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5-12-09

  在金秋收获的季节里,那坡儿女和着山野的旋律,唱着动听的歌谣,用歌舞展示本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民俗文化。10月13日晚,2012年百色市第二届文艺汇演那坡县专场晚会《歌飞这坡飞那坡》在百色人民会堂精彩上演。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黄志伟,市委副书记张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韦瑞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范力,市委常委、秘书长黄建宁,市政协副主席李廷荣、黄宗道,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黄五同,中宣部舆情局舆情分析处处长文友华,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苏兴周等领导观看了演出。

  那坡是百色乃至广西壮文化资源的“富矿区”、“活化石”,是百色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百色少数民族风情习俗保持较为完好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壮、苗、瑶、彝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生产、生活、娱乐、礼仪、信仰、言语等民族风俗。晚会《歌飞这坡飞那坡》荟萃了那坡县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通过扣人心弦的山歌,优美、狂野的舞蹈形式,丰富、浓郁的民族服饰,引人注目的民族乐器,立体恢弘的场面和出神入化的现代艺术手段,全方位展示那坡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精神。

  “为了把《歌飞这坡飞那坡》打造成一场最原汁原味的晚会,更直接、更近距离地表现那坡县各族人民勤劳、朴实和纯真的生活场景,那坡县专场晚会的演员不仅有专业的歌舞演员,还有来自那坡少数民族的群众演员。”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右江民族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黄汉雄告诉记者。

  “你看你看,图片展上那个姑娘的服饰真漂亮,深浅不一的裙褶,配上华丽的头饰,灯光下显得格外的光彩夺目。”“这是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百褶裙,穿上百褶裙的瑶族姑娘,显得分外婀娜多姿,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要看一看那坡专场的《瑶秀》了。”晚会还没开始,现场营造的民族氛围便让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提起了百分之两百的兴趣。

  走进百色人民会堂,仿佛置身于那坡的山山水水和生活场景里:“咚哒,咚哒……”节奏响起,灯光亮起,悬挂着长巾的小阁楼上,姑娘们正在梳妆打扮。阁楼下,有的人在染布,有的人在舂米。远处的山坡上,有的人正在升梁,有的人正在劳作……一派忙碌的生活景象,带着观众走进了那坡人的日常生活中。

  “那坡,那坡,坡上田是壮丽的锦绣,田上坡是神奇的山国。大山深处,我们的歌声长着翅膀,飞过这坡,飞过那坡。沧桑岁月抹不去我们‘以黑为美’的独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历史长河中,我们秉承着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民族风情……”伴随着主持人一句“哎……呗侬啊骂落……”随着钟声的敲响,舞台前台的幕裙徐徐拉开,高亢的音乐响起,歌舞《歌美》拉开了晚会《歌飞这坡飞那坡》的序幕。“那山,那水,那人,把我带进了风情浓郁的那坡,深切地领略了一回壮乡、彝人和瑶寨的神奇和魅力。”坐在前排来自百色市区的观众王阿姨不禁感叹道。

  舞台上,姑娘们穿着一身靓丽衣装正在打扮,小伙子们正在盖新房……在接下来的演出中,《升红梁》、《打扮歌》、《尝新歌》等节目,不仅为观众演绎了一出黑衣壮盖新房、建新居以及逢喜喝酒、逢庆打扮、逢节相贺的热烈场景,也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少数民族 “演唱会”。歌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委婉动人,让现场观众的情绪跟着此起彼伏,赢得了阵阵掌声。(下转第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