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常见金属材料切削特性及零件毛坯和加工余量的选择!

 金福海 2015-12-10

?

导读:对于金属切削加工零件材料来说,除了能够满足制品的功能,并能够通过后续加工,满足对其装饰性、耐蚀性、导电性等性能要求外,还希望它能够有良好的切削加工特性。


常见金属材料切削特性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在一定切削条件下,工件材料被切削的难易程度。为了对各种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进行比较,用相对加工性Kr来表示


  它是以切削抗拉强度σb=0.735Gpa 的45钢,耐用度T=60min时的切削速度υ060为基准,与切削其它材料时的υ60的比值,即Kr=υ60/υ060 。


  当Kr>1 时,该材料比45钢容易切削,切削性能好;当Kr<1 时,该材料比45钢难切削,切削性能差。常驻机构用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根据相对加工性Kr的大小分为8 级,如下表所列。



零件毛坯的选择和加工余量

1.零件毛坯的选择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于零件的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生产中获得的可能性。毛坯可以采用下列几种:轧制材料(截面为圆形、六角形或正方形等的棒料、板料以及带料等)和成型毛坯(铸件、锻件以及冲压件等)。


2.毛坯的加工余量


  机械加工中毛坯尺寸与完工零件尺寸之差,称为毛坯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取决于加工过程中各个工步应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和,以及毛坯尺寸与规定的公称尺寸之间的偏差数值。


3.工序间的加工余量


  1) 应采用最小的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降低零件的制造费用;
  2) 应保证各工序有充分的加工余量,能在最后的工序中保证图纸所要求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3) 应考虑到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
  4) 应考虑加工零件时所采用的设备及加工方法,以及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
  5) 应考虑到被加工零件的大小,零件愈大则所要求的加工余量也应愈大。


4.选择工序间工序公差的原则


  1) 公差不应超出经济的加工精度范围;
  2) 选择公差时应考虑到加工余量的大小,公差的界限决定加工余量的极限尺寸;
  3) 选择公差时应根据零件的最后精度;
  4) 选择公差时应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对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允许选择大的数值。


数控自动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