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点:当前农民意见表达中四种传播困境

 郑帝新媒体策划 2015-12-10
 
                                                   文/编客
引导语: 农民的意见表达与政府政策信息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正好组成完整的“传播——反馈”链条。农民的意见表达是了解农村社会情绪的重要指示牌。但事实上,政府、媒介、农民三者在农民意见表达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造成了意见表达的困境,具体总结为:“想说不敢说” 、“想说无处说”、“想说没人说 ”、“说了也白说”。

【想说不敢说】沉默效应:在舆论传播中,个人可以通过观察以了解哪些观点占优势,哪些处于劣势。如果自己的观点属于前者,他便会侃侃而谈;若属于后者,他便会沉默不语。结果,表面上强势的舆论显得更加强劲,弱势的舆论则更加弱势。在农村中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农民意见陷入了 “想说不敢说”的局面。在一次10多个村民的集体聊天中听到一位20出头的妇女宋英(化名)对村委会选举评论:“什么海选,好像和我们都没关系。我们都没有拿到选票。其实我们可以去村委会问问,要求发选票给我们。”但是她的话一说,就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有的说:“你不要多管闲事”;有的说:“前段时间,个别人找干部反映事情,还被骂了”随后,人们开始转向劝阻宋英不要去向村干部反映问题。她的意见就这样逐渐在各色各样的反对声中沉默了。但是,在他们的谈论结束后,笔者交谈了参与聊天的几个村民,他们却匪夷所思地表示赞成宋英的说法。笔者进一步问他们,为什么当时不站出来支持宋英呢?其中一名村民刘生(化名)笑道:“大家都说不能去,我自然想说也不敢说了。有时候还是不要强出头。”由于沉默影响,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被孤立,便把自己的意见藏匿起来,像螺旋一般沉默下去,使自己变成了“想说不敢说”的人。

【想说无处说】媒介表达渠道的堵:媒介是传送信息的站台或货车,是给予指示和方向的路标。在农村媒介并没有真正地发挥意见表达的效力,正是这种效力的缺失,使得农民陷入“想说无处说”的局面。一是小媒介在农村的利用率低。小媒介主要是指:除大众媒介以外,包括农村黑板报、信息宣传栏等在内的农村特有的小型传播媒介。在调研的两个村中,其信息宣传栏都另有了其他用途,有的张贴着最新的移动广告,大幅广告海报上印着“电信拜年”的图片。有的信息宣传栏中写的是“租三轮车、租桌碗”的广告,政府政策、惠农信息却毫无踪影。可见农村小媒介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正是这种忽视,让农民“想说无处说”。二是大众媒介在农村的缺位。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和广播媒介自身有着反馈率低、反馈渠道狭隘的特点,不能充当村民意见表达的工具。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已经注册的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开办对农栏目的只有2%;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5家注册的各级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只有4%,正是大众媒介的这种严重缺位,导致农村的意见反馈无法被人所知。

【想说没人说】意见领袖的错位:目前的农村,虽然农民接触信息的途径比以前要宽的多,但是信息的收集和反馈还是习惯于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在信息传播中,政府信息一般先是传到意见领袖那,然后再通过他们的二级或多级传播最后到达农民大众。在农民意见的表达中,意见领袖一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将零散的农民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在有合适机会的情况将大家的集体意愿向上反映。现在的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留在村中的多为老人、孩童。一个村的会计说,自己村外出打工的人数有百分之六七十。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妇女除了生育期间留在村中,其余时间也频繁外出。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壮年文化程度、见闻见识都比其他人高,这些外出打工人员本来是最有希望成为农村的意见精英和意见领袖的。但是又因为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始终不能成为意见领袖,走入了“外出打工——增长见闻——拥有成为意见领袖的可能——常年不回村——不能成为意见领袖”的怪圈。青壮年大量外流造成的意见领袖的位移已经成为农村的一个普遍问题,相当于没有了一个合适的“意见发言人”,造成“想说没人说”的局面。

【说了也白说】政府“守门人”干扰:在意见表达的传播链条当中,每级政府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守门人”,农民的意见传递经过任何一级政府时都可能被截留,从而阻碍农民的意见表达,造成“说了也白说”。乡、镇基层政府作为农民意见最基层最直接的“守门人”,对农民意见的表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X村中许多村民对于“吃低保”有意见,原因在于该村很多有条件吃上低保的人没有吃上低保,而几名村干部的亲戚朋友却吃上了,而且他们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原本不应该在低保的范围内。有村民集合一起找村干部理论,但是遭到白眼。其中一名廖姓村民气愤地说:“村干部都不管我们的,我的条件难道还不够吃低保,我到村委闹过多少次了,但是有什么用?浪费口舌,说了也白说”。基层政府就像“守门人”一样,控制着农民意见向上传递的要塞,使得农民陷入“说了也白说”的境地。
编后:对于农民自身来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而不应该在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保持缄默,使意见如同螺旋一般淹没下去。对于媒介,农村应该充分重视村里小媒介的重要性,将信息宣传栏、政府意见箱的用处真正发挥出来。另外,提高大众媒介在农村的利用率也是解决农民意见表达困境的有力方法。积极摆脱农村以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为主,大众传播缺失的现状,将人际对话、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充分利用起来,让农民能够真正“畅所欲言”。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应该倾听农民意见,应为农民的意见表达铺平道路,认真对待农民的意见反馈。信访部门要设定“群众来访日”,鼓励村干部走街窜巷,上门收集群众意见,真正做个服务型的政府。只有农民、媒体、政府三者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为农民的意见表达开辟一条畅通的传播渠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