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大雪】你还在乱吃乱补吗?养生谨记“七宜十防”

 xuewen51 2015-12-07



导读

DAODU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大雪三候
大雪节气养生“七宜”

1
宜保暖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
宜健脚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3
宜多饮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4
宜调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5
宜通风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6
宜粥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7
宜早睡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节气养生“十防”
1
防跌倒

  “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2
防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引发中风。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3
防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隆冬季节与冬末初春为急性肌梗塞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气温偏低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药物。

4
防消化道溃疡

  这时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肠凋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胃病复发。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5
防呼吸道疾病

  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6
防煤气中毒

  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7
防虚脱

  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

8
防晨练病

  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9
防烫伤

  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10
防不当御寒

  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

饮 食 宜 忌

  饮食方面宜继续进补,多食羊肉、狗肉、猪肉、牛肉、鸡肉、鹌鹑、鲫鱼、鹅肉、核桃、栗子、白薯、海参、茄子、山药、橙子等。

中医方面要既温阳又养阴,以填精、滋血、补中、益气为主,如党参、人参、枸杞、鹿茸、杜仲、牛膝、何首乌、冬虫夏草、当归、白芍、阿胶、黄芪、桂圆等药材。

  不宜多食油炸排骨、烤羊肉串、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多食会损伤脾胃,易助湿生痰。

  补药不可太过,应视情况而补,切不可滥补。

  忌各种黏硬、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常吃这些助你防寒补气血

羊肉汤:补气养血


  原料:羊肉、食盐、黄芪、党参、当归、生姜片。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适量,加水,以小火煨煮至羊肉将烂时,放入生姜片、食盐,待羊肉熟烂即可。


山药:防唇干裂


  干燥的冬季,嘴唇总会出现脱皮、干裂、出血等现象。脾开窍于口,山药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脾肾的作用,常吃可健脾去燥防止嘴唇干裂。


红薯:御风寒


  红薯入脾、肾二经,可“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被中医视为一种“良药”。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等10余种微量元素。红薯中独有的脱氢表雄酮——一种肾上腺分泌的和雄激素相似的类固醇激素,既能防癌又能益寿。


山楂:增强免疫力


  山楂含有大量丰富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有效增强人体在寒冷冬季里的免疫力。另外,在寒冷的冬季,由于运动量减少造成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这时适当地多吃些山楂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红枣:补气养血


  冬季吃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大枣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气养血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牛肉:暖胃补气血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以有效补血养血,冬季食用牛肉还可以暖胃补益。

冬季不宜大量运动,

搓搓手,跺跺脚,

摩擦生热,防寒保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