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瓷器——各大博物馆藏国宝定窑瓷器

 江东雪庐 2015-12-10

1995968711523.jpg

精品名称: 定窑白瓷注子

级   别: 一级

作  者:

年  代: 唐光化三年(900年)

尺寸及重量: 高:15.4厘米 腹径:9厘米 口径:4.9厘米 底径:5.5厘米

来  源: 临安钱宽墓出土

内  容:长颈,口微撇,圆肩有弦纹数道,腹呈椭圆球形,无圈足,底无釉露胎,嘴长略弯曲,嘴管为六棱形,把手起于肩,颈处,折曲而下,搭至腹部。釉色呈乳白,胎骨细密坚硬。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有弦纹数道,腹呈椭圆球形,无圈足,底无釉露胎,嘴长略弯曲,嘴管为六棱形,把手起于肩,颈处,折曲而下,搭至腹部。釉色呈乳白,胎骨细密坚硬。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定窑殿宇式人物枕宋元

五代--北宋(公元907-1127年)此枕胎质细腻色白,釉色洁白,釉厚处微闪黄绿。枕镂雕殿宇形,门窗斗拱、基址台阶极为精巧。殿前门掩闭,后门半启,一人峨冠博带,倚门以待。枕面呈如意形,上刻划缠枝花纹。此枕构思别致,独具意匠,是白瓷中的精品。


上海博物馆

定窑白釉“易定”款碗 五代

胎体较薄。白釉光洁柔和,微闪水青色。造型简洁淳朴。圈足内有施釉后

刻划再烧成的“易定”两字,此铭款极为罕见。


上海博物馆

定窑“官”款白釉刻莲瓣纹盖盒 五代

器、盖外均施白釉,盖内无釉。器身及盖均饰刻花莲瓣纹。底心刻有一“

官”字。此罐层叠莲瓣纹的装饰手法,在五代至宋初较为流行。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白瓷刻花牡丹纹瓶

定窑 

北宋 10-11世纪

高32cm

住友集团捐赠

定窑被认为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从晚唐起就生产白瓷。它的窑址在河

北省曲阳县涧磁村,1941年为小山富士夫氏所发现。在鼎盛期,定窑主要

生产的品种为碗、碟、盘,罐和瓶极少。此瓶底部的莲瓣雕刻较深,是鼎

盛期之前、北宋初年生产的罕见的珍品。器物的瓶口已经残损了,但可以

推测这是一件盘口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白瓷刻花莲花纹洗

定窑 

北宋 10-11世纪

高24.5cm

住友集团捐赠

此器看起来似较深的钵,但它底面宽阔,可以称为洗。器的里外刻划纤细

流畅的莲花纹样,表面浮现定窑所特有的牙白色。器壁的外侧有六条竖线

,使之成为瓜形。所用的瓷土致密,几乎不含任何杂质,极为轻薄。这么

大的洗放在手上也非常轻巧。因为器物采取覆烧,所以口沿刮釉。刮釉处

镶以银口。从对器底的斜削和对薄的矮圈足的处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窑

工的出色技艺。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白瓷印花花鸟纹盘

定窑 

北宋 10-11世纪

高21.7cm

住友集团捐赠

定窑产品中,有印花的品种,这个盘子是其中的代表作。它的主题纹饰是

翅膀伸展、喙中含花的两只鸟,背景完全是花枝。图案紧凑,格调高雅。

八棱形的口沿非常珍贵,芒口镶有金边。定窑瓷器烧制过程中的因氧化而

形成奶油色,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白地锈花缠枝牡丹纹瓶

定窑 

北宋

高17.3cm

住友集团捐赠

这种形状的瓶称为太白尊或吐噜瓶。白色的瓷胎上敷以一层铁褐色泥,然

后剔刻图案。器身中央为缠枝牡丹花图样,肩部和底部饰有双重的花瓣图

案。此种器形和装饰手法在12世纪初期的磁州窑已经使用了。尽管与在白

色化妆土的使用上有些不同。但这件器物对推断这两个窑的关联性提供了

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他类似的器物,还有小盘、壶和枕等。虽然和典型的

定窑白瓷相比,它的胎土还有一点灰,并且夹杂的粒子看起来稍嫌粗糙。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宋,高22cm,口径5.5cm,足径6.4cm

瓶平口外折,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

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纹刻划得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

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白釉刻花折腰碗,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式,斜腹,近底处内折。通体白釉,口部镶铜。碗内、外壁及

里心划刻莲花、莲叶纹。

此碗白釉纯净,所饰莲花线条自然流畅。碗之内、外壁均有刻划纹者较为

罕见,此碗是定窑瓷器的精美之作。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镶铜口,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口与托

口沿各饰回纹一周。

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白釉刻花梅瓶,宋,高37.1cm,口径4.7cm,足径7.8cm

瓶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通体施白

釉,釉色柔和洁净,白中闪黄。肩部刻菊瓣纹一周,腹部刻缠枝莲纹,下

部刻上仰蕉叶纹,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

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此瓶造型挺拔,是宋代定窑梅瓶的标准式样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宋,高3.5cm,口径17.9cm,足径5.9cm

盘口外撇呈六瓣葵花状,腹部渐敛,近底处呈折角状,故称“折腰盘”。

器里外施紫色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足墙露胎,足底心有釉。

此盘造型规整,是宋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器形。其釉色匀净,折角线清晰,

堪称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宋代定窑以烧白釉瓷器为主,而酱釉器和黑釉器的数量则较少。酱釉器又

称作“紫定”,黑釉器又称作“黑定”。此盘因釉色较浅,釉面泛黄色,

所以这种酱釉器又称作“紫金釉”。目前所知除河北定窑烧制酱釉瓷器外

,河北磁州窑,河南修武窑、鲁山窑、宝丰窑,陕西耀州窑,山西介修窑

,甘肃安口窑等也有烧制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宋,高5.4cm,口径30.4cm,足径13.6cm

盘侈口,浅腹,圈足。里口凸起弦纹2道。盘以印花为饰,以回纹将盘内壁

与内底界开,内底饰莲花、荷叶纹各5组,内壁饰缠枝牡丹2周,两层牡丹

上下相错,排列有序。盘内外施白釉,口沿因覆烧无釉而镶铜口,外壁可

见旋痕及因釉水下流而产生的泪痕。近足处有多处露胎,是为定窑瓷器的

典型特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为主,细润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闪

黄。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与剔花为代表,尤以印花技法为世人所称道

。这件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器型大而规整,印花繁缛,层次分明,线条流

畅,纹饰清晰,充分显示出定窑印花品种的制作水平之高,是清宫旧藏的

定窑器之珍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宋,高6.8cm,口径19.2cm,足径5.7cm

碗口呈葵瓣式,镶铜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釉流形成泪痕。碗内刻划缠枝莲花纹和茨菰纹。外壁光素。胎体轻薄,胎面洁净。刻划花是定窑特有的装饰风格,所刻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此件器物刻划的缠枝莲花在白色釉的衬托下若隐若现,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艺的高超水平。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孩儿枕,高18.3cm,长30cm,宽11.8cm

枕作孩儿伏卧于榻上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

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榻边模印花纹,四面开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龙,相对的一面光素,其余两面凸起如意头纹。枕身釉作牙黄色。底素胎,有两孔。

枕是睡觉时垫首用具。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使用玉枕、瓷枕,这是

由于玉、瓷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

瓷枕始创于隋代,盛行于唐、宋、元各代。此件孩儿枕塑制精美,人物形态活泼、悠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贵制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
定窑印花螭龙纹盘,宋,高4.7cm,口径23cm,足径10.8cm

盘敞口,口沿无釉(俗称芒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泪痕。碗内模印螭龙纹。胎体轻薄,胎色洁白。

印花装饰是宋代定窑所采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发明了覆烧工艺,“芒口”是这种工艺所留下的特征,覆烧可以充分利用窑的容积,大大提高产量。


内蒙古博物馆藏品


浙江省博物馆陶瓷藏品

精品名称: 定窑白瓷杯

级   别: 一级

作  者:

年  代: 唐光化三年(900年)

尺寸及重量: 高:6厘米 口径:16.2×7.7厘米 底径:6.1×5.5厘米

来  源: 临安北钱宽墓出土

内  容: 器身呈椭圆形,口部内卷,高圈足外撇成喇叭形,不甚规整,外底草刻“官”字。釉色乳白,润泽光亮,胎质细腻坚硬。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精品名称: 定窑官款花口盘

级   别: 一级乙

作  者:

年  代: 五代(光化三年)

尺寸及重量: 高:3.5厘米 口径:14厘米 底径:5.5厘米

来  源: 临安板桥公社如龙大队村北钱宽墓

内  容: 口沿为十瓣花口,浅腹矮圈足,外得腹壁见有流釉现象,并留有输制痕迹,外底心草刻官字.釉色乳白,胎质致密坚硬.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青州市博物馆藏品

五代"官"字款白釉执壶

壶高15.9、口径5.5、底径6.3厘米。侈口,圆唇,球形腹。壶嘴为六棱形,长而弯曲,造型端庄优美。胎质白而坚细。通体施白釉。底部阴刻行书"官"字。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美国福瑞尔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

北宋.定窑刻莲纹碗


美国福瑞尔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

北宋.定窑釉褐彩花卉纹瓶


北京首都博物馆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葵瓣碗

金(公元1115-1234年)

高6.9厘米 口径18.4厘米 底径10厘米

北京通州石宗璧墓出土

金代定窑持续了北宋的繁荣,此碗之精致不输于宋代定窑。


北京首都博物馆陶瓷器藏品

酱釉盖缸

宋(960-1279)

通高10.3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6.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敞口,深腹,圈足,足内无釉。盖缘出筋,蒂式钮。器外施酱釉,釉面莹亮,器内施白釉,釉色微黄有开片,胎体轻薄。


定窑白釉炉

宋(960-1279)

高12.6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0.3厘米

1970年北京丰台区辽王泽夫妇合葬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宽平沿,敛口,折腰,覆盘式足,足内无釉。通体施白釉,内心无釉。釉面莹亮,白中泛青,胎体洁白致密。


定窑白釉鼓钉圆盒

宋(960-1279)

通高6.2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5厘米

1970年北京丰台区辽王泽夫妇合葬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子母口,直壁,圈足,平顶盖。通体施白釉。盖面及边缘有鼓钉装饰,上下口沿无釉,足脊无釉。釉面白中微泛黄,胎体坚致。


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

宋(960-1279)

高7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6.8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六瓣花形口,芒口镶铜扣,弧腹,浅圈足。碗内满印花纹,口沿印回纹一周,内壁印三只芦雁穿行于石榴花丛中。器底作缠枝瓜果图案。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内外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