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e/code:科技新创公司救了经济,却毁了工作机会 | TechNews 科技新报

 hg13 2015-12-09
uber-624x390

全世界菁英都挤到硅谷,甚至华尔街金童都向往硅谷,硅谷也的确带动许多产业革命,在不景气的年头成为稀有的金矿,但是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硅谷其实并没有创造太多工作机会,就算是 Uber 与 Lyft 也没有替弱势族群带来什么改变。

Re/code 报导指出,经济学家认为许多科技新创公司如 Uber ,与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线上零工市场 Thumbtack,都号称让人们可以订制自己的梦想,但是即使这些科技新创增加了生产力,也改变了经济结构,但并没有真正创造太多工作机会。

牛津经济学家指出,员工转移至新产业的幅度相当小,在 2010 年,只有 0.5% 的美国劳工受雇的产业没有毁于 2000 年的网络泡沫。2000 年后许多新的产业都是从数码革命、包括线上拍卖、网络新闻出版、社交网络、影音串流产业延伸出来,相对早期电脑革命的大型企业,引导数码革命的企业创造的工作机会更少。

现在 IBM 与 Dell 还雇用了超过 43 万与 10 万员工,但 Facebook 在 2013 年只雇用 7,185 名员工。因为数码生意只需要有限的资本投资,专家预期科技变迁下的人员雇用,随着美国经济变得愈来愈数码化,可能会持续停滞。

报导指出,1980 年代后美国企业当中新创公司的占比愈来愈低。意思就是说,比起以前,现在人们更难得到那些所谓高科技、高成长、高获利企业的工作机会。原因是什么?因为软件取代了人们的工作。

Facebook 市值这么庞大,但有多少人替 Facebook 工作? 还有就是太多这样的公司最后被购并或失败,如果失败了就不能雇用更多员工。报导指出,其实取代人工的科技所驱动的经济成长已经不是新闻,而今年不同的是,这些世界最大、市值最高的新创“吹嘘”自己是为世界带来工作机会的功臣。

像是 Uber,号称可以在全世界提供超过 100 万个工作,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受到职业保障。经济学家还强调,这些人即使没有创造新工作机会,也不会改变他们产生财富的方式。所以你不需要雇用很多人力,也可以有很高的生产力与创新力,这就是这些企业的本质以及带来的改变。

黄 嬿

在科技产业研究机构做公关多年,本身对科技新闻很有感,擅长操作科技新闻议题,关心产业趋势,科技业品牌、行销、策略布局等,工作之余喜欢以书写参与与刻划时代。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TechNews科技新报)关注我们。
  • 回响 留下回响
  • 发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09 日 13:33
  • 分类 人力资源
  • 分享 share on twitt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