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甘氏理論

 昵称22080217 2015-12-06

一.甘氏循環理論

 

甘氏的循環理論是對整個甘氏思想及其多年投資經驗的總結,甘氏把他的理論用按一定規律展開的圓形/正方形/六角形/來進行推述,這些圖形包括了甘氏理論中的時間法則/價格法則/幾何角/回檔帶等概念,圖形化的揭示了市場價格的運行規律。

 

甘氏認為較重要的循環週期有:

 

短期循環:

 

1小時,2小時,4小時,......18小時,24小時,3周,7周,13周,15周,3個月,7個月;

中期循環:

 

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13年,15年

長期循環:

 

20年,30年,45年,49年,60年,82或84年,90年,100年。

30年循環週期是甘氏分析的重要基礎,因為30年共有360個月,這恰好是360度圓周循環,按甘氏的價格帶理論對其進行

1/8,2/8,3/8......7/8等,正好可以得到甘氏長期,中期和短期循環!

 

10年循環週期也是甘氏分析的重要基礎,甘氏認為,十年週期可以再現市場的循環,例如,一個新的歷史低點,將出現在一個歷史高點的十年之後,反之,一個新的歷史高點,將出現在一個歷史低點之後,同時甘氏指出,任何一個長期的升勢或跌勢,都不可能不做調整的持續三年以上,其間必然有三至六個月的調整,因此十年循環的升勢過程實際上是前六年中,每三年出現一個頂部,最後四年出現最後的頂部。

 

上述長短不同的循環週期之間,存在著某種數量上的聯繫,如倍數關係或平方關係,甘氏將這些關係用圓形,正方形,六角形等顯示出來,為正確預測股市走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熟練的掌握了循環理論,可以有效的把握進出市場的時機,成為股市的贏家。


二.週期理論的運用

 

以週期理論為主要工具的分析者認為,市場運動的最終線索就在其運行週期上,不可否認,時間週期的研究成果,為我們的測市手段增加了時間維度,作為理論,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之後,變得繁複而深奧是可以理解的,作為手段,其存在和發展必定有其特殊理由,但任何一種技術都會因其自身利弊,得失而無法概全。

 

通常週期分析者認為,波谷比波峰可靠,所以週期長度的度量都是從波谷到波谷進行的,原因大概是絕大多數週期的變異出現在波峰上,也就是說波峰的形成比較複雜,因而認為波谷更可靠些,從實際應用結果來看,在牛市中週期分析遠比在熊市中表現優異,原因何在?這與週期理論研究傾向於關注底部有關,同時在牛市中,波谷比波峰形成或駐留的時間相對較短,而波峰因常出現強勢整理的態勢,變得複雜所以較難把握。

 

在熊市中則相反,因為市態較弱,市場常以整理形態取代反彈,所以波峰比波谷形成時間要短,易於發現,在運用週期理論測市的時候,牛市中以波谷法度量較為準確,熊市中以波峰法度量勝算更高些,之所以傾向於度量構築時間較短的形態,是因這樣的形態比較容易判別,預測時間目標與實際發生時間的偏差較小,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在決定使用峰測法還是谷測法度量的時候,除了使用趨勢線來篩選之外,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給您很大的幫助,那就是先觀察上一層次週期中,波峰是向週期時間中線左移還是右移?即一個漲跌週期如是40天,波峰是向20天之前移還是向20天之後移,左移看跌,右移看漲,看跌時用峰測法,看漲時用谷測法。

 

波峰左移和右移作為輔助工具之一,適用於任何趨勢和長度的週期,週期理論中四個重要的基本原理:疊加原理/諧波原理/同步原理/比例原理/以及兩個通則原理:變通原理/基準原理,本文中不再贅述了!

 

關於時間週期,則不能不提神奇的菲波納契數列

 

1、1、2、3、5、 8、12、21、34、55、89、144……

這組數字之間的關係,有書籍專論,本文不詳細述及,由於它是波浪理論的基礎,波浪理論與週期理論也頗有淵源,在運用週期理論測市的時候,不論是從重要的市場頂部,只是底部起向未來數算,得出菲波納契時間目標,這些日子都可能意味著成為市場重要的轉折點,在這些時間窗口,如何取得交易信號?還需輔以其他技術手段以驗證,對於神奇數字,可從甘氏理論及其小說中得到一種默契,甘氏將「7」及其倍數的週期,視作重要的轉折點,如果這個數字是菲波納契數×7,那這個數字更神奇!

 

我們如何理解「7」這個數字呢?在甘氏眼裡,神用7天創造了世界,因此「7」是一個完整的數字,在聖經中,人類最大的敵人-死亡的恐俱也是可以克服的,耶穌在死後的第3天站起來,第7天復活,這意昧著7天是一個週期,「3」是菲波納契數字!

 

就是「4」也相當不平凡,地球自轉一週為360度,每4分鐘旋轉1度,因此最短的循環可以是4 分鐘,地球啟轉一週需再24小時也是4的倍數,所以4×7天的週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短期週期,而上述一系列數字構成了價格變化的時間窗,一旦市場進入了時間窗,我們還須依靠其他技術工具做過濾器,如擺動指標KDJ,W%,RSI等,過濾偽雜信息來判斷轉折點的出現,並得出交易信號!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運用週期理論,波浪理論菲波納契數列的時候,要注意它們都是以群體心理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市場規模越大,參與的人數越多,就越符合上述理論,比如股指遠比個股符合上述理論,況且波浪理論本意,也是應用於股市平均指數的,此時,我們就會發現前面述及的神奇數字就越發神奇。


甘氏波動法則

 

一.甘氏波動法則與共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隊德國士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通過一座橋,結果把橋踩塌,就橋樑的本身負載能力而言,遠遠大過這隊德國士兵的重量,但由於士兵步調整齊節奏一致,結果大橋在這種齊力的作用下而倒塌,這就是共振的作用,共振經常應用於音響領域上,當短頻率與長頻率出現倍數的關係時,就會產生共振。

 

而江恩的思路是:市場的波動率或內在週期性因素,來自市場時間與價位的倍數關係,當市場的內在波動頻率與外來市場推動力量的頻率產生倍數關係時,市場便會出現共振關係,令市場產生向上或向下的巨大作用。

 

回顧歷史走勢,可以發現:股票走勢經常大起大伏,一旦從低位啟動,產生向上突破,股價如脫韁的野馬奔騰向上,而一旦從高位產生向下突破,股價又如決堤的江水一瀉千里,這就是共振作用在股市之中的反映,共需可以產生勢,而這種勢一旦產生,向上向下的威力都極大,它能引發人們的情緒和操作行為,產生一邊倒的情況,向上時人們情緒高昂蜂擁進場,向下時人人恐慌股價狂瀉,如同遇到世界末日,甘氏稱之為價格崩潰,因此一個股票投資者,應對共振現象充分留意,如下情況將可能引發共振現象:

 

1.當長期投資者,中期投資者,短期投資者在同一時間點,進行方向相同的買入或賣出操作時,將產生向上或向下的共振!

 

2.當時間週期中的長週期,中週期,短週期交匯到同一個時間點且方向相同時,將產生向上或向下共震的時間點!

 

3.當長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交匯到同一價位點且方面相同時,將產生向上或向下共振的價位點!

 

4.當K線系統,均線系統,成交量,KDJ指標,MACD指標,布林線等多種技術指標均發出買入或賣出信號時,將產生技術分析指標的共振點!

 

5.當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經濟政策等多種政策方面一致時,將產生政策面的共振點!

 

6.當基本面和技術面方向一致時,將產生極大的共振點!

 

7.當某一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經營情況,管理情況,財務情況,週期情況方向一致時,將產生這一上市公司的共振點。

 

共振並非隨時都可以發生而是有條件的,當這些條件滿足時可以產生共振,當條件不滿足時共振就不會發生,當部分條件滿足時也會產生共振但作用就小,當共振的條件滿足得越多時共振的威力就越大,在許多時候已經具備了許多條件但是共振並沒有發生,這可以理解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不刮火就燒不起來,而東風是關鍵條件,如果沒有關鍵條件共振將無法產生,在這一點上甘氏特別強調自然的力量!

 

我們知道,每到農曆8月18日錢塘江會發生大潮,這現象是因為月亮的引力所造成的,而只有當太陽,月亮和地球處於同一直線時,這種大潮才會發生,這也是一種共振,既然太陽,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可以引起大潮,那麼它們的位置是否也可以影響人們的操作情緒和行為?甘氏的回答是肯定的。

 

總之,共振是使股價產生大幅波動的重要因素,投資者可以從短期頻率,中期頻率和長期頻率以及其倍數的關係去考慮,甘氏還認為:市場的外來因素,是從大自然循環及地球季節變化的時間循環而來,共震 是一種合力,是發生在同一時間多種力量向同一方面推動的力量,投資者一旦找到這個點,將可獲得巨 大利潤和迴避巨大風險。

 

二.甘氏波動法則與甘氏分割比率

 

甘氏波動法則,包含著非常廣泛的內容,但在甘氏在世時又沒有給出明確的波動法則定義,這也就造成了以後研究甘氏理論的分析家,對波動法則的不同理解,有一個音樂家兼炒家彼得,曾寫過一篇文章,從樂理角度去解釋波動法則,彼得認為甘氏理論與樂理一脈相承,兩者都是波動法則的不同理解,音節的基本結構由七個音階組成,在七個音階中,發生共震的是C與G及高八度的C,亦即百份之十及一倍水平,也就是說音階是以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的形式產生共震,因此頻率的一倍,兩倍,四倍,八倍會產生共震,而上述比例及倍數與甘氏的波動法則有著密切聯繫,也就是甘氏的分割比率。

 

甘氏的分割比率是以8為基礎的,也就是甘氏的分割比率是50%(二分之一),其次是25%(四分之一)和75%(四分之三)再其次便是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及八分之七,我們在研究深滬股市的走勢圖時,可以發現大量的實際例證,來證明甘氏分割比率的有效性。

 

我們看上證指數周線圖圖例,92年11月20日,股指周線圖收盤數為401點,經過13周的上升漲至93年2月19日,周收盤指數為1499.7點,上漲 幅度1100點,這一週股指最高點為1558點,隨後開始下跌,經過6周的下跌至93年4月2日,周收盤指數944點,下跌幅度556點,約為上漲幅度的二分之一,下跌時間也約為上漲時間的二分之一,通過以上例證,我們可以瞭解到甘氏百份之五十分割率的重要性。

 

甘氏的經驗是從美國股市和期市上總結出的,但這一結論同樣適合於我國股市,甘氏的波動法則和分割比率並不局限於某一特定區域,它是一種自然法則,而這種自然法則是人們在交易過程中自然而然遵循的一個法則,它是人們固定習性的反映,而這種固定習性是不會輕易被打破的!

 

如果一對軍人的執行任務要從甲地到乙地,因路途很遠,中途需要休息,那麼這個休息的地點很可能選在總路程的百份之五十處,又如一 個人一天工作八個小時,那麼他的工作時間安排常常是上午工作四小時,下午工作四小時!

 

我們再看上證指數周線圖,從94年7月29日至95年2月17日,上證指數在此期間共運行了28個交易周,從333點至1052點,上漲了7周,隨後又經過21周的下跌,跌至533點,上漲時間占此段時間的四分之一(25%),下跌時間占此段時間的四分之三( 75%)而25%和75%都是甘氏非常重視的分割比率!


甘氏波動法則中非常強調倍數關係,和分割比率的分數關係,而倍數關係和分割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就要看我們所取的數值的大小,如一個莊家要把4.00元的股票做到8.00元,那麼從4元至8元上漲100%為1,而6.00元是上漲的50%,5.00元為上漲的25%,7.00元為上漲的75%,那麼在這些位置是甘氏分割比率要重視的位置,如果我們把4.00元漲至5.00元,漲幅1.00元作為漲幅的第一階段為1的話,那麼到6.00元漲2元,到8.00元漲4元,就是第一段漲幅1元的倍數關係,這又是甘氏波動法則強調的可能產生共震點的倍數關係!

 

倍數關係可以無限擴大,分割關係可以無限縮小,關鍵是取什麼數值定為1?這就如同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原子裡面有原子核,原子核裡又有更小的微粒,無限縮小,當我們瞭解到這種倍數關係和分割關係的重要性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它建立起一種市場框架,當時間和價位的單位都運行到這種倍數關係和分數關係時,市場的轉折點就可能已到達!

 

在價位方面會出現自然的支撐和阻力,在時間方面會出現時間的阻力,在市場的重要低位開始,計算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的增長水平,及一倍,兩倍,四倍,八倍的位置,將可能成為重要的支撐和阻力,在低位區走勢常受到八分之一的阻力,波動小,時間長,在低位區,走勢常受到八分之一的阻力,波動小,時間長,走勢反覆,一旦產生有效突破,阻力減少,走勢明快!

 

在市場的重要高點,計算該位置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常為調整的重要支撐,將股指或股價的重要低點至高點的幅度分割為八份,分割的位置都是重要的支撐和阻力,對於時間循環,可將一個圓形的360度看作市場的時間週期的單位,並用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的比率分割,分割為180度,90度,45度,包括月份,星 期,日期的週期單位,分割的位置常成為市場週期的重要轉折點。

 

甘氏測市工具

 

一.甘 氏 線

 

甘氏線體現的是甘氏理論中價格與時間的關係。甘氏理論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甘氏線與價格運動的關係。甘氏線在X軸上建立時間,在Y軸上建立價格,甘氏線的符號是「TxP」,T為時間,P為價格。甘氏線由時間單位和價格單位定義價格運動,每條甘氏線由時間和價格的關係所決定。從圖上各個明顯 的頂點和底點畫出甘氏線,他們彼此互相交叉,構成江恩線之間的關係。它們不僅能確定何時價格會反 轉,而且能夠指出將反轉到何種價位,構成時間與價格的美妙和諧。

 

甘氏線的基本比例為1:1,即每單位時間內,價格運行一個單位。另外,還有

1/8、2/8、1/3、3/8、4/8、5/8、2/3、6/8、7/8等。

每條甘氏線有其相對應的幾何角。

 

二.甘氏數字表

 

甘氏數字表是甘氏發明的將數字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四方形,用來預測價格的支持位和阻力位。甘氏數字表有多種,如以數字

6、9、12、19、20、27、36、52、90

等為基數的四方形,其中常用的是九九四方形數字表。

 

九九四方形數字表的繪製方法:

 

從四方形的左下角,自下而上填寫1-9,從第二列下面繼續填寫
10-18,依次類推直至填到81。

 

甘氏認為,每一種股票都有其獨特的波動率,在一定市場條件下,波動率會產生「共鳴」,引起趨 勢的反轉。因此,應該使用與該市場波動率相近的四方形才能有好的效果。與甘氏螺旋四方形類似,甘氏數字表的重要支持位或阻力位極有可能發生在:

  

1.四方形的中點;

2.四方形中心線;

3.四方形對角線。

 

三.甘氏輪中輪

 

甘氏認為,既然在自然定律中,有四季交替,主次陰陽之分,那麼在股票市場中,必定也有短期、中 期、長期循環以及循環中的循環,正如聖經所述的「輪中之輪」。

 

甘氏根據這一理論,設計了市場循環中的輪中之輪,將市場上的短期、中期和長期循環加以統一的描述並將價位與甘氏幾何角也統一起來。因此「輪中輪」是對甘氏全部理論的概括總結。

 

一、輪中輪的製作:

 

輪中輪將圓進行24等分,以 0度為起點,逆時針旋轉每15度增加一個單位,經過24個單位完成第一個
循環,依此類推,經過48個單位完成第二個循環……,最後經過360個單位完成第十五個循環,即一個大
循環,形成江恩「輪中輪」。

 

甘氏輪中輪上的數字循環即是時間的循環也是價格的循環,例如,對時間循環而言,循環一週的單位
可以是小時、天、周、月等,對價格循環而言,循環單位可以是元或匯率等。

 

甘氏「輪中輪」的關鍵是角度線,市場的頂部、底部或轉折點經常會出現在一些重要的角度線上,如
0度、90度、180度等。通過「輪中輪」,我們可以預制知市場的價位,以便安全、有效的運用資金。


二、輪中輪的使用方法

 

(一)、基本用法

 

1)對照輪中的數字,將「游標一」選定在所要判斷的目標股(或指數)的最低點或最高點。

 

A、上漲時「游標二」逆時針旋轉,價位或點數將在45度、90度、120度處遇初級阻力,在180度處
遇強阻力,在225度、270度處遇超強阻力,在315度、360度處遇特強阻力。

 

B、下跌時「游標二」順時針旋轉,價位或點數將在45度、90度、120度處遇初級支撐,在180度處
遇強支撐,在225度、270度處遇超強支撐,在315度、360度處遇特強支撐。

 

2) 甘氏理論輪中之輪要點:

 

A、 當股價或指數突破或跌破一個阻力或支撐位時,將向下一個阻力或支撐位移動。

 

B、 輪中之輪的0度、90度、180度、270度,及45度、135度、225度、315度所構成的兩個正四方形
處為阻力或支撐。另外,由0度、120度、240度所構成的正三角形處也為阻力或支撐。

 

C、 一週分為24X15(度),暗含24節氣。價位或指數由內向外找,大數取內優先。

 

註釋:原甘氏理論書籍介紹,輪中之輪用於長週期判斷,一週天為360天(自然日),用於短週期判斷一週天為24小時(沒有說明是自然日還是交易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