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百了无恨 2015-12-09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王翚 小中见大册

年代:清

纪年: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作者时年41岁

尺寸:纵55.5 厘米

质地:纸、绢

赏析:王翚(1632年─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

此册分别临摹范宽、巨然、董源、王蒙、黄公望、倪云林等古代大家作品,笔精墨妙,显示了王石谷极强的传统功力。其中十九开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相同,均有安岐藏印,且符合著录;《临子久山水》与王鉴《仿陈惟允》相同;虽为裴景福收藏,但与其著录有出入,著录中有十六开董其昌对题,所录《临赵孟頫夏山幽居》王翚、恽寿平跋,系台北本所无;其中《临赵令穰山水》、《临赵伯驹采芝图》两开无安岐藏印,应为后配添入。据王翚康熙四十二年(1703)自题“迄今三十余年”推知,是册应作于康熙十一年(1672)左右,时年四十一岁,与王翚盘桓于时敏门下时间相合。

推荐语:他毕生致力于师法历代诸家,同时注意集古人大成,在理解、借鉴、阐释的继承中求发展,在古意中求新意。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朱耷 秋林亭子图轴

年代:清

纪年:康熙卅八年(公元1699年),作者时年74岁

尺寸:纵160.6 厘米 横78 厘米

质地:纸

刘靖基捐赠

赏析: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清朱耷秋林亭子图》,写秋数茅亭、地老天荒之景,笼罩着一派荒凉静寂、无可奈何的气氛,涵容了一种哭笑不得的枯索情味。画家以泪和墨,挥以秃笔,兼有豪情纵逸的雄健风格、朴茂酣畅的凝重情意和生拙涩秀的奇特韵味,明洁、单纯、修饰,然而虚淡中含意多,蕴涵深刻。

推荐语: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在数量上远不如他的花鸟画多,但所体现的孤寂清高的风骨品格,丝毫不比他的花鸟画逊色。

中国水墨之互联网印象(八)

朱耷 湖石双鸟图轴

年代:清

纪年: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作者时年66岁

尺寸:纵136 厘米 横48.7 厘米

质地:纸

赏析: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汉族,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此图圆浑的湖石,有不稳定的动势。石尖和石旁坡地上各蹲立一小鸟,给画面平添一股生气。作者用饱满的软毫,中锋运转,笔笔藏锋,圆浑含蓄。湖石的勾廓极其简括,寥寥几笔圆转的皱法,显出湖石的灵动。小鸟缩头弓背的形态,流溢出一种嘲讽的神气,颇耐人寻味。全图形体简约而寓意深晦,并有很强的形式感。

推荐语:八大长于水墨写意,这是宋元以来兴起的一种画法,发展到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文人水墨画写意大师,八大为其划时代的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