过就在于谁的调整能力强,谁先意识到改变而已。


所以咧,永远别妄想能够被他救,你要想着自救。有这样的意识和认知后,不断找方法去自我激励。


我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写文字。你也可以写日记,把每天的心理历程写下来,等到哪天撑不住了看看以前写的,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少看一些网络上的鸡汤,其实鸡汤的本质是作者熬给自己喝的,至少我是这样的。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放在你身上不一定合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啊。


有用的是那些方法论和逻辑思维,客观存在的东西反而能够套用在自己身上。主观的文章看太多了很容易迷失自己。


你要相信在这条路上,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在努力寻找办法,找到的人会往更高的一个平台走,找不到的人会沉浸在自己苦难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然后内疚,迷茫,悔恨,厌恶自己,不断循环这些日子。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破循环圈的最关键的一环,然后跳出来看看那个可怜的自己,一点点朝前走。


何必要贪恋所有的事都能一蹴而就,只要有些微改变,就该值得高兴。


我已经走在路上,那么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