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双柏怕吃糖果

 百城主人 2015-12-06

    王双柏本名王正达,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拜师滑稽泰斗姚慕双、周柏春兄弟二位。改名王双柏,取师傅姚慕双的双字,周柏春之柏字。我年轻时喜欢看滑稽戏,很早就熟悉了舞台上的王双柏,喜欢看他的戏,冷面滑稽的功夫了不起,引得你笑翻天,可是他自己还是一本正经的若无其事。

    有一年澳门观众建议艺术节引进一些澳门少见的艺术品种,刚好浙江省文化厅向澳门推荐文化节目,文化局挑选了杭州滑稽剧团。2003年的艺术节首次举办艺墟,在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鸭涌河公园),白天是手工艺展演,下午有小型演出,晚上演出露天滑稽戏。

    一则是工作,二则是我崇拜王双柏,剧团在澳期间我经常陪同他。我喜欢说笑,可是作为笑星的他却是一本正经的,不苟言笑。也许对于他来说,到港澳就是出境,言行处处要小心,不可出格。

    首日演出传统滑稽戏《苏州两公差》,滑稽大使王双柏是台柱,担当主角,演出很成功,皆大欢喜。第二天也是王双柏担任主角的新编滑稽戏《究竟谁是爹》,想不到开场前狂风大作,演出场地四周空旷,已经挂上的布景迎风乱飞,接着大雨倾盆,演出临时取消,这是我参与艺术节事务的首次天公不造美。这天晚上我们工作人员和演员都很不乐意的放假了。王双柏是个工作狂,对于被放假,有一肚子的委屈,我祇得邀请他去宵夜聊天,让他散散心。吃吃聊聊,我口袋里有糖果,就拿了一颗给他,他说不吃,我认为他客气,说这是澳门特产的花生牛轧糖(鸟结),很好吃的。想不到这颗糖引出了他的一则故事。他说:“老弟,有件事我在外面是不说的,因为你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所以我就给你说说,不过你就不要再说出去了。”

    王双柏这样的名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必然是会受到冲击的,祇是因为他平时为人和气,群众关系好,受到了相对比较轻的压迫,将它关在小房间里写检查,中午可以自行到食堂打饭,下班可以回家。同事中很多人都同情他,背着人安慰他。有一次好人偷偷地给了几粒糖果,他吃了一颗,大事不好,刚巧给造反派看到,说他:“牛鬼蛇神不知悔改,还偷吃糖果,留恋资产阶级的糜烂生活,罪加一等,你明天把被子带来,关入牛棚,不准回家。”第二天早晨王双柏来到造反派面前,看到桌子上有一堆糖果,造反派拿起一颗给王双柏,他一再推拒,造反派厉声说:“给你吃,你就得吃。”王双柏战战兢兢地吃了,此时造反派又说,快一点咬开吃下去。这一颗刚咽下,第二颗就拿过来了,并说:“喜欢吃就多吃几颗,让你这个反动学术权威尝一尝偷吃糖果的味道。”就这样一连吃了5颗,王双柏明白了,造反派在耍弄他,他请求造反派放过他,造反派说:“我们优待你吃糖果,你不识抬举,竟敢抗拒,是不是想挨揍。”

    结果几天肠胃炎,好似大病一场,从此看到糖果就会恶心。

    我很佩服造反派,难得有糖果自己不享受请牛鬼蛇神吃,做了既不利己、更不利人的坏事,显露真正的造反派本质。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对于刑罚有很多创新。前几天,我讲这个故事给家里人听,孩子在旁边,她听了就问,以后假如我偷吃糖果,你是否也会给我一大堆糖果呢?从此点可见,这个请客吃糖果刑罚是最混淆是非的,造反派的刑罚五花八门,创意新奇了不起,造孽无数。

    笑星王双柏的故事令人啼笑皆非。在王双柏生前,我信守诺言,没有将这个故事说给任何人听。如今笑星已经走了,以此令人苦笑的故事纪念仙逝的笑星王双柏。

   (摘自《澳门日报》1月5日,作者:殷立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