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说廉之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侗乡人1961 2015-12-07

孔子说廉之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01-16 08:00
分享

  大凡见小利而动心的人,没有几个能成大事的。只有抛弃小利的干扰,才可能有实现目标的大思路、大智慧和大手笔。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意谓不要图快,不要贪占小利益。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占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子夏做了莒父(今山东高密县东南)的长官,临行前,向孔子请教如何把官当好,孔子告诉他这段话。

  孔子对弟子们的优点与缺点了如指掌,回答弟子提问时总是因人而异,针对性很强。同样都是问如何把官做好,子张有点眼高手低,孔子告诫他“居之无倦”(《论语·颜渊》),而子夏的毛病是“常在近小”(《四书集注》),孔子便以开头这段话告之。

  重点看看题目这句话。

  孔子曾告诫为官者:“好见小利,妨于政。”(《大戴礼记·四代》)他认为:“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韩诗外传》卷六)意谓关心小事以致损害大事,灾祸就必定降临到他身上来。

  做人成事要学会权衡利弊,不可因小失大,包括对财富的追求。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因为利益有如此大的诱惑,孔子才告诫我们不可因利而误入歧途。

  记得幼年时,父亲常跟笔者说的一句话是:“吃亏者常在,能忍者自安。”还说:“记住,永远不要贪占别人的便宜。”这实乃生活的真理。自古以来,“获利显而伏隐患,得利近而播远忧”。一个人琢磨着怎样才能更好地占便宜的时候,也一定是他要开始吃大亏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播放过这样一个节目:台湾商人马爱珍一生历经磨难。26岁时,当飞行员的丈夫葬身蓝天,当时她已有4个月的身孕,还带着两个女儿。面对困境,她曾两次自杀。后来听了母亲的话,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开始经商。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她赚到的第一笔钱,是她为原来打工的公司争取到的一个订单,老板要给她50%的利润,她只要了20%,10万台币。她在为买方进货时,明确告诉对方出厂价格,然后由买方看情况给提取1%到3%的佣金。后来有了钱,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她的公司在世界7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面对业务伙伴,要掌握利人为先的技巧,信守共同赚钱的互利法则,宁亏自己,不亏他人。这样,才有未来。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没有一个是见小利而动心的。何以?凡见小利而心动者,没有大眼光,必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孔庆林)

  相关链接 
  孔子说廉之一:政者,正也 

  孔子说廉之四:无禁则淫,无度则失,纵欲则败 

  孔子说廉之五: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