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有隐情的ALP升高

 清风明月无尽藏 2015-12-10



桂万羊 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


【案例经过】


一天下午,我从门诊经过,见一位熟悉的医生在门诊值班,因为此时没有患者,我便逗留了一下。就在这时,一位母亲带着十几岁的小孩来看病,她手里拿着化验单,做的是肝功能检查。


同事看了下,说:就是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没有什么特异性,我先给你开点药,对症治疗,过段时间再复查。于是,他放下化验单,开始给患者开药。


患者走后,医生问我,小孩14岁,肝功能结果除ALP结果为180 U/L(参考值 37~140 U/L)外,肝功能的其他项目的结果都正常,这样的结果如何解释呢?


于是,我问同事患者是什么原因来就诊的,他说小孩就是感觉关节等有点儿酸痛。听罢,我说这份肝功能的检验结果是正常的,包括ALP也是正常的。但小孩的ALP升高,不是因为肝脏的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小孩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骺发育加快,致使骨源性的ALP合成增多,释放到血液中,因而检测肝功能时仅有ALP升高。可通过检测特异性的骨源性的ALP进行判断。


医生听了后,点了点头,若有所悟……


【分析与心得】


1. 临床上在治疗疾病时讲究“对症下药”。但是有些“生理性的症状”却并不需要用药,相反,不必要的用药,不但不能达到治病目的,还会加重患者其他的负担。在本病例中,小孩的疼痛是生理性的骨痛,而ALP升高也是生理性的。如果医生认识到了这一点,直接和患者家属解释,不需要用药,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 ALP作为肝功能组合中的一个项目,在临床检测较多,结果异常时专科医生一般能够根据情况合理解释,但非专科医生一般较难理解。其实,ALP不是肝脏功能的特异性指标,它广泛存在于肝、肾、胎盘、小肠、骨骼等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单一的ALP升高不能判断肝功能有问题,应该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临床上,常和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联合应用来鉴别胆汁瘀积性疾病和酒精性肝病。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妇女在妊娠期间,都会出现生理性的升高,此时也应该结合病史进行判断。


3. 肝功能试验检测应尽量空腹采血。O型及B型血及Lewis阳性的个体,是血型物质H的分泌者,餐后小肠分泌的ALP会释放入血,造成ALP检测结果升高,干扰结果判断。


【经典箴言】


生理性指标不是病。检验结果的应用应与临床相结合,综合评价。任何脱离临床的检验指标都是“无本之木”。


【马建锋副主任技师点评】


医学参考值是指包括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和生化指标常数,而这些常数随着年龄、居住地和生理状态等不同而改变,因此在应用检验结果诊断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避免误诊。而对于我们的实验室来说,各个实验室所在的地区不用,采用检测的方法学不同,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会有差异,有一些指标甚至差距比较大,怎样科学地确定、使用参考值必须注意,这一方面也是目前实验室存在的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