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古代的大侠都很有钱?

 cat1208 2015-12-10

斗笠人翻身下马,粗犷的手将缰绳甩给了门口的泊马小弟,迈着异常坚定的步子进了酒楼。

这厮在凳上顺势一座,左手将腰间那一柄乌黑发亮的大刀放在了桌上,刀鞘碰撞桌面咯噔一声。掌柜抬起头来给小二使了个眼色,嘴角往斗笠人的方向一撇,带着胡须抖动了两下。只见斗笠人右手从怀中掏出了几两碎银子,拍在了桌上,叫到:小二,来两斤上好的牛肉,再来两壶你家最好的酒。小二麻利地擦好桌子顺势收下了银子,一句好嘞就闪向了后堂......

感谢各位亲耐着性子看完了上述的文字,本文的核心思想既不是探讨这些大侠常年(喝)酒驾(马)的问题,也不探讨不同时代银两铜钱的换算问题,如果各位亲感兴趣,可留言,后续博主可专门撰文探讨上述问题。而本文重点解决的是这个问题:这些大侠不上班,他们却很有钱,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引入一下思维框架:

第一,古代大侠们的身份地位;

第二,古代大侠们的地域格局;

第三,古代大侠们的财路来源。

了解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就针对问题步步深入吧。博主的主要功力以金庸老先生的江湖为主,古龙、梁羽生没有读完全集,仅作旁路参考。

古代大侠们的身份地位

纵观整个江湖地位,这些大侠有着不同的出身,同时在不同的人生路径中浮浮沉沉,又不断地演化出不同的身份象征,最终都在江湖中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细数一下,主要的身份地位有:皇亲国戚(含皇帝本人)、王侯将相、割据军阀、富商名流、宗教领袖、文人墨客、手艺工匠、女权人士、绿林大盗、流寇海贼、前朝遗丁、农民佃户、乞丐流民等。这个初步的分类标签已经可以囊括绝大多数的大侠了,很多出身都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分分钟都财源滚滚,绝对地不愁钱,另一些则需要其他的生财之路了,当然包括合法和不合法的路径,我们在后文会详细阐述。

古代大侠们的地域格局

生活在工业革命前时代的大侠们都普遍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占据对自己有利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气候、环境、物种、驯化等因素都影响了不同朝代的更替,生活在其中的这些江湖人士当然不能幸免,无论是先天继承还是后天努力,都一定要给自己建立一个根据地,从此在江湖上才好扬名立万。放眼望去,可以将这些格局分布大概分为:塞外、西藏、西域、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海岛,也就是大中华地区都有各自的大侠统领,而这些大侠们通过不断地参加各项江湖武术恳谈会和技能大赛,逐步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领域的动态调整中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

古代大侠们的财路来源

厘清了上述两个背景,我们就能详细地了解这些大侠们是如何赚钱的了。我们先看产业分布,出身第一产业的大侠们除了大地主的后代们,其他都很苦逼,一般很快就转行进入其他产业了;第二产业在不同的朝代,因为朝廷对待实业的态度不同,发展也很一般,但是有实业在手的大侠们还是很有底气的;那么就剩下第三产业了,没错,大多数大侠们主要都从事第三产业。

综合来看,主要财路有:皇家供奉,这个不用多说;朝廷俸禄,这个也无需多言;剩下的几个就要详细展开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宗教,也就是传说中主要的宗教领袖们,以少林和武当为代表,以明教为特例。这些宗教有很大的收入是教众的香油,所以快速扩张地开连锁店是他们的源动力,同时利用不同时期皇家的宗教政策,大把地从朝廷弄政策、弄钱是快速发展的不二法门,有证据显示他们发明了跑部钱进的赚钱模式并被后人效仿。

另外就是他们除了利用大量的田产开发房地产、度假村、养老院、医疗机构等外,还和部分政府官员相互勾结,有很多证据显示宗教人士参与了倒卖皈依证,有了这个证,就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在古代社会这简直就是无敌金牌好吧,特别是卖给地方有钱人,让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可以凭证免除相关劳役税赋,这些皈依证在战乱和课税严重的时期,成为一个重要的敛财法宝。众所周知,全国几乎所有5A级风景区都有他们的身影,占着这么好的地盘呢,真是费尽心机,至今都靠此敛财。

其次,我们来看看绿林大盗和流寇海贼,这两者在武林中虽然名声不佳,但是通过常年的发展和洗白,他们的力量也不可小视,特别是有时候他们和一些前朝遗丁联合起来,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些人一开始都是从占山/岛为王,打家劫舍开始聚敛财富的。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些人组建了大规模的山寨组织长期同朝廷对抗,逐渐将根据地内的保护费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后期革命队伍发生了分化,有一些武艺高强且具有自由思想的侠士们逐渐从原有的山/海沟沟里走了出来,进了城,从事和原有兄弟姐妹对抗的买卖,江湖称为镖局,也就是传说中的快递公司,这些快递公司在物流领域精耕细作,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财富,特别是有一些利用运河开发、码头建造等政府工程,同相关人员勾结,获利颇丰,一定程度上在一段时期内,垄断了运河漕运及主要城市陆运,还有一些参与了沿海走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些不愿流动的侠士则偏于一角,在当地做起了看家护院的买卖,有证据显示华南后期崛起的大部分武馆都是这些人士的后代建立的。

再次,我们来看看割据军阀和富商名流,之所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主要是考虑到在弱肉强食的江湖时代,这两者或多或少地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些关键的场合互为补充,交替发展。有证据显示,这些军阀和富商可以是合二为一,也可以是姻亲相伴,亦或是师徒相助,他们长期占据着古代中国的重要地区。

以桃花岛和逍遥派的那些大小洞主岛主为例,他们长期占据重要的港口码头,通过垄断海路贸易发家致富,并源源不断地为组织输送资材;在富庶的江南地区,更是盘踞了大量的割据武装和富庶侠士,他们相互勾结,垄断了丝绸、茶叶贸易,有证据显示他们后期曾有意染指国家的盐铁贸易,遭到了朝廷的严厉打击;在水草肥美的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也有大量的割据门派势力,长期垄断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利用古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获利颇丰;还有一些具有朴素理化认识的专业人士,通过制造炼制丹药,开办医院药房,成功地组建了基于内力外力兼修,武术强身健体的道路,将医疗、美容、整形、康复、健身进行了初步的整合,为广大的人群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当然,也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些黑心人士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了制毒贩毒、谋财害命的勾当,这一点我们也要引起重视;另外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些人士伙同其他武林同党长期从事金融洗钱、盗墓及倒卖文物等行径,这种敛财手段,博主只能呵呵了。

限于篇幅,博主不再一一展开分述,我们最后来看看其他武林人士的生财之道。有证据显示女权主义者在中国古代曾创造过一些里程碑意义的女权高峰,她们作为一只独立于男侠士的力量,在诸多领域对传统的男性江湖发起了冲击,但是她们敛财渠道过于单一,除了天山童姥利用生化药物和峨嵋老道利用精神洗脑获得下游教众或二级机构的支持外,很少通过其他渠道获利,这也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最终逐渐被主流江湖边缘化。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文人墨客群体,这个群体起初都是以游侠的身份出世,充分利用粉丝经济学获得了支持,限于古代社交媒体不发达的限制,最终使得他们不得不投奔传统王权或富贵阵营,转型后最终以诗篇词曲流传于世,也不失为一种群体记忆的延续。手艺工匠以兵器和暗器名满江湖,其中成就者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门派广收门徒或者投奔朝廷,为抵抗外族入侵或镇压本族叛乱鞠躬尽瘁,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些著名的工匠发展出了自己的哲学学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一份子,他们通过工程机械制造牢牢地把握了建筑市场,同时利用精湛的手艺以傢私装潢为基点切入民用市场,获利颇丰。对于乞丐和流民中的人士,有证据显示这些人长期从事暗杀、黑社会、夜总会、赌场等服务业行当,利用这些产业获得了非比寻常的收入,而这些行当也成为他们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的基地,有证据显示在清朝,这些机构中的一些杰出人士同不同的帮派相互联合,获得了极大的权益受益,个人也收获了超过诸多的配偶,移居海外,逍遥快活。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对于隐藏在传统江湖之后的现实世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为什么古代的大侠都很有钱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鉴于江湖世界血雨腥风的认识,除博主交好的一些门派外,博主为防止被其他门派后人追杀,对于文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和门派没有直接点名,各位看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考证力。

最后,让我用一句话来终结这个千古之问吧,那就是:这些古代大侠们的钱,都是古龙、金庸、梁羽生们发给他们用的!

【原创文章,转载可联系博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