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述真美国之6:亲历儿童急诊

 bbbo 2015-12-07

对美国进行了短期访问或者没有到过美国的一些“精英人士”,经常对美国的医疗体系充满了崇拜和向往。我基本上没有去过医院,还真是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治病的。十几年来,我也只亲身经历过一次急诊。

记述真美国之6:亲历儿童急诊

那时孩子一岁多,在某个星期二早上开始发高烧,达到39度,并且伴随着呕吐。喂了泰诺,上午降到了38度以下,下午又升到了40度。送到孩子的儿医那儿,因为是临时去的,孩子的儿医没空,是由诊所里的另一位儿医接待的。体重体温等等测了一遍,病情从头说了一遍。儿医喂了点泰诺,说送到儿童医院去吧。

那个门诊的医生是依托儿童医院的,所以联系好了让送过去。到了儿童医院已经五点多,护士进行了登记,又问了一遍病情,称了体重量了体温,39度。然后,开始等分诊护士。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分诊护士终于叫到了我们。又问了一遍病情,量体温,还是39度,喂了布洛芬,让接着等。分诊护士并不是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根据医生的情况和病人的病情决定先叫谁。

孩子精神还不错,在医院的过道里跑来跑去,只是体温还是39度。谢天谢地那天没有什么更加紧急的病人,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叫到了我们。进了病房,来了一个也不知道是医生还是护士的大叔,又问了一遍病情。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前后来了几拨人,基本上就是问一遍病情,量量体温,摸摸肚子,听听胸音,也不知道谁是医生、谁是护士、谁是拿我们练手的实习生。难怪警察审问犯人要翻来覆去地把同样的问题问很多遍——真实情况都容易说得前后不完全一致,要是撒谎真是难免不露馅。

最后终于来了医生,决定验血、验尿、作胸透。虽然发着高烧,孩子还是显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坚决抗议对她进行这些操作。在爸爸妈妈和护士的强力镇压之下,孩子终于很委屈地就范了。在取尿的时候,爸爸妈妈加上两个护士还是没法完成,最后叫来了一个黑大叔帮忙,护士才完成了任务。

至此还是没有对孩子施以任何治疗。登记的时候护士说不能吃东西,所以孩子已经很饿了,开始用哭声抗议。医生让护士送来了一些电解质水,说只能喝这个。孩子勉强喝了几口,不喜欢。后来喝了一点奶,吃了两块饼干。到了十点多,烧终于退了。在等检验结果的时候,却又开始呕吐——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总共吐了四次,把中午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医生来了,说初步的检验结果都是阴性的,最后的病毒检测结果要一周以后才出来,估计是胃肠感染了病毒,让回家歇着。喂电解质水以免脱水,交叉喂泰诺和布洛芬以退烧。没有做任何治疗,也没有开药,电解质水和那两种退烧药都是随便卖的非处方药。回到家,已经快十二点,孩子也已经很困,很快睡着了。

星期三,依然体温起伏,最高的时候超过了40度,也继续拉着肚子。星期四,体温依然起伏很大,最高的时候还是超过40度,上午拉了四次肚子。打电话给儿医,儿医说继续喂电解质水,吃泰诺和布洛芬,星期五下午去看看。星期五,体温依然高低起伏,不过最高点降到了39度。下午去见了儿医,说儿童医院的病毒检测目前显示一切正常。又量了一遍体温,摸了摸肚子,看了看耳朵,听了听胸音,取了一点口腔粘膜作检测,后来说正常,就让我们回家了。到了星期六,体温总算恢复了正常,晚上大便也恢复了正常,大概算是过去了吧。

整个过程中,作了无数的检测,其实也还是没有找到病因,只是“估计”是胃肠病毒感染。也没有做什么“积极有效”的治疗,用的药也是最普通的退烧药。电解质水大概不能算作药吧。最后收到的账单是一千五百多美元,因为保险公司会付大多数,所以我们也就没有什么感觉。

不知道这个过程算不算美国看病的典型过程。孩子的儿医还是个资历挺高、有点头衔的医生,那个儿童医院更是在全美排名中名列前茅。不知道这样的看病过程在国内会不会被唾骂,估计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大概好不到哪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