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生活类小文的构思

 昵称29466184 2015-12-10

啥也甭说,先看看这篇文章:


为自己找“空”

  赵建伟


  记得二十多年前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学过这么一课:空瓶瓶到小河里去游泳,在他的肚子里有许多水泡泡冒出来。他惊讶地问那些是什么东西,它们告诉他:“是空气呀,就住在你的身体里。”空瓶瓶上岸后再有人和他打招呼时,他就很郑重地告诉人家:“我不是空瓶瓶,我的肚子里住着看不见的空气呢。”


  后来稍大些,需要写很多很多的作业,我总是耐不住,时不时跑出去找小朋友玩,或者和他们一起写,想要自己静静地坐下来闷不出声地把作业完成,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再大些,作业成倍地多起来,晚上需要熬到很晚才能完成,找人陪已经变得不那么现实了,渐渐地,我竟然学会了自制,一点点按部就班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以前写论文的那段日子,我只要把女儿安顿好就坐在电脑前,除了和论文相关的内容,其他任何页面都顾不得打开,每天每天地折腾,坚持了两个多月。那段时间过得很辛苦,但现在回头想来竟是一种难得的充实,是一种一件事情把生活填满了的快乐。就如同那只空瓶瓶,别人看起来你是空的,但你知道,自己的肚子里事实上有了存货。


  不由想到在刘慈欣先生的《三体》里所描述的一类情形:有个家伙总是过得很无聊,是个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盼天黑的主,在一位寺庙老僧的指导下,开始给自己慵懒的生活注入一些东西。他的数学很好,就在自己的头脑里构筑了一种由三个球体组成的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随意把这些球组合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指挥它们做出各种联结。一旦进入这种空想的状态,他就成了君主,拥有驱策千军万马之力。就像阿凡达,不再是一个颓废的残疾青年,而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外星球生物。但外人看起来,他病了;只有那位老僧,一语道破天机:他找到了空。老僧说,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这个人做到了,他获得了“圆满”。


  其实老僧口里的“空”,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一阶段的人生目标或者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好。通俗说,就是找件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事做。在寻找“空”和探索“空”的过程中,人们体悟到活着的乐趣,即使在很久之后,稍加回味都会流溢出幸福和满足。单单是这份感受,就值得我们为这段生命历程而努力。


人们常说,未来在自己手中。问题是,许多人手握着未来,却不知道应该把它搁置在哪里。把未来截成小块,慢慢走着,寻找一个个处所,把它们一点点认真放进去,渐渐就汇成了我们不言后悔的人生。(《曲靖日报》《武汉晚报》)


关于本文创作:


因为之前写了些写作报刊文的经验放在这个公众号里,一些文友看到了后常加我QQ或者微信,聊几句,有的都因此成了朋友。我发现大家普遍的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笔。说想写点什么,但脑子里却空空如也,实在挤不出东西来。


下面我和大家说一下上面这篇普通的生活感悟类文章的构思过程,原来是这样滴!


闲着没事看了《三体》这本书,里面这一段内容带给了我一点触动,俩字:找空;从而使自己获得圆满,感到充实。说白了,就是没事找点事做,别闲得发毛。有了这个主题,又联想到自己生活里曾经遇到的各种不起眼的小事,一篇小文就此组装了起来。


至于文章的架构,也简单得很,按时间顺序写三个小的生活片段,然后就是对书中这段文字的复述和解读,最后感悟总结。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书中涉及的内容要进行复述,不可以照抄。如果是一两句话,抄了也就抄了,别忘了加个引号就行;如果是一大段,最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是涉嫌抄袭就不好了。


作文很简单,做好文有些难。工夫在作文之外,好好读书才是正点。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