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包客: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迷糊128 2015-12-06

2015-12-06 


说起背包客,我的脑袋里冒出了这些:

身着朴实衣着、背负大背包、摄影包。
入乡随俗,乘坐牛车、拖拉机、货车。
随遇而安地住宿10~20元的小旅馆。
善于与人打交道,寻求非物质的精神享受。
买不到票,住不上宾馆,前方道路坍方,或者山洪暴发被迫流落在旅途中某个小镇,啃冷馍喝凉水,……
旅行结束后,必定用照片、文字等方式展现展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背起背包就前行,这是多少人向往的潇洒。其实只要你准备充分,拿出勇气,安排出一段时间。你也可以去体验一次这样的旅程。下面不妨跟着小编一起,去探寻背包客的世界~

1.背包客文化

流浪与安定、自由与限制、梦想与现实、抗争与妥协。背包客象征着自由、潇洒,也代表梦想。

我国的背包客群体不断壮大并形成了一种文化。他们行走或许是一种内心的寻找,或许是为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也或许是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是哪一种目的,他们都形成一种对抗世俗的文化。


和背包客的理念一样,旨在鼓励年轻人走出家门,放眼世界,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不仅开阔眼界增添人生阅历,更能锻炼自身能力。旅行中的一切都必须自己做出决定。这对当今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背包客的消费观:

   

背包客基本提倡的是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所以,也会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不会如旅游一样奢侈,但看的风景不会减少。

虽然节省是一种不错的习惯,但需要把握尺度。如果把节省自己,花销他人当成习惯,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想法。有些背包客把蹭吃蹭喝蹭车蹭睡当成理所当然,早已不再是背包客出行的宗旨。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理想买单,学会沟通的同时更要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

背包客的人生观:


背包客通常是热爱自由、洒脱随性的年轻人。社会经验不太丰富,但对未来有憧憬,对旅行和对生活都充满热情。旅途中,会让自己变得坚强,心胸也更宽广。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一种正能量。

背包客的经济支撑:


网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整年都在外行走的背包客,看到他们丰富的行程我们不禁要问:“他们的旅行经费是哪儿来的?”


常年在外的背包客有很多种,有些是职业旅行家,靠旅游局等机构赞助。也有一些是自由职业者,靠摄影照片和游记赚钱路费。


其实还有很多一边旅行一边赚钱的办法:
1、卖当地明信片。明信片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成本低廉。
2、撰写游记和攻略赚取稿费。很多杂志社都会乐于使用背包客的投稿(比如《西藏旅游杂志社》),因为足够真实。如果你能将路上的一切都写成一本书的话,收入就更可观了。(但写书是漫长的,从短篇开始是不错的选择)
3、打工。旅行到某个地方可以选择去当地的一些服务型的场所打工,如青年旅舍、酒吧、饭馆等。打工期间也能解决你的吃住问题。筹够钱再继续上路。(此方法也没有太大难度,值得尝试)
4、在当地充当临时导游。在一个地方旅行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会对当地的文化、景点及路线有一定了解。当一名临时的导游,赚取费用也较快。(适合性格外向之人)
5、翻译。如果你英语足够好的话,也可以为海外游客充当翻译,费用也是比较可观的。
6、代购。这个行业开始盛行,不过需要一些投资,当然和经济头脑是分不开的。



以上是本人总结出的能在路上赚钱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特点选择性尝试。当然,如有遗漏的地方,欢迎各位网友补充。

2.一名合格背包客的必备用品

背起背包就前行,这是多少人向往的潇洒。其实只要你准备充分,拿出勇气,安排出一段时间。你也可以去体验一次这样的旅程。图中背包客的装备很全面,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一般的出行倒也不要如此严谨,保证安全并享受到旅行的乐趣就够了。毕竟如果还要为开支苦恼,那背起背包就前行的潇洒要等到何时哟。

一个合适的背包是这样的


长途旅行需要一个容量较大的背包装载旅途的必需品,另外由于长途旅行负重大,背包不能局部负重过大。应该保证均匀受力,不会造成局部负重时间过久而受伤。另外背包本身具有防水功能,保证背包内部物品干燥。最后就是背包一定要结实不然背包受损就不在是个工具而是个累赘。

帐篷和睡袋:


旅途中可能会选择野营在外。帐篷和睡袋则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帐篷重量自然是选择轻便又质量可靠的。防水性要好,如果是高山大风地区,还要有防风性能。另外需要配备的就是睡袋或者防潮垫了,在温度低的地方一个温暖的睡袋可以让你有一个不错的夜晚。若是双人出行,为了减轻负担可以选择双人帐篷,毕竟一个双人帐篷比两个帐篷还是要轻上一些的。

手机和移动电源:


如果手机信号覆盖地区,手机的gps功能还是比较实用的,而且必要时能与外界联系也很重要。配备移动电源则是考虑手机续航,或者一些移动设备比如数码相机的电量问题,

注意:如果登山包防水性不是很理想最好将数码产品用塑料袋包装好。大多数情况还是用袋子包好稳妥。

军刀和打火机和指南针:

军刀是野外出行必备工具,同样具有防水防风功能的打火机也是野外必备的工具(当然一定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切勿造成火灾)指南针则是比数码产品可靠的指向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实用。军刀最好选择多用途的野外生存的军刀,有比较实用的开罐器,锯子之类的功能。(注意:如果是不熟悉情况的野外,又不能确定信号条件,纸张地图和实物指南针还是更加可靠些。)

救生手电:


一个续航时间长的手电筒也是非常重要的装备,一般要选用专业的野外使用的手电,具有亮度大,使用时间长,防水耐摔。毕竟在夜间有光会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也可行选择头灯。

食品和水:


食品和水是很重要的东西,水一般需要一个比较牢固的水壶装着,并且每到一个安顿点要补充好。食物则选择一些能充饥的食物比如牛肉干,面包再搭配一些充能食物,比如葡萄干巧克力。药品方面一般说来只要身体不适就因该停止野外行走一般不会带着很多备用药。但是夏天出行正气水还是很有用的药物,清凉油之类的防蚊虫叮咬的药物也很受用。

登山鞋:

当然,这里并不是一定要用登山鞋,长途旅行最好选择较为耐磨或者说较为厚重的鞋子。因为涉及的路况过多,可能会是你想不到的路面,这类鞋子最好是防水的。

面罩:

出门在外,风沙灰尘过大,小小的面罩能大大减少你呼入的废弃和灰尘。

遮阳帽:


可遮挡阳光以及减少紫外线对脸部皮肤和眼睛的照射,而且,它比较酷。

冲锋衣:

冲锋衣基本有防水和保暖的作用,也是长途旅行必备的衣物。不用穿着臃肿的外衣,也可抵御严寒,更不会束缚你的身体。

其他:


除了以上这些必备品外,可根据自我情况选择所需的装备,出门还得带上一些换洗衣物,但尽量少以免背囊过重。应急的药品,如:感冒药、创口贴等。如果你爱好摄影,一部单反相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遗漏的,欢迎各位驴友补充……

3.给背包客们的温馨提示

由于背包客会有较长时间呆在陌生的地方,除了安全以外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小编就结合自己的出现经验给大家给出一些建议和提示,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让在路上的朋友少一些弯路,而多一些快乐!


1、关于行囊不要携带过多的东西,背包客不比旅游,过多光鲜的衣服只会增加你的负重,让行程变得无比劳累,除了之前说的必需品,几件换洗的衣物足以。另外,衣物方面尽量携带运动类或者户外服饰,这样在路上会更加方便和舒适。


2、了解你行走线路的难度与危险:行程开始之前应对该地区的大致情况、交通方式、人文风俗等因素有一定了解,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3、如果需要徒步,需要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行走途中要适当休息,速度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凡事不要太过逞强,太过劳累可能让你的旅程质量大打折扣,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4、调整心态:长途旅行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个打算,确定你的行程目的,才会让你的旅程更加坚定,走得更远,得到得更多。享受其中的旅途才是远行的真正目的。一些时日后,或许长线徒步已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已经不仅仅是消遣,它更是你实现自我的方式,是你每天的生活习惯。这是一种不同的心态。


5、对旅行中的一切做好心理准备:背包旅行不同于旅游,不仅仅是单纯地享受美景,行程中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规划,当然,你也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影响旅行和心情的因素,如天气或风景不如理想的样子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你返程甚至开始厌恶旅行。50%的旅途你会觉得非常酷。余下的20%你会彻底爱上他,经历让自己惊异的事情,以此来弥补你整个行程的枯燥。 要知道,最美的风景总在前方,也一定会有美景在等待着你!


最后,背包旅行是心里和生理的挑战,你的身体需要耐脏、耐寒、耐疲劳,心理也要坚定行走的信念,保持最好热情和向往。这样才能让你的旅程充满惊喜和难忘。

测一测你属于那种背包客

相同的生态旅行精神,不同的旅行方式,才会有喜好、目的、表现各不相同的背包客。

请根据以下信息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种背包客:

闲散型背包客

喜欢花一段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即便是小的村庄也会待半个月以上,极少数人在旅行过程中行色匆匆。这些背包客的玩法通常休闲,没有人赶着去看景点,也没有人每天都赶路,他们就是把旅行当做生活常态,有张有弛。

漫游型背包客

这是完全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只有时间限制的背包客。“准备去哪里?”“坐什么车?”“去玩什么?”这些问题在这些背包客中通通得不到答案。他们推崇的旅行理念是:像风一样,刮到哪儿是哪儿。

经济型背包客

这种背包客旅行半径相对小,很多背包客在某一条航线范围内旅行,或者哪条航线打折就去哪里,毕竟旅行中交通费占了很大部分。这种类型的背包客以花最少钱旅行为荣,旅行节约,自己做饭,选择便宜的交通工具,住青年旅馆,但有美食也不会放过,有性价比高的小旅馆也会住住体验。

结伴型背包客

喜欢结伴旅行是中国背包客的特点,这种背包客总觉得独自行走非常危险,喜欢找朋友一起旅行,如果朋友都没时间,就网络约伴。

独孤型背包客

年轻的中国背包客和老外背包客基本都是这个类型,旅途中相逢,相聚甚欢,几天后,还是各自单独上路,并不贪图结伴一起走的热闹,因为结伴会造成很多方面不好协调。独自行走虽然孤单,却更自由、更纯粹。

攻略型背包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背包客喜欢打印一叠“攻略”旅行,追寻前人走过的路。“攻略”指的是背包客将本人旅行过程和当地旅行信息,写到各个论坛,作为分享。“攻略”个人观点很强,除非你跟作者的喜好完全相同,否则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漫漫旅行。旅途中没有意外发生就是一次无聊的旅行了,当然旅游信息可以分享。

主题型背包客

相对于“攻略”旅行,这种背包客的旅行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摄影主题的旅行在中国越来越盛行。

装备型背包客

“装备”指的是户外用品。很多初级背包客总是咨询要买什么样的“装备”,其实准备一个好的背包就够了。没有徒步和登山这些专业活动时,对户外服装用品的要求是零。除非是专业摄影人,记录旅途过程卡片机已经可以满足,不然带个单反机的结果是累了自己。但如果有自驾、徒步、沙漠穿行等旅程,相应的专业装备是必带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