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芈八子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

 真友书屋 2015-12-09


这是数年前,应某出版社之约写的一部历史题材作品的一部分,书最终没出,今天拿来凑个热闹。出于当时的要求,文字风格有些戏说风,这次就不改了。


东进中原,一直是秦国历代国君的梦想,但是当晋国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的时候,它就像一块石壁一样,阻挡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即使是在秦国最伟大的君主——秦穆公时代,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望晋兴叹。


但是这并没有彻底的阻碍秦穆公的强国梦……


当时的情形是:秦穆公在晋国这面石壁上,虽然没有碰得头破血流,但也是弄了一鼻子灰。之后的几代秦国国君,也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作为,只好将目光重新转向了自己身后,就又看到软柿子义渠戎。


于是在第一次征伐义渠戎胜利的180年后(公元前444年),又一次大举攻伐义渠戎。效果非常好!好到“执其君而归”的地步。不过这次义渠戎的人民,没有忍气吞声——本来嘛,打就打啦,抢就抢啦,干嘛还把人家老大抓来,这不是打人家脸吗?


忍辱负重的义渠戎,在14年后(公元前430年)来了个大爆发,给秦国人沉痛的一击,不仅收复失地,而且还从秦国的身上砍下块肥肉来——把自己的疆域,从原来的1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0万平方公里。不但一举翻了身,而且达到了鼎盛时期——把西戎的老大秦都打败了,那些小国还有哪个胆敢不服?!从此义渠戎和秦国成为西戎地区的两个超级大国——从单极世界,变成两极世界,秦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外交上也遭受重创,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这种力量的均衡,保持了近百年的相对稳定。


在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是汹涌的暗流——如果说秦在与义渠戎的战争中,是有选择权的主动找事。那么与中原各国的连年征战,就是身不由己了。所以一旦秦停止了对义渠戎的战争,义渠戎就基本进入了和平时代,而秦却要继续与中原各国打得昏天黑地。但秦也在这些征战中不断强大起来——这就跟运动员一样,不参加高水平的比赛,自身能力很难提高。



秦国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军事实力上,而且也表现在相对态势和国家信心上,尤其是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以后,秦国的实力无论绝对还是相对,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孝公死后儿子惠王继位,由于有商鞅这个“万人恨”垫背,秦国的办法政策得以保存。所以惠王在杀了商鞅,用他的脑袋平复了贵族们的怨恨之后,仅仅经过了一个短暂的停顿,就沿着他老爸铺好的康庄大道,义无反顾的走了下去——引进人才、大胆革新、锐意进去……一时间,六国才俊趋之若鹜。


经过惠王27年卓有成效的工作,秦国在实力上、理念上、制度上都远远的超越了其他六国,此时秦统一六国的战车实际上已经开始启动。就在这当口,义渠戎又跳了出来——与赵、魏、韩、楚、燕相约联合攻打秦国。虽然此时的中原之兵,已经无法奈何秦国了,但腹背受敌就难说了,所以横行中原的秦国,竟然拉下脸来,送上“锦绣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王,结果义渠王非但不买账,而且从中看出了:秦国已经掉井里了,于是赶紧拣起块石头砸了下去——从相约改成实际起兵伐秦。


这块石头确实砸着了,而且砸出血来了——“大败秦人李帛之下”。但同时也砸了自己的脚——虽然这一下阻滞了秦国东进的脚步,但是中原那五国不争气,并没有趁这个机会攻入千里秦川。所以当五国并还之后——这是常有的事,五国、六国的兵将在函谷关外闹腾两天,等把粮食吃光了,就各自卷铺盖回家了。只是这个义渠戎,本来见识就少,有不看新闻,根本不知道中原打仗的玩法,就跟着瞎积极,结果被晾这了,活该他倒霉,成了五国的替罪羊。


很快义渠戎就从秦国那里领受了“对冲动的最好惩罚”——义渠戎的行为,让秦深刻地意识到攘前必先安内后,于是暂时搁置了东进的计划,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义渠戎,然后就是重重的一击——义渠戎冲动的4年后(公元前314年)秦伐义渠戎,连拔25城,从此义渠戎实力大减,西戎一带重新回到单极世界。


但惠王终究没能在有生之年灭掉义渠戎,这才给我们留下了一处让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大戏。惠王在公元前311年去世之后,由武王继位。这哥们是个十成十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主,满脑子就想着一件事——称称周王的鼎到底有多重。如果让这个人来统治秦国,毫无疑问是六国之“福”,他一定会把秦国败祸一番。如此看来,上天还真是眷顾秦国,凡事有用的、能干的国王,就多活几年。凡是不灵的马上干掉,从孝公到始皇,共计6为国君先后在位,武王在位只有5年,虽然在位时间短,但其死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一国之君,和人比赛扛鼎,结果把腿砸了个粉碎性骨折,不治身亡。想想也是,明明祖上是赶马车的,不踏踏实实的干好这份高尚的职业,非学人家练举重!……


武王死后,弟弟昭王继位。通常这种打乱传承制度的传位方式,都将带来国祚的震荡,但是秦国没有,因为昭王继位初期,实际是由他的母亲,惠王的老婆宣太后(也就是芈月,芈八子)摄政的,可能是由于惠王刚死不久余威尚在,而且宣太后又成功的引进了娘家人(也就是外戚)魏冉做丞相,很快就稳定了国内政局。并不是所有的外戚都是只会贪财、贪权的草包,也有许多确实具有相当的政治才能,这个魏冉就是其中一例。虽然是通过裙带关系上来的,但的确有两下子,横向对比一下的话,大概不会输给后来的吕不韦。因此在宣太后和魏冉的共同治理下,秦国很快又回到了统一六国的轨道上。



在此期间,宣太后还干了件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一个人把义渠戎给挑了。


今天回头看这位宣太后,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概是受到丈夫秦惠王的影响,或者长期在朝中耳濡目染,了解到义渠戎是绊住秦国战车向东奔驰的车轮的绳索,不除掉义渠戎,秦国几代国君的统一梦都得泡汤。但一味强攻,虽然能够取胜,但终将消耗掉秦国大量的国家资源,于是宣太后决定调整政策,以怀柔之策慢慢消化义渠戎。


就在这个时候,刚被秦惠王痛扁一顿的义渠王,想趁着昭王初立的机会,搞好两国关系,主动前来朝贺。他却没想到,此时在秦国的深宫里,有一门人间大炮,已经将炮口对准了他。这尊大炮不是别的,就是宣太后本人!——正当宣太后盘算着,怎么才能先软化,后消化义渠戎的时候,发现敌人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立即决定:马上行动;目标:义渠王;武器:她自己;战场:床上;胜利条件:将其彻底拿下。


宣太后做到了。


当义渠王朝贺完毕之后,就被宣太后留在了宫中,长达数年之久,期间宣太后还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估计义渠王心里这叫一个爽啊,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更何况是偷了个太后,而且这个太后又是自己平生最大的敌人的老婆,所以从生理到心理爽的一塌糊涂,却不知死亡正在一步步逼近。


宣太后用这几年的时间,至少做了这么几件事,或者说达到了这么几个目的:


1. 让义渠戎长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君作为最高决策者,在封建专制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其重要程度至少不亚于一支足球队中守门员的作用,况且义渠戎的管理水平本来就低得可以,再少了当家的,可以想象几年下来,一定是国事荒废,国力锐减。这就达到了进一步削弱义渠戎的目的。

2. 由于国王长期滞留在秦国,实际上等于拿国王做了秦国的人质,甚至比做人质更糟——楚怀王被秦国“留下来”之后,楚国还可以另立国君,而义渠王是被人间大炮击中,自己乐不思蜀不愿回去,所以国内还无法再立新君。一个国家的现任国王,成了敌国的人质,还能发动战争吗?因此就为秦国赢得了几年的和平期,可以进一步增强实力。

3. 由于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至少不至于再度陷入双线作战的窘境,这就为昭王巩固王位,争取了的时间,创造了条件。


等该办的事都办完了,这个义渠王的好日子也该结束了,因为下面要干的这件事,最不需要参加的就是他了,于是宣太后把他叫到宫里,给杀了——估计不会比杀鸡麻烦到哪去。随后就起兵,将国力比他们的国王的肾还虚弱,而且还毫无防备的义渠戎一举灭掉,彻底解决了秦国东进,完成统一大业的后顾之忧。


后世的史学家们,在记录此事时用的是“淫乱”一词,只能说是思想太狭隘,眼光太短浅的表现。更有甚者,还有人拿宣太后,与后来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相比较,为赵姬鸣不平。不理解为什么宣太后“淫乱”没人过问,而赵姬**就被人口诛笔伐?有这种疑问的人,不是太幼稚,就是太缺乏政治头脑。宣太后的淫乱,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以一人之力抵十万雄兵,这种行为的学名叫“为国捐躯”。赵姬的淫乱,完全是寡妇思春,图个肉体快活,根本不是一个境界。


纵观古今,狠人不少,这么狠的没有!宣太后或者说秦国的这种灭胡战术,也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后来西汉的吕后,如果能学学宣太后这两下子,学学人家这种胆识与魄力,在冒顿单于写信对她进行性骚扰的时候,来个将计就计顺势将单于拿下,那会省了后来多少事!会少死多少人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