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床”在历史上的来龙去脉

 文山书院 2015-12-10

文房诸具中,有一再小不过的物件,谓之“墨床”。

前人书写必研墨,墨锭遇水洇湿,若不妥帖安放,极易污了他物,纤小的墨床不过两指宽、三两寸长,恰好承接住一枚炭墨,有如墨之卧榻,其名贴切灵动。不知何因,直至清代墨床才被首次载入文录,在文房清供的队列中名正言顺。

青玉卷书式墨床

高1.6cm,长7.2cm,宽3.3cm

墨床青玉质,有皮色,书卷式造型。床面镂雕四蝠,其间以勾莲花纹相连。墨床制作极规整,并配有硬木座。

乾隆皇帝极度沉迷文玩,当时大量的文房器具悄然脱离实用功能,权以玩赏为要。墨床亦不再承墨,而是作为清供佳器之一,倍受宠爱。小器大雅,材质无所不涉。

墨床乃附属之物,仰仗墨锭而存在。清末,液体墨汁出现,为图携带便利,人们制出铜质墨盒储存墨汁,加之良材几近殆尽、制作工艺渐显衰弱的缘故,墨床之物鲜见创新、渐行渐远。

青玉山水图长方卷书式墨床

长8.2cm,宽5.5cm

墨床青玉质,长方形卷书式。床面浮雕山水图,碾琢精细,宛然一幅微形的文人画卷,配以淡淡的、润泽的青色,小巧而致雅。此为清宫廷造办处玉作制品。

墨锭在砚石上一圈一圈地研磨,直至清水渐浓、现出一道道弧形的痕迹,始成墨。这研墨的过程,看似辛苦费时,实则用心良苦,笔划在其间酝酿构思,心绪在其间慢慢沉静,紧铺纸、慢研墨,心入境......相较之下,倾倒出一汪现成墨汁、提笔就书,则略显仓促矣。

碧玉蟠龙纹长方墨床

长7.5cm,宽4.5cm

墨床长方形,碧玉质,透琢蟠龙纹。龙纹盘曲,体态雄健,为清代宫廷龙纹风格。碧玉色泽清纯莹润,点缀书案清雅怡人。宫中御书斋中多有此类文玩。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高2.5cm,长8.6cm,宽4.3cm

墨床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书“九畹山房”红彩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釉彩淡雅。

墨床非大器,也曾长久地落寞于文房边缘,但却克尽己守、忠于使命,未曾错过时代留下的烙痕。宋元之古拙挺拔、明代之洗练厚朴、清代之精工细琢,观其一斑,得见藏于历史轨迹之下的审美心路。

清乾隆乐善堂款,绿里粉彩人物墨床

明代,紫檀镶白玉“春水”墨床

清早期,紫檀嵌白玉雕旭日东升墨床

清代,白玉梅花墨床

清乾隆,白玉雕螭龙纹墨床

宋代,白玉剑彘墨床

清乾隆,白玉龙纹墨床

清代,白玉和合二仙墨床

清中期,白玉云龙纹琴式墨床

清乾隆,象牙人物墨床

清代,白玉墨床:“绍闻”“示训”铭

清代,碧玉墨床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