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建设不必唯“新”是举

 倪平平 2015-12-08

    ■陈松信

    笔者最近考察了几所名校,呈现在眼前的大都是亮丽的现代化教学楼和办公楼,以及布置一新的多功能教室、走廊和墙壁,几乎每所学校都富丽堂皇得逼人眼球。

    “人靠衣装马靠鞍”,从外在的表象来看,那些“高大上”的办学硬件,崭新锃亮的校园环境,的确会把没有经过太多“包装”的学校给狠狠地比下去。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学校也更容易受到家长的青睐,甚至有不少家长想当然地将办学硬件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画上等号。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校在校舍环境上大做文章,一味地重视学校的环境布置,却忽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使得校园环境建设过了头、变了味、出了格。有的办学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校也耐不住寂寞,开始大动干戈、唯“新”是举,使得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遭到破坏,渐渐丧失了个性。

    有教育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呈现形式,其本质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自然生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彰显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所以校园环境文化体现的是学校自身的个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应当根植学校办学传统,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这样才不会丢了学校的灵魂和根本。

    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不是疯狂追“新”,不是对校园环境的浓妆艳抹,更不是在办学硬件上的比拼。一个人历经岁月的雕琢难免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一所学校经过时间的洗礼也自然会沉淀下文化的痕迹。因此,务必珍视学校的文化传统,把学校的“根”留住。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