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城京藏》和长治的关系

 秦小文 2015-12-07

当年,我去洪洞县,在那个广胜寺,看到那个著名的琉璃塔,知道了这里曾经就是赵城经藏的发现地,也是我很对她感兴趣。它能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为国宝级的善本。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一起被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是谁当初做的这件大好事,让我们来认识一位普普通通的金代潞州民女吧。

她叫崔法珍,为了印经书,她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刊刻《赵城金藏》,大约在金熙宗皇统9年(1149年)前后,于天宁寺组成“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1173年)完工,历时约30年方成。金藏刻成后,崔法珍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将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视,在圣安寺设坛为崔授比丘尼戒。3年后,崔又将经版送到中都(即今北京)印刷流通,共计16.8113万板,6980卷。为表彰她的功绩,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崔法珍被赐紫衣,并受封为“宏教大师”。

这已经是很奇了,这位民女有什么样的背景,不知道,因为就是她刻得书上都没有她的名字,考证的结果是她无疑,但是要是还原一个崔法珍,怎么去还原呢?

 在山西长治市马厂镇故驿村,有一座崇教寺,它是金代修建的,在那座国家保护文物里,它的大梁据说是荆条所做,它的建构是金代。

 想一下,把这个崔法珍放到这样一座庙里那会怎样?

 1942年初春,驻扎在广胜寺附近的日军突闯寺庙,通知住持力空和尚,说要在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时登临琉璃飞虹塔,鸟瞰庙会盛景。力空和尚深知日军是想趁机抢劫藏经,冒着被日军发现的危险,深夜下山跑到数十里外的赵城县抗日政府驻地兴旺峪,找到时任县长杨泽生,提出要将经卷交给抗日政府,并要求转运延安。杨县长知道《赵城金藏》是国宝,但此时的广胜寺周围已陷入日军包围,转运5000卷的藏经谈何容易。于是,他打电报请示上级领导。时任太岳区军政领导陈赓薄一波接报后亦觉事态严重,立即转呈延安。党中央马上复电命令太岳区全力保护《赵城金藏》,绝不可让国宝落入侵华日军之手。太岳区接命后紧急动员,作出周密部署,特派太岳军分区基干营、赵城县游击大队和洪洞县游击大队百余人借助夜色,秘密进入广胜寺,登上琉璃飞虹塔,经四个多小时的抢运,将5000卷藏经全部转移出寺庙,由民工驮运队运抵安全地带。由于行动悄无声息,驻广胜寺几里内的几个日军据点并无察觉。当日军如期登临飞虹塔时,发现藏经早已搬空,欲拿力空和尚问罪,但力空和尚连同藏经早已不知去向。在接下来的5月反“扫荡”中,地委机关同志身背经卷在崇山中与侵华日军周旋。由于行军战斗频繁,携带不便,深恐散失,这些经卷又被分别藏在山洞、废煤窑内,派人看管。尽管藏经运抵安全地带,但因日寇扫荡频繁,藏经以后又几经辗转迁移,先是存放于太岳区二地委机关驻地安泽县亢驿村,后又转移至太岳区党委驻地沁源县,抗战胜利后又转至太行山区涉县

 1945年日寇投降后,此经交当时北方大学保管,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派专人守护,年年晾晒。在哪儿,就在今天的长治市郊区马厂镇高庄村。

 据当时在北方大学读书的老人回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现在我在长治大事记一书中再次看到这件事情的记载,我想象中的,当年金灭宋,潞州陆登殉国,那位和王佐一样断臂的崔法珍,一个王佐拯救了一个陆文龙,可是你崔法珍,拯救了一部中国文化的血脉史,不容易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