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菊花的繁殖方法

 爱幻想的云 2015-12-06
繁殖方法   (一)无性繁殖   菊花在一般栽培中多用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如根、茎、叶、花等),以扦插、分株、压条、嫁接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再生出新的有机体的一种方法,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种性。菊花的无性繁殖首先要选择好种株并加强养护,才能提供优质的繁殖材料。   1.种株的选择与养护   为防止品种退化,培育优良种苗,必须对菊花种株严格选择和精心养护,并按预定计划选留足够数量的种株。   (1)种株的选择:在菊花盛开的季节,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无病菊株作为种株,并插好标记、编号,作好记载工作。   (2)种株的养护:种株开花后,留基部约10厘米剪去上部残株,除净残枝枯叶,越冬前脱盆剪除沿盆壁生长的滚毡须根,保留部分宿土,均匀喷洒多菌灵,如有残留蚜虫加喷杀灭菊酯防蚜。而后按品种编号以一定株行距栽于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高畦里,特别寒冷时可用稻草麦秆等物简易覆盖以防寒,如栽培场地较小或家庭养花可原盆越冬,名贵品种及耐寒性较差的品种可移入室内或温室越冬。   冬季菊花种株宿根需水量较少,不必多浇水,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种株要能充分接触到自然低温,促使脚芽生长健壮,有利提高插穗的素质。冬春期间宿根地下芽顶端逐渐出土萌发成脚芽,为使脚芽生长茁壮。宜增施干燥肥料,亦可酌施液肥。对生长过密的弱芽要及时疏去。萌发的脚芽不宜直接作为插穗或接穗。因为脚芽的嫩梢生长过于粗壮且多空心,如用作插穗往往扦插后难以成苗或生长不良。如作为栽培用,这时扦插也为时过早,易产生柳叶和莲座化枝,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带来困难。3月份温度逐渐升高,脚芽生长加速,在长到高约20厘米的嫩枝时可摘心,萌发较晚的脚芽要待长大后方能摘心,摘取的嫩梢多废弃不用。但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为扩大繁殖,扦插后可作为小母株,即扦插成苗定植后即摘心,促使早发侧枝,再采插穗扦插,以扩大繁殖系数。   种株脚芽搞心后,从叶腋萌发侧芽逐渐长成嫩枝,可摘取嫩梢作为插穗或作为嫁接用接穗。在大量繁殖时,可反复多次采穗。但每次采穗时,必须保留侧枝基部2片以上的叶,有的品种侧枝第一、第二节很长,如不细心观察,误以为采插穗时已经留了较长一段节间,实际上却是未留基部的叶,以致不能再萌发新的侧枝。   为了保证插穗的幼龄化,要不断摘心,即侧枝长到一定程度,在发生自然分枝前摘心。既或暂时不需要插穗,也要定期摘心或短截。摘心的适宜时间是预计下一次什么时候需要采穗,进行推算。究竟要隔多少时日,这要根据菊株生长、天气情况和养护管理水平而定。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一般摘心后经20—25天可再次采穗。   每次采穗前都应喷洒药剂以防病虫害。为获得健壮充实的插穗或接穗,在摘心后要及时追肥并喷施O.2%磷酸二氢钾、0.2%尿素,追肥可10—15天一次,追肥要均衡适度,氮肥不宜过多,要避免造成过肥状态,否则插穗(接穗)过于柔嫩,扦插后易腐烂。在采取插穗的前一周应停止施肥并适当控制水分。   2.无性繁殖方法   (1)扦插法:扦插是割取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利用其分生机能或再生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之生根发芽并逐渐长成新的植物体的一种繁殖方法。这一方法简而易行、生根快、成活率高,是菊花主要的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主要有芽插和枝插两种。   ①芽插:秋冬季节用脚芽扦插。此法一般用于引种和大立菊的栽培。在北方亦用于独本菊栽培。秋菊自现蕾开花起至翌年春,菊株地下茎陆续萌发出土,初出土时为叶片尚未放开的芽头,称为抱头芽,以后叶片逐渐开展成为大芽。抱头芽扦插后生根快,易于成活。作为插穗的脚芽以选离母株较远的丰满抱头、节间均匀、秋末冬初萌发的第一代脚芽为佳,这样的脚芽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易退化。而初春萌发的脚芽有可能是秋生新枝地下茎,第二、第三代脚芽的长势较弱且易退化,均不宜用作插穗。   如果是引种繁殖,最好在开花季节进行,此时可以观察到品种的形态特征,便于取舍,但这时萌发的脚芽不多,特别是生长势较弱的品种脚芽萌发较少,会给引种带来困难。   挖取脚芽时可用小刀沿脚芽一侧插入土中割断基部,即可取出。挖取的脚芽最好随即扦插,如要携带应注意保湿,防止失水。扦插完毕,对脚芽进行编号、标记并按品种登记,作好记录。   ②枝插:这是春夏期间利用菊花的嫩枝进行扦插的一种方法,可大量繁殖,它是菊花繁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插穗可选用越冬母株脚芽摘心后萌发的嫩枝,以生长旺盛枝条项部的嫩梢为最佳,如扦插材料不足时,也可用中段嫩枝,但生根缓慢,影响生长。扦插在3月—7月均可进行,通常5月—6月为大批扦插适期。由于品种特征不同、各种造型的需要和栽培目的要求的不同,可分期分批摘取嫩梢扦插育苗。   (2)分株法:利用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和匍匐茎上所产生的新株,进行人工分割,栽植后成为一株能营独立生活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做分株法。菊花宿根越冬后,萌发许多根状茎,长出脚芽,于3月—4月间把这些带根的脚芽分开,移栽后浇透水,适当遮阳,缓苗后使之见光,成活后施薄肥,以后生长成新株。分株幼苗带根,很易成活,生长速度快,但繁殖数量不多,长期采用分株法繁殖,因植株未能彻底更新易发生退化。此法多用于引种和培育大立菊。   (3)压条法:将菊株的枝条弯下埋于湿润疏松土壤中,使枝条顶稍露出土面或行高压,在枝条壅土的部位适当环状剥皮或割伤促使产生不定根,生根后将枝条切断与母株分开成一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叫压条法。此法应用较少,可用于优良变异和矮化植株。   (4)嫁接法:将两个植物的器官进行结合,成为一个植物体的繁殖方法叫嫁接法。嫁接又有劈接、靠接、芽接等。菊花嫁接多采用劈接法,此法是用菊株的嫩梢作接穗,以具有根系的青蒿作砧木。采用青蒿作砧木主要是利用青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盛的优点,为接穗提供丰富的营养而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菊株。此法多用于培育大立菊、塔菊等。具体方法是:从菊株上取5厘米的嫩梢作为接穗,用快刀将接穗基部2—3厘米削成楔形;同时将青蒿侧枝截干,截干处的粗细要适度,去顶后纵劈,深度2—3厘米,比接穗的削面略长,劈后立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一直插到接枝裂口的底部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相互对齐,然后用塑料薄膜条缚缠接口,接口处可再用纸裹住以防曝晒和雨水侵入,以利于愈合。嫁接后可经常在接穗上适当喷水,以防接穗萎蔫,提高成活率。嫁接后约20天除去缚绑物并将接口以下砧木上的蒿叶摘除。   (5)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于20世纪兴起,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己成为一门新技术、新学科,它是应用无茵方法培养植物的某一器官、组织和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并经诱导、分化、长和发育形成完整的新植株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可以在人为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生长迅速,故是一种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在进行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验室设备以供洗涤、消毒、灭菌、药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控制培养条件等。菊花的组织培养多用茎离体培养,以比较幼嫩的部位为试验材料,因为幼嫩部位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易于获得成功,其工作程序是:   ①培养基:采用MS培养基诱导培养时,每升添加6—苄基氨基腺嘌呤(BA)1—3毫克、萘乙酸(NAA)O.1~1.0毫克;生根培养时,每升添加NAAO.1~O.3毫克,PH调整至5~6。   ②取材:菊花组织培养,茎尖是主要培养部位,其他还可采用茎段、花托、花瓣、叶片等。用于快速繁殖、加快繁殖速度的,可采用大于1厘米以上的茎尖。如培养脱毒苗,则以采用小于O.6厘米的茎尖培养,有较好的脱毒效果。   ③消毒: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的灭菌可采用湿热法灭菌。具体做法是:将培养基在1.1千克/厘米2、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20分钟,培养基的灭菌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引起成分的变化。玻璃器皿以及工作服等布制品可延长消毒时间达25—30分钟。金属用具可用干热法灭菌。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多数取自田间而带有大量杂菌,故需严格消毒灭菌,方法是:自来水冲洗(10—20分钟)→70%酒精浸泡(15秒)→高压灭菌蒸馏水冲洗(2次)→10%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0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无菌滤纸吸水→接种备用。   ④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经过灭菌的材料在消毒滤纸上切成1毫米以上(培养无病毒苗应在O.6毫米以下)的小块,接种在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将茎尖材料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后,移入培养室培养。诱导培养保持温度在26—27℃,生芽后可不断继代培养,扩大繁殖系数,诱导出的芽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使之产生根系,生根培养保持温度在20℃左右,每天照明10—12小时,光照强度2000勒。   ⑥移栽锻炼:从容器中取出幼苗,洗去培养基,移栽于蛭石、砻糠灰加砂的基质中,用半量的MS培养液补肥,罩以有孔的塑料袋保温保湿,置荫棚下。3—5天后除去塑料袋并在晨夕见光,成活后可移入泥盆培养,以后按常规养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