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姑苏眼镜的百岁时光

 苏迷 2015-12-06

记者  倪童

如果要讲清中国眼镜发展史,绝对逃不开苏州,逃不开姑苏眼镜。百年之前,依托苏州百姓精湛的手工技艺,姑苏眼镜闻名全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当下,望其过去,展其未来,不禁感慨万千。

 

中国眼镜故乡

在专诸巷周王庙弄,有座周宣灵王庙,供奉着玉器业的祖师爷。然而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眼镜业也一种说法,称周王庙为眼镜“祖师庙”。

传说,“周王”是清朝有名的玉器师傅。当时,自西洋传入的眼镜日益时兴,由于需用水晶磨制镜片,玉器磨制镜框,所以不少玉器师傅转而制作眼镜,周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某年城里爆发瘟疫,周王因为母亲病故,悲痛不已,投河自尽,尸身数日不坏,人们就在专诸巷内为他立祠设庙。此后百余年间,专诸巷的眼镜美名远扬,于是,“周王庙”就成了眼镜业的“祖师庙”。

 因此,也有人说“中国眼镜的故乡在苏州”。事实上,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苏州的确是中国最早开始制造眼镜的地区之一。

早在明末清初之际,苏州就诞生了一位光学大师,名叫孙云球。他利用丰富的光学知识,磨制出了各种凹凸透镜。据统计,他所制作的镜类不下数十种。同时,他根据近视、远视等不同情况,创造了“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他所著《镜史》,也被后世眼镜作坊奉为“依法制造”的宝典,可惜如今已经失传。

在孙云球之后,褚三山等光学大师又相继诞生,苏州眼镜业逐渐形成,并且快速发展,渐渐成为全国的眼镜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苏州的琢玉工艺也在日益精进。由于当时制作镜片所采用的磨镜工艺,与琢玉工艺实际上并无二致,所以苏州眼镜的制作水平,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到了清朝中后期,专诸巷、天库前、石塔头等地方也纷纷开设了前店后坊的眼镜铺。民国时,专诸巷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眼镜集散地,各地的眼镜商人都汇聚到了这里,有的商家还专门在此设有收购处。眼镜业也脱离出珠宝、琢玉业合建的珠晶玉业公所,在专诸巷石塔弄内,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行会组织“裕明公所”。民间甚至有了两句谚语,“专诸巷配眼镜——个人眼光不同”,“专诸巷的眼镜——对光”。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因为战乱的原因,有过短暂的几次萧条,然而姑苏眼镜始终闻名全国。直到解放后,北京的百货商场都会跑到苏州来进货。

 

专诸巷里最后的眼镜店

在专诸巷的巷子口,有一家眼镜店,小小的门脸,很不起眼。名字更奇怪,就叫“专诸巷眼镜”。为什么呢?因为它就是昔日眼镜一条街上的最后一家眼镜店了。

店主叫钱勇康,据他介绍,这家小店已经有百年历史。

小店最初的名字叫“协顺眼镜”,早在1933年,钱勇康的父亲便跟着表哥到店里做学徒,之后继承了小店。“父亲的手艺是巷子里数一数二的,别人做不来的活计,都会拿给他做。”

从小,钱勇康就在磨制眼镜的“嚓嚓”声中长大。每天放学后,他都要帮父亲打下手,久而久之,便学到了父亲的一手绝活儿。

解放后,父亲进入苏州最早的眼镜公社工作,钱勇康也被分配到眼镜厂里头,从事光学仪器相关工作。直到改革开放,钱家眼镜才重新开张。

退休后,钱勇康又回到店里,接手父亲的工作。如今,他依然一心一意经营着小店,对他而言,“传承”的意义,远比赚钱更重要。

在眼镜店略显狭小逼仄的空间里,藏着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物件。还有一些“存货”,在市面上已经不再流通。这些都是钱勇康的宝贝。

钱勇康拿出了一块罕见的墨晶镜片,他说,玻璃眼镜从西洋传入中国时,国内并没有掌握玻璃制造技术,于是,人们就拿水晶来做代替,例如茶晶、墨晶、白水晶等。从前,陕西人还会专门跑来买水晶眼镜做嫁妆,镜片越厚越有面子。

除了少见的水晶镜片,柜台里还放着几块早期的玻璃镜片,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钱勇康说,这几种玻璃镜片,叫做白托力克片、克罗克斯片和克罗赛片,按照颜色深浅可以区分,佩戴效果略有不同。“现在人们大多佩戴树脂镜片。但是在沙漠地区,风沙大,树脂镜片容易被刮花,那里的人就喜欢用玻璃镜片。”

钱勇康又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块经过切割的玻璃圆片儿。他说,按照最老的法子,就是这么加工镜片的。

首先,要根据眼镜的度数区间,确定镜面弧度。然后用吹管蘸取玻璃液,按所需弧度,像吹啤酒瓶子那样,吹出一个球状玻璃泡。经过退火之后,再从球面上切割下一块块玻璃圆片儿,稍加打磨。接着,依照所需镜片的形状和大小,在圆片上进行切割。切割下的镜片,还要通过精细打磨等深加工,再放到碱水里面泡上一天一夜,才算制作完成。

“从前的眼镜铺子都是前店后坊,不但要用手工打磨镜片,还得自己烧玻璃呢。”他笑道。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钱勇康又指了指边上的一盏老旧煤油灯。这盏煤油灯也是从前传下来的。它比家用煤油灯低矮很多,是用来加热镜片的。镜片变软之后,才方便装入镜架里。“早些年在眼镜厂里, 装眼镜可是门很吃香的工种。”他状似回忆地补充道。

一聊起手工制镜的方法和诀窍,钱勇康就仿佛打开了开关一般滔滔不绝,眼睛里难掩痴迷与兴奋的光芒。听着听着,不由觉得,姑苏眼镜美名背后的精湛工艺,真是令人惊叹。

手感时代的振兴之光

在钱勇康的所有宝贝里,有一样是他最紧张的,就是一副馒头形镜片的卷筒式眼镜。

镜框是祖辈传下来的,银中掺金材质,鼻梁处有非常繁复细致的花纹,两镜腿上都刻着英文小字。象牙鼻托,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微微泛黄。

这副眼镜是钱勇康亲手制作的,用的是镜片打孔技术。要先在玻璃镜片上手工打孔,再嵌入镜架,这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镜片破损。“镜片打孔一般人学不来,这可是我的拿手技术。”说着,他露出自信的微笑。

钱勇康爽朗的笑容触动了我。我不禁问他,如今苏州会手工制镜的人越来越少,专诸巷里也只剩下一家店坚守着,对未来难道没有担忧吗?

他略一思考,回答道:“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去连锁店里配眼镜,但是手工眼镜也有自己的优势。”

按照钱勇康的说法,现在苏州最会修眼镜的人里头,他是排的上号的。平日里,他经常帮顾客做些修修补补,拗拗镜架、换个鼻托、配个螺丝…… 没有什么能难得倒他。碰上不好修理的眼镜,还非得找他不可。

“而且,如今很多人都把手工眼镜当做工艺品和收藏品。前些年,我在杭州碰上一个老爷子,手艺相当了得,还有人不远万里跑来找他做眼镜。”钱勇康自己,就碰到过不少客人,专门来专诸巷寻找手工眼镜,带回去做收藏。

事实上,这家老店虽然不是门庭若市,却也拥有许多忠诚的拥趸。吸引他们的,是蕴藏在眼镜里的认真与关怀。一人一镜,个性定制,舒适合用。

每一次,钱勇康都会根据客人的脸型、瞳距和个性要求,来做镜架、镜片的调整。同时,他还坚持采用主观验光:“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结果一般只能作为参考,之后还是应该进行主观验光,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眼镜一定要适合客人,所以每配一副眼镜,都要细致耐心。”这个时候,他的身上显露出老手艺人特有的专注与执着。确实,这家老店数代相传,每一位店主都热爱着这个行当,倾注半生时间,全心全意探索,然后深悟其道。

如今,随着手感时代的到来,在许多地方,手工定制眼镜已经蔚成风气。只要让苏州古老的手工制镜工艺对接时代需求,姑苏眼镜或许已经看见振兴之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