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珠子 如何鉴定老珠子?套用一句古玩界常用的话:老东西自己会说话。老珠子带着岁月的印记、工艺的痕迹、自身的时代风格,就像一张名片一样默默地在表明自己的身份,别看小小一粒珠子,它上面承载的信息量却十分丰富,就看你能不能读懂它的语言。 老珠子与瓷器、玉器等文玩艺术品的鉴定方法有相同之处,有鉴定经验的人可以触类旁通。首先不要先关注细节,要用宏观的眼光先去看珠子,感觉对,再进一步通过微观观察各项细节来确认新老。 宏观看什么? A、包浆、时代特征 黑色镶蚀玛瑙珠子的包浆,自然的老旧感觉
包浆是古玩行业的术语,是指岁月给老物件留下的身份印记。在市场上,“包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包浆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包浆并不神秘,就是岁月的印记。千万不要顾名思义地以为包浆一定要有一层包在器物上的“浆”。它是指一件器物经过岁月的磨砺,在风化、淋滤或各种其他因素(比如摩擦痕迹)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一种表面形态。 图是一颗源自中亚的镶蚀玛瑙珠。珠子断掉后一半被埋入地下,另一面也许还曾长久留在地表经过风吹日晒后再被埋入地下,色泽因而变浅。
看包浆就是要看是否自然,是否符合正常规律。比如玛瑙珠子和玉石珠子,做旧的人为了让珠子看上去有“老气”,常用强酸、强碱等进行强行腐蚀,实际这种人为的包浆看上去很不自然,很不舒服,与真实的老珠子有很大差距,有经验的人一望便知。 老绿松石的包浆
这颗珠子表面还可以看到明显红色的点(坊间称作朱砂点),只有少部分老珠子带有这种朱砂点,不能将它作为判断真伪的唯一标准。朱砂点的特征是内外都有,仿造者只能仿在表面,无法深入内部。 2、时代特征 看时代特征就是看珠子的材质、形制、纹饰、工艺等是否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吻合,吻合才可以判断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史前时期的珠子,总会带着石器时代的特征,从形制到工艺都带着早期的稚拙。 高古珠子常与青铜器或钱币埋藏在一起,天长日久绿色铜锈沁入石头中
A、工艺痕迹、风化痕迹、使用痕迹
1、工艺痕迹
工艺痕迹要从三个方面来看:打孔方式以及孔道内壁痕迹,表面痕迹(开料或制作痕迹以及表面抛光留下的工艺痕迹),纹饰的制作工艺。 老珠子的孔道特征 商周的玛瑙珠子,爱做成腹部略微比两端大一点的短圆柱形,可以想见,这是受生产力和技术的限制(要把珠子琢磨成球形,要先做成方形,再倒角慢慢逼近球形,十分费工),但是到了汉代工艺就已经进步到可以做出正圆形珠子了。
珠子长期在使用或埋藏过程中受风化或淋滤作用影响,会多多少少留下可以寻觅的痕迹。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以及生物风化。如削过皮的苹果,放置一会儿会氧化变深。珠子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出现风化痕迹,但是时间长了也会缓慢发生变化。
老玉器:表面缓慢受沁,沁色多样,有时表面还会产生蚀孔。 老琉璃:光泽逐渐减退,表面受侵蚀,逐渐变得不那么透明,颜色变得暗淡,有的表面还会产生七彩蛤蜊光。 老琥珀:颜色逐渐变深红,产生橘皮纹。 老蜜蜡:颜色逐渐变深黄到橘黄,产生冰裂纹。 老珊瑚:表面逐渐失去光泽,颜色减退。 老象牙:颜色逐渐变黄到深黄,慢慢产生裂痕。 老绿松石,脱水颜色变白。 老菩提、老核雕:颜色逐渐变红、变深,质地变得光润甚至半透明。
这样的皮壳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一种沁色,是鉴定古玻璃的依据之一。
老珠子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有些磕碰、损伤或其他使用痕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做旧的人也仿造使用痕迹,仔细观察能发现老伤和新伤有着明显区别。老伤的伤痕处也产生了包浆和风化,与外部一致,老伤的边缘不锋利,老伤分布在容易磕碰受损的部位等。
可以看到珠子的倒角和打孔工艺以及玉上的沁色 一些常见的误区 1、千年以上的玛瑙珠子才会有马蹄痕吗 古代的玛瑙表面常产生一种C形痕迹(半圆环形),有人称之为马蹄痕,也有人称作“风化痕”“月亮痕”。这种马蹄痕由内生出,因此开口内大外小,通过放大镜可以分辨,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痕迹分布自然,放大二十倍观察可以看到沟底的包浆与外部一致。
辨识马蹄痕的确是鉴定老玛瑙类珠子的重要依据。但是鉴定老珠子绝不能只看这一点,一定要综合其他因素。一般来说佩戴和使用得越多的珠子马蹄痕越明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藏系珠子的马蹄痕显得特别多。 马蹄痕究竟是不是风化产生?马蹄痕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多种,这跟材料结构有关,这类石英质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或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就容易产生半环形的痕迹,因此不能作为鉴定的绝对依据。其实高古玛瑙并不是都有马蹄痕,即便有也不是仿品那样刻意密集分布。
2、老玛瑙究竟有没有灰皮? 实际上,玛瑙是隐晶质结构,不容易被腐蚀。玉是纤维交织状结构,虽然紧密牢固,分子间缝隙依然可以缓慢渗透进去其他物质,因此玉比较容易受沁。人们常说“好玉不受沁”,指特别致密细腻的玉其实也不容易受沁,出土的高古玉器就有完全不受沁的。 国内出土的高古玛瑙珠子中极少有受沁成灰皮的,国外的高古玛瑙中带灰皮的也只占少数。可见,灰皮不能作为判断玛瑙年代的标准,也不能作为辨伪依据。 即便西亚高古红玛瑙珠中带灰皮的比例也并不高 那么国内市场上大量的所谓灰皮老玛瑙是从何而来,甚至还有“清代灰皮玛瑙”。那么多高古玛瑙尚且没有灰皮,清代玛瑙珠子又如何产生灰皮的呢,而且颗颗灰皮、受沁面积还不小,答案不言而喻。 3. 文物新老能依靠鉴定证书吗 关于文物新老的鉴定,目前没有已颁布的国家标准,没有对民间开放的鉴定机构。有人宣称能够开具文物新老鉴定证书,显然这些“证书”都不是法定的,不受国家认证的,没有什么效力。鉴定老珠子,玩家只能靠自己学习来提高眼力。 新老是没法依靠鉴定证书的,不过材质的鉴定是可以借助权威鉴定机构的。一般的玛瑙、水晶、玻璃等材质没有必要送检。需要鉴定机构检测的也就是珊瑚、琥珀蜜蜡、绿松石、青金石、和田玉、翡翠等材质的真伪,自己实在不能确定的话,送到鉴定机构出张证书就行了。 苏拉玛尼珠的风化痕迹。 4. 如何判定鉴定机构是否权威 看鉴定机构是不是权威,可以看证书上面有没有以下几个标记: 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标志,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法律性强制考核,是政府权威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规定类型检测所给予的正式承认。这是国家对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检测机构必须获得 CMA 资质,否则构成违法。证书具有法律效力。 CAL(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设置或依法授权的检验机构的专用标志。审查认可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针对承担监督检验、仲裁检验任务的一项行政审批制度。审查认可机构除承担社会的检测业务之外,还承担着政府的监督抽查职能。证书具有法律效力。 CNAS(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证书国际互认,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总结来说,鉴定机构最起码要具备 CMA 资质,以上三个认证都有的鉴定机构能力和水平最高,证书也最权威。 (文章来自:《传家宝老珠子》,作者:允华,由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出品、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发送消息到微信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更多专业知识请回复 99 查询 最近精彩回顾请回复 ls 查询 各类文玩的知识和鉴别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