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川
苏雪林曾说“西洋人以四十岁为生命之开始,中国人则以四十为衰老之开始”。这对于已经过了四十坎的人来说,心中确实会掀起的波澜。我以为,虽然在传统上中国人以四十为衰老之开始,但绝非就意味着过去的中国人到四十就变得悲观失落。其实,古代的中国是一个高度尊老,敬老的国度,明清以来,对孝道传统的维护更是到了执拗的地步。因此,在过去的时代,进入老年期的中国人,很多是感到一丝从容和满足的。四十岁后的中国人,大多已经到了三代同堂的阶段,倘足够幸运,又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又恰逢太平岁月。这个岁数的中国人大多已经晋升至令人敬仰的祖父,祖母的地位了。对于男人来讲,他已经成为一家之主,对于女人来讲,她已享受儿孙绕膝的待遇。这个家庭,在他数十年的努力辛苦下,已经小有所成,于是40岁,当他顺利进入老人的行列,与其说是遗憾,毋宁说是奖赏。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质朴的愿景就是,祖祖辈辈遵循同样的生活轨迹,顺顺利利的过完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能平静地进入老年,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就如一个往复不断的循环,不劳多虑也无需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