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友兰:论形象

 汉青的马甲 2015-12-08



冯友兰:论形象


【人生如梦】


美学散步文化沙龙

论形象

冯友兰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已经出版发行,《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画传》也即将出版。这是哲学工作者和画家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的一件盛事。《评传》是一部插图本中国哲学史,《画传》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画像集。这两部书,发表了这一套中国哲学史中哲学家的画像,引起了一个问题:这些画像究竟像不像?譬如说,历史上的孔子,是不是就真是像这些画像中所画的那个样子?如果“像不像”是以历史上的孔子为准,那就很难说了。孔子已经死了将近三千年了,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孔子?有谁见过见过孔子的人?要说像,你有什么根据?要说不像,你又有什么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可能对于春秋时代的服装作一些考据,给画家们提供一些资料。画家们根据这些资料画出来一个人,画家们只能保证春秋时代的人就是这样穿戴,但不能保证有这样穿戴的人就是孔子。除非考古学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否则历史上的孔子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明知道不能回答,而还要把它提出来,那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那么,画这些画像,就可以毫无根据、随便乱画吗?这些画像究竟像不像,就没有一个标准吗?那又不然。画这些像,是要有一定的根据,不能随便乱画。评论这些画像不像,也要有一定的标准,不能随便乱说。这个根据和标准,就是这些哲学家们用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在后人的心中所塑造的形象。司马迁在作《孔子世家》时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能够“想见其为人”,就说明孔子的思想和言论在司马迁心中塑造了一个形象。读过孔子书的人是很多的,他们都能想见孔子的为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作孔子画像的画家所必须凭借的根据,就是评论孔子画像的人所必须依照的标准。


孔子像,马远,宋代,27.7cm×2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还可以用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为例。譬如说《红楼梦》吧,曹雪芹在其中塑造了很多的形象。有些画家画了些《红楼梦》人物的图像。这里没有历史问题,没有人问:这些图像中的贾宝玉是不是像历史上的贾宝玉?没有人提这一类的问题,因为历史上本来就没有贾宝玉。这些图像所凭借的根据,就只能是小说中所塑造的那个贾宝玉的形象。若问这些图像像不像,这个像不像的标准,也只能是小说中所塑造的那些形象。在这一点上,孔子的画像像不像,和贾宝玉的画像像不像,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贾宝玉本来不是一个历史人物,所以不发生他的画像同历史上的贾宝玉像不像的问题,孔子是一个历史人物,所以就发生他的画像同历史上的孔子像不像的问题。上面说过,这个问题是一个现在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所以就现在说,也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既然没有意义,那就不必管它了。

  某种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要用另外一种艺术把它表现出来,也是不容易的事。比如说,文学是一种艺术,绘画又是一种艺术,《红楼梦》图像这一类的绘画作品,就是要用绘画这种艺术,要用这种艺术自己的形式,把《红楼梦》那种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表现出来,这期间就有像不像的问题。曹雪芹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塑造了林黛玉、薛宝钗那些形象,把她们写得活灵活现。似乎可以武断地说,没有哪一个画家画出来的那两个人,是和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完全相似的。我个人不喜欢看《红楼梦》的戏,因为我看着总觉得戏台上的那些人物和小说中的那些人物不像。不但小说中第一流人物演出来不像,就是第二流、第三流人物演出来也不像。其实贾宝玉所最讨厌的那些老婆子,粗使丫头,在小说中也看着很有意思。最鄙俗的人,在小说中也写得俗得很雅;小说中最雅的人,搬到舞台上也看着雅得很俗。我说这话,并不是对于剧本的作者、导演和演员有所不敬,而确实是对于曹雪芹的天才的赞叹。



今人塑孔子像


  三国戏和水浒戏,群众都很喜欢看,我也喜欢看,看起来觉得很像。所谓像者,就是像小说中所塑造的形象,为什么红楼戏却不同,这是因为,三国、水浒这一类的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好像漫画,粗略钩画几笔,就塑造出来了,其间细微曲折的地方,需要补充,而且很有补充之余地。从这两部小说出来以后,许多评话、戏本都作了一些补充工作。听众、观众对于这些补充工作都觉得津津有味。《红楼梦》好比工笔画,把细微曲折处都画出来了,无须补充,也不可能补充。所以搬到舞台上就使观众觉得味同嚼蜡,或者觉得挂一漏万,总之是觉得不像。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是作家给他们塑造起来的。历史上哲学家的形象,是靠他们的思想言论自身塑造起来的。小说通俗易懂,所以它们塑造的人物的形象,也比较普及。哲学家的形象既是靠他们的思想言论自身塑造起来的,而他们的思想言论往往不容易懂,所以他们的形象就不很普及,或者是很不普及。所以上面所说的根据和标准,往往是不容易掌握的。虽然如此,上面所说的原则还是有的,而且说起来也不是很难懂的。


(原载《读书》,1981年第7期,后收入《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