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真假美猴王迷案之四:假美猴王的奇怪言行 按照前三章的分析,孙悟空并不想离开取经团队,他想要的,是希望观音、如来能够按照他的功绩,给他一个应得回报——成佛的待遇。 我们回顾下孙悟空上次被赶走再回归的过程,可以发现,要想实现这个要求,至少必须有这样几个条件:
要想解决这三大难题,孙悟空就必须和观音联手。事实上,两人的配合极为默契。 孙悟空做的第一步,便是以身外化身之法,将一个自己留在观音身边,一个自己前往唐僧处,以假猴王的面貌示人。 ——或许有朋友会说,你这些都是猜测,有没有实际证据呢? 我们且看假猴王出现后,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也就是说,孙悟空大概走了六七个小时。按照时间推算,孙悟空恰巧有时间从观音那里回来。 首先,观音住在南海普陀山(别当成现实中的普陀山),按照时区算,和人间是一样的。 其次,原著在流沙河、红孩儿故事中,都明白说孙悟空去南海“那消半个时辰,早望见普陀山境”。也就是说,孙悟空驾筋斗云前往南海,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左右。即便孙悟空在南海与观音商量两个小时,那时间上也完全足够。
唐僧拒绝,并且说:“我不吃你的水!立地渴死,我当任命!不要你了!你去罢!”唐僧这话,明明白白是接着不久前的话。不要你,死也不要你。唐僧肉眼凡胎,看不清真伪,这可以理解。奇怪的是,假美猴王说的话,也和真猴王说的话前后衔接。假猴王说:“无我你去不得西天也。”
八戒和沙僧回来,见到唐僧晕倒,急忙抢救。唐僧醒来后愤愤然说:“徒弟,你们刚去,那悟空更来缠我。是我坚执不收,他遂将我打了一棒。” 孙悟空明明是“砑”了唐僧一下,可是唐僧却说是被打了一棒。孙悟空的铁棒那可是一万多斤,别说盗贼,就是神仙被直接砸中,不死也受伤。原著中的“砑”到底是何意呢?我翻查字典,发现竟然是“轻轻触碰”的意思。 明白了吧,这假猴王百分百就是真悟空。他要真打唐僧,一万个也死了。人家只是用金箍棒和老唐同学轻轻地,柔柔地亲密接触了一下——完全符合观音菩萨的要求。 后来,假猴王做了什么呢?“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 这忽然出现的假猴王,和其他全部妖怪都不同,他既不擒拿唐僧,更不吃唐僧肉,却抢走众人眼中毫无用处的行李。为何呢? 假猴王抢走行李后,本来天大地大,哪个山头不可以隐藏。他却偏偏去了花果山,坐等八戒、沙僧前来讨要。果然,沙僧前来,正看到孙悟空在念通关文牒,并且,还是念了一遍,再念一遍。可见,这通关文牒在假猴王心中地位极为重要。 沙僧听了,喝道:““师兄,师父的关文你念他怎的?”沙僧说得明白,这通关文牒是唐僧的,不是悟空的。
其实,这不仅仅是假猴王心中所想,更是真悟空一贯的追求。从孙悟空出生开始,他就在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可。从美猴王到弼马温,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孙悟空看似在追逐官爵,根本上说,是在寻求他人的认可。 孙悟空一生重名,这也是他一听到别人喊他弼马温就暴走的关键原因。若能被一方亿万百姓奉为佛祖,千秋万代享受祭祀,那是何等荣耀? 可惜,这个想法很美好,却根本不可能实现。 沙僧一语戳破假猴王的美梦。
此前,我曾撰文说,唐僧师徒四人,心机最深者为沙僧。表面看来,沙僧整天都不话说,好像老实巴交,啥也不懂的样子,其实早就看破世情,心里明镜似的。如来说是说让观音前往东土寻访取经人,其实取经人的指标早就内定了。观音的权限,是找三个护法,保证取经行动顺利。即便假猴王到了西天,如来也不会传经,自然也不会成佛,受百姓供奉。 真悟空自然也明白这么做无用。他要的,只是搞出一个对立面。 那么,孙悟空为何不变化出另一个形态的妖魔,抓走唐僧?因为他明白,以如来的智慧是一定能看破迷雾,发现真相。 因此,孙悟空变化的这假猴王,更多的是在向如来传递信息。假猴王传递了什么信息呢? ——我是绝对拥护取经行动的!我是绝对拥护佛派的!我是有取经的能力的! 孙悟空其实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如来表态:我有忠心,我有能力,提拔我吧。 那么,真假美猴王大战时,他们为何要分别选择到观音、唐僧、玉帝、地藏、如来等各处分辨呢? 除了谛听、如来,其他人真的分不清真假吗? 历史作家叶之秋全新解读西游记,观点奇葩,推理严谨,自成一家,已经完成一百多章30万字,一口气阅读全部章节,麻烦您穿越到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秋雨轩读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