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手间里的思考

 残云伴鹤归 2015-12-08



把镜头拉开,看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看高校和人才关系,我们的官媒多是用一边倒的角度去谈论这个人才是否爱国、爱校,是否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或者他就是一个骗子;而很少探求,这个大学有没有真心实意地关爱它的人才?甚至没有人问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这个大学知不知道、清不清楚它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人才?有多少是真正的专业人才?


再譬如,在我们学术机构的领导们心情沉重语重心长地批评那些“子民”们学术诚信度低的同时,你们不问问自己的各种学术评价、评奖、甚至是对重大事件的调查和仲裁是否公平公正,或者至少公开了呢?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有一次旅行,在上海虹桥机场转机,我走进一个卫生间,站到小便池前,感觉四周有点儿不对劲。原来右面角落里有个阿姨在打扫卫生。我偷眼看看别的伙计们,他们好像个个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小便,而我显然不行,尤其是脚旁还有拖布飞来飞去。我终于忍不住回过头去义正词严地要求那个阿姨出去,告诉她等里面没人的时候再进来。那个阿姨一怔,抬头看了我一下,很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活,她走了出去,出门时撂给我一句话:且,有什么稀奇的!

现在想想,那位女清洁工的话其实还是蛮有趣的。但那个时候咱只有二十几岁吧,尤其在美国高校呆了好些年,资历太浅,还无法用幽默的方式去理解生活中这样的尴尬事情。

昨天微信群里,看到陈安同学的一个关于日本文化的分析。他大意是说,日本长时间处于一个灾害频繁的状态,容易产生一种悲剧情怀,使得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趋向弱化,而非更加强烈。一例是《北国之春》里的一段话:虽然早已内心相爱,至今尚未吐真情,分手已经五年整,我的姑娘可安宁?歌词中说相爱了五年连一句公开表白都没有,这是灾害之下人们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无奈,论男女感情近乎奢侈,能隐瞒于心就不呈现了。

我觉得这是用了一个新颖的视角来分析日本文化上的差异性,很有见地!但直觉告诉我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含蓄性不一定是日本岛国独有的,我们泱泱大国的国民以前其实也是这样的。从我过去跟日裔的美国教授同事打交道的经验来看,感觉他们的确比较含蓄,但这种含蓄跟同样来自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同事来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当然我这里的样本量不一定够大,产生不了convincing的结论,不过有时候小样本做精细分析,往往也能看出一些特征性的东西。譬如我感觉家庭文化背景可能是重要因素,同样是出自良好家风的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的(老年)亚裔学者,他(她)们的文化还是趋同的,表达方式都比较沉稳、含蓄。而在美国高校的亚裔中青年学者中,分离度就大了,日裔学者相对而言似乎更隐忍、含蓄一点,而来自中国大陆的中青年教授则千姿百态了。

我的猜想是,导致上述文化上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跟灾害无关,而是由于日本社会里旧式(传统)文化和风俗一直保存得比较完整。而中国的文化在近代饱受战乱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已经从一个山高水长、慢条斯理的文化生态进入一个各种事物只争朝夕、野蛮生长的现代丛林节奏。站在中国这辆高速行进中的(但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的)文化列车上观察对面骑着毛驴旅行的人群,总会觉得怪怪的。

就像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已经无法理解一件新衣服、一顿有肉的年夜饭对30-40年前的同龄人意味着什么一样,我们当下的成年人也完全可能会发现生活在30-40年前人文情怀里的其他民族和国民的行为无法理解。


撇开日本文化差异的讨论,我觉得以己度人式的或以常理推断问题的观察性研究,尤其在文化的研究方面,可能容易陷入方法学上的陷阱。也就是说对于一种文化的评判,需要把握好一个“坐标点”,尤其是在“坐标点”本身移动下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的把握上。

也是最近几天,微信群里在刷一个老故事——《酒干倘卖无》。这是一首八十年代从台湾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酒干倘卖无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的意思。

故事是讲一个跛脚的聋哑人靠收集空酒瓶为生,有一天他在街上捡到一个小女孩,他决定收养她,用空酒瓶换钱买奶粉把小孩硬是养活了下来,于是这个聋哑人与小女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小女孩有一付天生的好嗓子,在每个清晨女孩牵着聋哑人拄着拐杖,大声的喊着: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再后来,小女孩长大了,偶然的机遇下她成为了歌手,并逐渐成名了,生活发生了变化,有了房子、汽车、众多追求者,她住进大别墅,而让她的聋哑父亲依然住在酒瓶屋里,因为这样一个家庭出身让她抬不起头来!后来女孩名气越来越大,生活完全由经纪人安排,老人想念女儿,去找她,总是被看门的给轰出来了。

女孩的男友是个词作家,因为地位悬殊俩人也最终分手。后来老人和那个前男友也在贫困和疾病中相继离世,男孩在他生命最后一刻写了一首歌,让人送给了那个女孩,这首歌的歌词开始就有催人泪下的效果: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女孩看到这个歌词立即哭了,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再现,在演唱会上泪流满面地唱了这一首歌——《酒干倘卖无》。

看到这里,我估计你跟我一样,也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感动。事实上,它因为教人要孝顺、不要迷失在名利场而成为了新时代的心灵鸡汤在网上广为传阅。但是,这种心灵鸡汤有鲜味却没有太多的营养价值!生活中如此富有戏剧性如此人性迷失的故事还是不多的,孩子不论在如何一个环境下成长以及未来不论到哪里,他(她)们的心灵是刻有儿时父爱母爱的烙印的——如果当初真实存在的话!无论是公开表白还是婉转含蓄、深藏于心,这种爱代代相传,无可取代,难以磨灭!

而站在时间的纬度看,我们近几十年的文化变化已经大到颠覆很多常理的地步。我们会看到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反面版本——一些清贫多年的父母向自己成功了的孩子大肆索要钱财物品,将两代亲情逼到一个难以为继的境地的案例也是越来越多。在这个名利场和享乐世界,有含辛茹苦至死热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有把孩子当摇钱树和福利工具、在趋利文化下完全迷失的长辈,而后者恐怕并不在少数!如果你无视上一辈人(至少是一部分)的文化已经在金钱社会潜移默化这个事实,你就无法看清下一辈人行为上变化的一些重要特质。

把镜头拉开,看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看高校和人才关系,我们的官媒多是用一边倒的角度去谈论这个人才是否爱国、爱校,是否成功了、或者失败了、或者他就是一个骗子;而很少探求,这个大学有没有真心实意地关爱它的人才?甚至没有人问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这个大学知不知道、清不清楚它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人才?有多少是真正的专业人才?


再譬如,在我们学术机构的领导们心情沉重语重心长地批评那些“子民”们学术诚信度低的同时,你们不问问自己的各种学术评价、评奖、甚至是对重大事件的调查和仲裁是否公平公正,或者至少公开了呢?

再往下说就是陷入一味吐槽的境地了,不说了,文化表达的方式方法还是要含蓄一点,传统一点比较有美感!咱们呼应一下开篇上厕所的话题。为什么事隔二十多年突然会想到这么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呢?因为我刚才又碰上了一桩类似的事件。我老人家走进男洗手间,还没站稳,就听到后面厕所间门突然打开,一个人在我后面一阵风走过,还不住地sorry sorry,显然她刚才在清洁厕所忘了在门口放上标示,发现有人进来赶紧撤离。但是奇怪的是,我居然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回头发现地上的清洁工具才推想出事情的经过。也就是说,比起二十年前的高度敏感性,我老人家迟钝多了。哎,一个人年纪一大,反应速度下降得厉害,看出去的世界也大大的不同了。

此文来自科学网贾伟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