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古币你见过吗?我和古币的不解奇缘

 紫气东来2050 2015-12-06


泉藏古藏论古今,不管唐宋元明清

方圆之间天地大,古往今来岁月明?

鄙人从小就和古钱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到收藏居来逛逛,一是了解一些收藏界的大小新闻,二是看看各地的泉友又有哪些宝贝亮相。


谦虚地说,本人收藏古钱时间仅半年而已,每有点点滴滴的收获,总欣喜不已,每得到一枚心仪的古钱,自然更加爱不释手。


一枚西王赏功


本人所处的城市可称得上是一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有一太白楼,因李太白曾登此楼而得名,后世诗人曾赋诗《登太白楼》缅怀乐天。


太白楼对面是广场,广场一旁是明月楼和得月楼,明月楼下有一古玩亭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个隐蔽之所,也认识了几个古贩和朋友。


古贩五十开外,从闲谈中得知,他当过教师,做过工人,后来才耽于此行。在他那里我拿过一些新仿钱。


一次,我和他聊天,他说拿一件我没见过的古钱看,说完从一只木盒取出一枚亮钱,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枚银质西王赏功。


此钱制作精美,文字劲拔,质地饱满,并无粗糙之感,看我欣赏的样子,他说要卖好几百呢。


欣赏完毕,我笑着交还给他,因为钱穿不正,明显是后仿者失手之作。


晚上回到家,却对那枚古钱念念不忘,查找资料知道,该钱是当时赐赏功臣之用,真品传世有金银铜三品,均十分罕见。我所见到的尽管是后仿品,但制工精湛,钱面细腻,上手玩赏定是极好,于是决定拿来。


第二天是周末,古贩还在那里,我说明来意,出于前几次的光顾,他当我是朋友,他以较低的价格让给了我。


此钱便成为我珍爱的银质收藏品之一。


一枚泰和合背

星期天逛古玩市场,走过一古玩摊时,我被一枚大钱吸引住了,面背都是篆书泰和重宝。


摊主是一年过花甲的乡下妇女,我问了价,他告诉我钱是从乡下收来的,当时一个老头儿天天挂在腰上的,费了好大力气才到手。对这样的故事我是不置可否的。


我还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她很不情愿的告诉我刚才已经有人出到高价还没卖呢。当时我玩古钱时间很短,亦没有在意。


大约半月后,再次逛市场,再次见到了这枚钱币,此时摊主是一个年轻的妇女,问价时不算太高却是死价。看情形她不相信我会要的。


又过了半月,还是那位年过花甲的乡下妇女,估计上次应该是她的家人。

此时经过1个月的徘徊,我觉得那枚钱币还是不错的。翻看她出售的东西,那枚钱竟然还在那里,再次砍价,终于以合理的价位成交。


于是乎,满心欢喜的把泰和珍藏起来,偶尔取出欣赏一番,玉筋篆泰和合背的历史蕴涵趣味无穷。


几枚待考古钱

渐渐地,收藏的古钱多了起来,包括普通品,精美品及珍品的新仿等等。

古钱的海洋深奥无比,面对珍爱的钱币,既迷醉于变幻的历史内涵,又沉醉于变化多端的钱文艺术,感叹于古人精妙的制作工艺。其中有几枚钱币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一枚是一刀平五千,此钱钱身厚重,锈色斑斓,红绿相间,虽是陈设佳品,终究未及辨清真仿。还有二枚是十布中的其中二布(不是大布哦),锈迹斑驳,尚待研究。


一次,因喜欢北宋的书法艺术,斗胆买了一千多枚宋钱,费了很大的力气挑选各种文字,居然发现一枚绍圣元宝行书钱,是图谱上未载入的。

还在其中发现了二枚较常见的宽宋皇宋。


本人曾走过一段弯路,曾侥幸抱着捡漏的心理,而现在变了,心底多了一份对古钱的热爱,有时候常常为大顺,半两钱的精工所陶醉。

只有摆脱了金钱铜臭的干扰,才发现,即便是一枚普通古钱,同样印证着历史的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