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头痛.络病理论

 寂寞在繁衍 2015-12-09

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 病名

西医所说的偏头痛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多种病名,根据偏头痛的临床表现,中医学中一般被认为属于“ 偏头痛” 、“ 头痛” 、“ 头风” 的范畴。相对而言,偏头痛的症状表现更相似于中医的“ 头风"。 “ 头风” 一词最早出现在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饱食仰卧之,成气病头风” 、“ 饱食沐发,作头风” 。但是在《素问· 风论》中即有:“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头风,实际上属于头痛范畴,只是一种特殊的头痛

证。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头痛》说:“ 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旧去留之分尔。浅而近者名头痛,其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这与偏头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遇触即发的临床发作特

征相符合。在中医学仍将偏头痛归属于“ 头痛” 一证进行辩证论治。

2. 病位

偏头痛病位在头、脑。脑为“ 髓海” ,头为“ 诸阳之会” ,“ 清阳之府” ,居于人体

最高位,又为“ 髓海” 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脑,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足太阳经,“ 上额” 、“ 交巅” 、“ 入络脑” ,足太阳之筋,“ 直者上头” 、“ 直者结于枕骨” ;足阳明经,“ 循发际至额颅” 、“ 循眼系入络脑” ( 见《灵枢· 动输》) ;足少阳经,“ 上抵头角” 、足少阳之筋,直者“ 上额角” 、“ 交巅上” ;手少阳经别,“ 别于巅” 、手少阳之筋,“ 结于角” ;手阳明之筋,直者“ 上左角络头” ;足少阴之筋,“ 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厥阴经,“ 上出额” 、“ 与督脉会于巅” ;督脉别络,“ 散头” 。

3. 病因病机

《内经》指出外感和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医宗必读》云:“ 头为天象,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此。故天气六淫之邪,人气五脏之变,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与气相薄,郁而成热,脉满而痛” 。《东垣十书》言:“ 内证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此又内外证之不同也” 。

(1)外感

外感头痛,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认识。头位居高巅,“ 巅高之上,惟风可到” ,《素问· 太阴阳明论》则言“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故外感头痛多以风邪侵袭为主。从临床 上看,偏头痛常反复发作,或左或右,遇风触发或加重,这正符合风邪为阳邪,易袭阳位,善行数变的致病特征。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多挟寒、热、湿诸邪而侵犯人体。

风寒头痛:风挟寒者,寒凝血滞,清阳受阻,脉络不畅,失养挛急可致头痛。《难经》言“ 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病厥头痛” 。

风热头痛:风挟热者,风热上炎,犯及清窍,气血逆乱可致头痛。

风湿头痛:风挟湿者,湿困清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而可致头痛。

暑湿头痛:外感头痛除因风挟寒、热、湿诸邪侵犯人体之外,尚有暑湿头痛。夏秋之季,气温升高,烈日暴晒,湿气上蒸,多致伤暑,暑湿阻滞经脉,清阳不升,亦可导致头痛发生。

(2)内伤

《素问· 五脏生成》云:“ 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 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 内伤头痛》中云:“ 头痛之因,或元气虚寒,遇劳即发,或血分不足,阴火攻冲,或积热不得外泄,或积痰留饮,或食滞中焦,或七情恼怒、肝胆火郁,皆能上冲头角而内伤头痛之证也” 。由此可见,七情五志失调,饮食劳倦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肝郁气滞:头痛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若情志内伤,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肝气循经上逆巅顶,引起经络闭阻而致头痛。如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云:“ 怒气伤肝及肝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 。

肝火上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郁日久化火,火性上炎,上扰清空而致头痛。清代叶天士的《临证医案指南》中说“ 头痛一证,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所致” 。

肝阳化风:肝为风木之脏,肝郁化火,耗损肝阴,肝阴不足,肝阳升发太过,风阳上扰清窍导致头痛。《证治准绳》言:“ 病疼痛,儿此皆脏腑经络之气逆上,乱于头之清道,致其不得运行,壅遏经髓而痛者也” 。

痰浊蒙窍:因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蒙清空,阻碍清阳而发为头痛。《丹溪心法》认为“ 头痛多主于痰”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指出:“ 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或数岁不已,久连脑痛,故云鬲痰风厥头痛。” 说明痰湿之邪多借风力走窜上行之力上犯巅顶,蒙蔽清窍。

瘀血阻络:清代王清任大倡瘀血之说,在《医林改错》中有“ 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 血府逐瘀汤) 一剂而愈” 的记载。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 病初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 之说。此外,跌仆闪挫,头部外伤,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亦可发为头痛。

气血不足:因素体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病后产后体虚,或失血过多,营血亏虚,清窍失养,发为头痛。

脑髓空虚:《灵枢· 海论》提出“ 脑为髓海” 之名。气血津液的精华,主补脑髓而濡 空窍,髓者以脑为主,若因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房劳过度,耗损阴精,均可使脑髓空虚,脉络失养而致头痛。

纵观前人对偏头痛的认识,多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由风所致的头痛,多为实证,既有外风,又有内风,且有“ 儿人必先有内风而后招致外风,亦有外风引动内风者”的说法,说明二者常相互为患,互为因果。外风侵袭者,多挟寒热湿邪,阻滞脉络。内风所致头痛,或因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内伤头痛中实证,除内风外,尚有瘀血阻络和痰浊阻络之分。而虚证头痛,包括气血两虚和脑髓空虚两大类。

4. 辩证论治

偏头痛在发作期多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多见风寒、风热、湿热、瘀血、痰浊、肝阳上亢,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多见气血阴阳的亏虚;治疗方面发作期多以祛邪为主,重在祛风、清热、化痰、活血、平肝等,缓解期多以补虚为主,重在益气养血、滋阴补肾。故临证时,首先要分清发作期与缓解期,然后根据标本虚实分证施治,选方用药。

5. 治疗方法

1.5.1中药治疗

发作期

( 1) 从肝论治

周仲瑛认为,偏头痛迁延难愈,与“ 风邪善行而数变” 等致病特点相符,提示“ 风邪” 是其偏头痛病理因素中的重要方面,且此风邪属于“ 内风” ,责之于肝。临床治疗采用养血平肝法,药用当归、生地、白芍滋阴柔肝,红花、桃仁、丹参活血通络药物外,还应用了平肝熄风的天麻、石决明、白蒺藜,随证加减。白氏治疗经行头痛从肝论治,提出疏肝和营止痛法、清肝解郁止痛法、柔肝养血止痛法、平肝潜阳止痛法四法。张氏等认为肝足厥阴之脉“ 与督脉会于巅” ,又与萌生之春气、阳动之风气等自然界的木类同气相求,故肝和头风病密切相关。

( 2) 从风论治

张氏认为本病风邪作祟,而久病入络,瘀血内阻而致。采用活血祛风法,活血祛风、散结止痛,选药川芎、白芷、全蝎、防风、柴胡、甘草为主药。治疗35例,痊愈23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尹氏等用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紧张型头痛35例,基本方:川芎、防风、薄荷、细辛、白芷、荆芥、羌活、炙甘草。随证加减:太阳经头痛加蔓荆子;阳明经头痛加葛根、知母;少阳经头痛加柴胡、黄芩;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藁本。治疗后痊愈14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马氏 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羌活l O g,独活10g,川芎10g,藁本10g,防风l O g,白芷20g,蔓荆子l O g,葛根l O g,天麻6g等) 治疗因风湿外感,上犯巅顶所致的偏头痛45例,总有效率95.5%。

( 3) 从痰论治

吴氏从痰从肾论治。以女贞子、何首乌、桑寄生、川芎、丹参、土鳖虫、白蒺藜、香附等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偏头痛46例,总有效率达93.5%。李氏等认为神经性头痛多因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化痰生热,或火热扰乱神明,或痰热蒙蔽清窍而致,治疗以加味柴芩温胆汤理气解郁,清热燥湿化痰,开窍醒神。基本方:柴胡、黄芩、枳实、竹茹、半夏、茯苓、浙贝、玄参、炒枣仁、甘草。辩证加减:肝郁化火型加龙胆草、白芍、远志、龙牡等;痰热蕴积型加菖蒲、胆南星;病久耗津伤气酌减黄芩、竹茹、浙贝加石斛、山药、太子参、龟板等。治疗总有效率88.37%。于氏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药物组成:炒白术、天麻、法半夏、陈皮、茯苓、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大枣、白芷、甘草、) 治疗血管性头痛32例,总有效率93.75%。

( 4) 从瘀论治

隆氏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法治疗偏头痛108例,选用全蝎、地龙、水蛭、桃仁、红花、当归、川I芎、天麻、石决明、钩藤等为主方,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5.37%。

缓解期

从虚论治

肝肾阴虚治宜滋养肝肾,育阴潜阳。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菊花、山茱萸、熟地黄、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若头痛而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加仙灵脾,巴戟天;若遗精带下尿频者,加芡实,桑螵蛸,益智仁等。气血两虚治宜补益气血,偏于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血虚用八珍汤加减。黄芪、升麻、柴胡、川芎、熟地、

当归、白芍、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黄芪、鸡血藤。若手足不温,便溏畏寒者,加肉桂、制附片;伴失眠、健忘者,加茯苓、合欢皮、炒枣仁。秦氏从肝肾阴虚论治,以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白芍、玄参、天门冬、生龙牡、牛膝、代赭石、龟板、川楝子、茵陈、甘草,治疗偏头痛18例,取得较好疗效。赵氏用归脾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偏头痛,疗效显著。杨氏等 用加味四物汤( 药物组成:当归、赤芍、白芍、生地黄、川芎、附子、甘草、天麻) 治疗血虚寒痹型偏头痛59例,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5%。

络病理论与偏头痛的渊源

“ 络” 及“ 络脉” 的概念由来已久,清代叶天士根据络脉的病变首次提出“ 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理论,即“ 络病理论” 。

1. 络病理论的由来及特点

(1)“ 络” 的含义

络者,络脉也。“ 络脉” 的概念首载于《黄帝内经》。其主要含义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泛指各种络脉,如网络状的、无处不到、无处不在的络脉,包括经脉的别络、络脉、孙络等,即是广义的络脉,是经脉之外的“ 络” 。《灵枢· 脉度》日:“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为孙。” 二是指狭义的络脉,即十五别络,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络脉的干线部分,再加上任、督两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素问· 调经论》:“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孙络,孙络满则传入络脉,络脉通则传入于经脉” 。三是连络之意,《灵枢· 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子大指丛毛之际…… 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 肝阳直犯胃络” 、“ 肝络凝瘀胁痛” 、“ 病经数载,已入胃络” 等的记载,另外尚有“ 脾络” 、“ 肾络” 的描述,说明络还有脏腑之分。

(2)络病的含义

由于络脉不仅分布于人体的体表,还分布于人体之罩,构成多层次的广泛网络系统,所以无论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肌表,还是情志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都可以导致络脉功能的失常而出现络病的相关证候。有学者认为:络为聚血之所,络病即言病邪深入脏腑之中的血络而发生的病变。邪客络脉则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导致瘀血滞络即病络,继而形成络病。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络病理论,其精华在络病治法方药的发挥上,诸如益气活络、养血通络、理气活络、化瘀通络,还有宣透、熄风、化痰、解毒通络等法的临床推广应用。

(3)络病的特点

络脉具有与经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当致病因素通过各种途径伤及络脉导致络病时,表现出与其结构和气血循行相适应的病机特点: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辩证络病病机时应注意辨阴阳表里。阳络病变多反映外邪在表的症状;阴络居里为脏腑隶下之络,病久入深,病邪循经入脏腑之络,引起脏腑病变[。六淫外袭易于先伤阳络,由阳络至经甚则热毒滞于阴络形成一系列病机演变过程。络中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随着络脉的逐级细分使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流速逐渐减缓直至面性弥散渗灌,并在络脉的木端形成津血互换和营养代谢的场所,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由于络脉的结构运行及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易形成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脉病机特点,从而出现络气郁滞、络虚不荣、络脉损伤等络病基本病机变化。亦有学者通过对“ 久病入络” 及“ 久痛入络” 的思考,发现络病有时间性、空间性、局部性与广泛性、功能失常为主导、难治性与缠绵性、进展性、复发性等特点,这与偏头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极为相似。

2. 传统中医理论的头痛络病机制

头痛作为临床上较多见的病证,是典型的病络病证。头为“ 诸阳之会” ,“ 清阳之府” ,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头痛病位在脑,由上可看出脑络为网状络交错于头窍的络脉,为气血最盛之处。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生五邪,在致病过程中都有可能损伤脑部的络脉,影响气血流通,引起头痛。

(1)外感头痛

风、寒、湿、热等邪侵袭机体,依次入络脉、经脉,引起经脉不和,气血不利而发为头痛。外感头痛病络机制为:邪在于络,入舍于经,络经同病,经络不和。邪气以风为主,“ 风为百病之长” 、“ 六淫之首” ,风邪夹杂他邪,侵犯人体,肺卫不固,自表沿经络而入,“ 巅高之上,惟风可到” ,最终可及头部细小的络脉。风邪入络,因其“ 善行而数变” ,窜扰不宁,扰乱正常气血运行,导致络脉气血不和而发病。若夹寒邪,寒为阴邪,伤及阳气,清阳受阻,且寒性收引凝滞,易导致寒凝血滞,络脉拘急失养而发病。若夹湿邪,湿困清阳,清阳蒙蔽,阻碍络脉气机,络脉失养而成头痛。若夹热邪,风热上扰清窍,精血受伤,气血逆乱,络脉失荣发病。若受暑热之邪,暑热最易侵犯头部络脉,导致络脉弛缓,气血涣散,发为头痛。

(2)内伤头痛

多因情志、饮食、劳倦、房劳、体虚等原因,损伤络脉气血。伤于肝者,或因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巅顶,引起络脉闭阻,发为头痛;或因气郁日久化火,火性上炎,上扰清空,或阻碍络气,或壅滞络血,气血两伤,络脉不利或失荣;或因肝郁化火,耗损肝阴,肝阴不足,肝阳升发太过,气机发泄有余,导致络脉血液运行加速,冲斥络道,络血窘迫而痛;痰浊头痛,因平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碍络脉,导致络脉狭窄,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头痛;瘀血头痛,因瘀血阻络,脑络不通,气血壅遏发为头痛。瘀血日久,久瘀生变,变成干血,坏血,死血,着而难祛,坚而难摧,最终形成头痛顽症;血虚头痛,络脉气血俱虚,流通渗灌减弱,脑络失充,随之引起脑络拘急而痛;肾虚头痛,肾虚日久,精血大亏,脏病及经入络,脑髓亏欠,络中失充,络脉失养,脆弱拘急而痛。

综上所述,头痛病络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络脉结滞、络脉空虚、络毒蕴结和络脉损伤四个方面。归纳起来,络病包括络脉瘀阻与络脉绌急两大病机。

3.通络止痛法治疗偏头痛由来

偏头痛病因虽多,总以风、痰、瘀、虚为主,观其主证,偏头痛多伴有抽动、跳动感,呕恶便秘,舌苔厚腻。前人谓:“ 风性主动” ,“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说明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 外之特性,故头痛有抽掣跳动之感,当责之风邪为患;其呕恶便秘,舌苔厚腻,则系痰滞所致。痰滞于内,一者随风上行,风痰相夹之邪,日久不去而逐渐深入脑络,滞于经脉,清窍受扰,再者胃腑失清,浊阴不降。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失养而发头痛。即所谓“ 久痛入络” 、“ 久痛多瘀” 、“ 不通则痛” 。综上所述,本病在临床上的总病机为“ 络阻” 。因此,以络病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创立通络止痛法作为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大法。

通络止痛方

芎芷镇痛颗粒

川芎12g、当归12g、白芷10g、僵蚕10g、甘草5g

川芎活血理气,搜风止痛,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两者合用,共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为臣药;僵蚕搜风剔络止痛为佐助药。《杂证总诀· 头痛》亦有“ 病初在经在气,久病人络人血,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 的论述。诸药合用,共凑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辛散温通,走而不守,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 血中气药” ,辛温升散,能“ 上行头目” “ 旁通络脉” ,祛风止痛。治头痛,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尤善治少阳、厥阴二经头痛,前人有“ 头痛不离川芎” 之说。《杂症痘疹药性合参》:川芎治“ 中风入脑头疼,一切正偏俱效。”

李东垣日:“ 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是也。” 《日华子本草》:“ 川芎能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 《本经》:“ 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来去。” 《本草从新》:言‘其治“ 偏正头风” 《本草汇言》:“ 芎劳,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丌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 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本草正》谓其“ 能散风寒,破淤蓄,通血脉。” 《医学启源》:“ 补血,治血虚头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三经,李东垣云:“ 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首次提出白芷有通窍作用。善治头面诸痛,常作为阳明经头痛的引经药,且与黄精同制,温而燥微,质地润滑,无耗液枯精之弊,又能和利血脉;《本经》谓:“ 白芷,味辛,温,无毒。主 妇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 头风) ,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首次提出白芷具有祛风、止血、行气活血作用。《神农本草经集注》谓:“ 疗风邪,久渴,吐呕,两肋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 。王谬《百一选方》云:“ 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命名都梁丸。治头风眩运,女人胎前产后,伤风头痛,血风头痛,皆效。” 刘元素谓白芷“ 手阳明引药要药,同升麻则通行手、足阳明经,亦入手太阴经,治正阳明头痛,热厥头痛,加而用之” 。《珍珠囊》:“ 通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 《本草从新》中记载:“ 通巧发汗,除湿散风,治头目昏痛,眉棱骨痛……又治产后伤风,诸种头痛。” 《本草求真》:“ 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

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止痛,润肠,用于血虚诸证,善止血虚血瘀之痛。《本草纲目》:“ 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日华子本草》:“ 破恶血,养心血,及主瘤癖,肠胃冷。”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经。有祛风止痛之效,用于风热与肝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证。《本草纲目》云:“ 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 《本草求真》记载:“ 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痛。” 叶天士云:“ 用虫蚁者有四:以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 。方中选用虫类药,因其“ 无微不入,无坚不破” ,可搜风剔络,除络中宿邪,与川芎等通用,治疗头痛甚效。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药法象》记载:“ 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方中选用川芎、当归、白芷辛温之品,同时选用黄芩、山栀苦寒之品,药性寒热夹杂,用以甘草调和药性,起协调作用。另方中选用搜风通络的虫类药,有微毒,甘草可缓解毒性,治疗的同时不伤正气。

方中川芎活血理气,搜风止痛,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两者合用,共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为臣药;僵蚕搜风剔络止痛为佐助药。《杂证总诀· 头痛》亦有“ 病初在经在气,久病人络人血,气血瘀痹而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 的论述。诸药合用,切中病机,共奏活血通络止痛之效,瘀血可祛,则诸症悉除。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