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泰山刻石》

 雪梅常在 2015-12-07

秦《泰山刻石》 

 

泰山古称岱宗,东濒沧海,西接燕赵,一山飞峙,奇峰挺拔,领中国五岳之首。

泰山的显赫,主要来自秦始皇开创的帝王封禅祭祀礼仪。“封”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祭祀天神;“禅”是在泰山下扫一片净土,祭祀土神,以祈求苍天后土保佑国家鼎盛,天下太平。据史书记载,历代封禅和朝拜泰山的封建帝王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东汉光武帝、章帝、安帝,隋文帝,唐高宗、玄宗,宋真宗,清圣祖、高宗等,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清高宗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封建帝王狂热地“封禅”登临,使泰山变成了“五岳独尊”的帝王山。

岱庙又名东岳庙、泰岳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创建的历史久远,早在秦时已有祭祀场所,汉时建有宫殿,屡兴屡废,现存规模主要是宋代以后各朝陆续重修扩建的。岱庙现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庙内存有历代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是一座城堞高筑、宫阙重叠的帝王宫城式古建筑群,现为泰安市博物馆。

岱庙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文物,使游人在参观时很容易联想起秦始皇、汉武帝和宋真宗三个封建帝王来。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王政施展雄才大略,指挥三秦劲旅,十年征战,完成华夏一统,成为千古始皇帝。他书同文、车同辙、统一度量衡,敢为天下之先。他观沧海、铭碣石、勒石封山,真是天马行空,舍我其谁。岱庙中最古老的文物当属秦《泰山刻石》,残碑现存东御座中。东御座旧称迎宾堂,建于元代,清康熙年间增建三茅殿,乾隆时改为驻跸亭,是清代帝王登封泰山时居住的地方。这里殿庑毗连,步廊环围,布局玲珑,典雅幽静,那块当年气宇轩昂的煌煌巨制,今已成为饱受苍凉的断碑残碣,2000多年的风霜雨雪,使它惯看朝代更替、花开花落,静静地安坐在古柏下的碑龛之中。

……

岱庙中保存有古桧、柏212株,珍稀植物292种,游人漫步院中,只见柏参天,浓荫蔽日。汉柏院中有五株若虬龙蟠曲、苍劲葱郁的古柏,传为汉武帝所植,至今已有2000余年高龄。望着古柏,谁能想到那个自小就知“金屋藏娇”的纨绔孺子,日后竟是威加海内、文治武功的汉武帝。他指挥青年将领卫青、霍去病,经过河南、河西和漠北三次大规模作战,封狼居胥,横扫匈奴王庭。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联系中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使汉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和势力范围达到空前规模。

……

岱庙的主体建筑是天贶殿,创建于北宋真宗时,此殿重檐黄瓦,峻极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宋真宗虽然与秦皇、汉武无法媲美,但他的无能和迷信却给岱庙留下了这座宏伟的建筑。那是宋真宗即位的第三年,辽军大举南侵北宋都城汴梁,真宗欲弃城南逃,幸因宰相寇准力主抗战。宋真宗在主战派的迫使下,御驾亲至澶渊督阵,结果初战告捷。宋真宗无心再战,辽国也有和意,宋辽草草签订了每年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和约,为宋换来一段短短的和平时期,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为平息朝野的愤怒情绪,显示大国气度,宋真宗采纳副宰相王钦若的建议,决定假借“天书下降”以封禅泰山。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于次年修建天贶殿,这次封禅,也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泰山封禅大典。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东巡刻石七处,即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东观、会稽。《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制,诏书原文为:“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秀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赴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飞革。皇帝躬圣,即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礼,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垂戒!” 三面环刻,共计144字。后部分为碑的背面,是二世元年(公元前209)胡亥即位后镌刻的诏书和从臣的姓名,计78字。二世诏书的原文为:“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原碑高1米有余,四面刻文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现存残石310字,第一片残石存有“斯、臣、去、疾”4字;第二片残石存“昧、死、臣、请”4字,“昧、死”2字残半;第三片残石存“矣、臣”2字。现存残石均为二世诏书刻文。

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来,秦《泰山刻石》历经了六次变迁:第一次是在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春,发现其石埋在山顶土中,其高不过五尺,似方非方,自然不加磨砻,四面宽狭不等;第二次是在政和四年(公元1114)秋,在岱顶玉女池上发现,其时刻石为四面刻字,总计22行,末尾有“制曰可”三字,共222字,可认146字,漫灭剥蚀76字;第三次是在明嘉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是时仅存二世诏书4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碧霞元君宫毁于火,刻石遂失;第四次是在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泰安知县汪汝弼和蒋伯生等人,根据赵志人提供的线索,在碧霞祠西墙外的玉女池中打捞出残石,即现存之刻石,随即嵌立于岱顶东岳庙西侧的宝斯亭;第五次是在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东岳庙墙坍塌,泰安知县徐宗干由瓦砾中将残石索出,嘱道人刘传业将残石移嵌置山下岱庙碑墙内,并写跋记其经过;第六次是在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刻石被盗,泰安知县毛蜀云火速派人四处稽查,在县城北关石桥下发现,仍归置于岱庙中。1928年迁刻石于岱庙东御座内,修筑一座门式碑龛,将3块残石垒砌其中。建国后,又于碑龛正面镶装玻璃进行保护。

秦《泰山刻石》历代多有摹刻拓本,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两块刻石,均陈列于岱庙碑廊。1980年,明安国所藏秦《泰山刻石》宋拓本165字影印本,在中国私人收藏家手中被发现。不久,根据此藏本将秦《泰山刻石》222字,终于补全。1987年,泰安市博物馆复制秦《泰山刻石》全文立于岱庙后寝宫。

《泰山刻石》的作者为李斯(?公元前208),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初从学于荀卿,战国末期入秦,为秦王政(秦始皇)所重。李斯殚精竭虑,竭尽所能,为秦统一六国起过很大作用,秦始皇升任其为丞相。秦始皇沙丘病逝后,他丧失气节,趋炎附势,与宦官赵高沆瀣一气,废扶苏,立胡亥为二世。最后,还是被指鹿为马的赵高所忌,诬陷下狱,腰斩于咸阳。李斯虽在政治上晚节不保,没得善终,但在书法上却是我国书法史记载的第一位书法家,他对小篆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后人尊崇李斯为小篆之祖。现传世的李斯书迹,仅有《泰山刻石》和《琅台刻石》()。《琅台刻石》为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东巡登山东琅时所立,刻石原在山东诸城县琅台,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秦《泰山刻石》,不但对研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治和经济以及“车同辙”、“书同文”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对小篆字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以大篆为基础,将六国的文字进行省减规范,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谓为小篆,结束了先前“言语异声”、“文字异彩”的历史。

秦小篆在中国汉字诸体中,独立通行于世的时间最短,从来没有真正占领过一代书法或一代文字。这除秦代统治时间较短,秦小篆失去统治阶级的支持等原因外,规整严谨,繁琐对称,不便于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但是,秦小篆为后世书法奠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功不可没的。在“书同文”之前的大篆字体,各种偏旁符号形体和位置不固定,书写的笔顺及笔画数目不统一,经过有计划的文字规范整理之后,字的书写笔顺、字形才得到固定,小篆字体才基本定型。

小篆虽有对字体空间实行几乎等距离的切割,章法布局缺少变化,中锋运笔比较单一的缺憾,但小篆用笔束锋凝练,中锋行笔,圆润劲健,直笔和曲笔交叉使用,茂密与疏朗交相辉映,向我们展示出端庄威严,严整肃穆,雍容朴厚,匀称中正的艺术精神。

《泰山刻石》是小篆字体的代表作,其字体结构特征源于《石鼓文》,但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刻石上承籀篆,下拓汉隶,内在气质刚柔相济、骨力追风,外在表现行云流水、舒展流畅;字体工整匀称,修长婉转,端庄平稳,沉着凝重结构左右对称,疏密匀停,外拙内巧,疏密适宜。线条圆健似铁,方圆妙绝,骨劲肉丰,严谨浑厚。临书者如从小篆入手,可以增强笔笔中锋,点画厚重,用笔舒缓,使转清楚的功力。 

岱庙碑廊中还陈列着一些著名的汉碑珍品,如《张迁碑》、《衡方碑》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张迁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是谷城旧吏韦萌等为张迁立的表颂碑,碑高2.92米,宽1.07米。碑阳隶书15行,满行42字,共567字;碑阴刻有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41323字。碑额篆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12字,字径9.5厘米。此碑在明初发现时,立于山东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碑文完好可读。到明正德年间,仅残缺5字,“东里润色”4字尚好;清乾隆年间,“东里润色”“东”字泐半边,“润”字泐半边,其水旁尚存中点,“色”字与下边的“君”字泐大半。建国后,东平县政府在政府院内建亭一座,立碑于内。1966年移至岱庙,外置玻璃罩加以保护。此时残泐65字,不可以读的36字。198310月又移至岱庙碑廊。

《张迁碑》格调高古,返朴归真,朴拙茂密,深厚沉凝;字体方整中求变化,朴厚中见妩媚,蚕不并头,雁不双设;线条外方内圆,内捩外拓,学其外方以资质朴,取其内敛以壮筋骨,被历代书法家誉为汉碑隶书雄强壮美之首。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立于汶上县西南15公里的郭家楼前。衡方,字兴祖,东汉平陆(即现汶上县)人,曾任会稽东部都尉、颍川太守等职,《衡方碑》是他的门生为追颂他的功德而立。清雍正八年(公元1729),汶河泛滥决口,该碑陷卧,村人郭承锡等复建。1953年移至岱庙保存。《衡方碑》间架结构稳重敦厚,古拙纯真,笔画端正,顿挫分明,为历代书家所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