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天赋,这些天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崭露头角,但事实上,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发挥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这些天赋从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被不懂得正确家庭教育的父母们给扼杀了。

1、制止孩子拆物件,禁止孩子探索
大多数父母觉得,小孩就应该乖乖听话,但是显然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小孩都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小孩乱拆家中的玩具,对此大多数的父母会主动制止,稍有严重者怒斥孩子,认为这是捣乱不听话的表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孩子不仅被你吓得噤若寒蝉,从此战战兢兢,胆小畏缩,而且,你还因此扼杀了孩子天生的动手能力,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价值被你剥夺。
2、回避孩子的提问或给孩子“标准”答案
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鱼儿要生活在海里,星星比月亮小,诸如此类,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回避孩子的提问。有了疑问,代表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理研究发现,在好奇驱动下学习的知识往往会是一生中记忆最深刻的部分。面对孩子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可以有很多种答案,父母可以试着问问孩子的想法,或者跟他一起去找找答案。现成的答案会束缚孩子的头脑,让他失去思考的动力。

3、理应得到表扬的时候泼冷水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的小孩,那是个非常优秀和出色的孩子。他在3岁的时候就会阅读和书写了,有一天当他读完了一本书,并在他的同龄小朋友面前津津乐道这本书的时候,被他的父亲赫然制止。当小孩在父亲面前辩驳“这本书非常有趣啊,所以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哪晓得父亲却甩给他一句“你瞎嚷嚷什么,你就是骄傲自大,你是在等待我的表扬么?告诉你,我一辈子都不会表扬你”。原来父亲为人低调谦虚,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继承自己这么好的德行,虚心求学。但是殊不知,因为父亲的这一瓢冷水,孩子骄傲的自尊瞬间滑落到了谷底。
4、过早学习抽象的东西
孩子学认字、数学都算是抽象内容,过早地进行这样的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这种抽象符号上面,而且这种学习对幼儿来说是复杂的智力活动。过于强调这方面的学习,孩子的精力有限,会使孩子丧失对外在世界的体验和感知,也会产生心理紧张等情绪,遏制其他方面才能的发展,比如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天赋。

5、禁止孩子表达负面情绪
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在对不满,对挫折,对外界带来的伤害学会忍耐,对于孩子而言过度的压制情绪除了容易引起的心理问题外,也间接的扼杀了孩子的天赋,试想,当一个人的负面情绪过高时,他做的最多的就是对生活的抱怨,对别人的不满,还有什么心思去思考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自己特长该怎么发挥比较好呢?因此,压制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家长们扼杀孩子天赋的不良行为之一。
6、替孩子做所有的事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做事慢就一味代劳,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知道,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反复实践,这些经验会为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提供不竭的源泉。

7、对孩子遇上的小事,父母从不上心
父母对孩子的小事不上心,也成为了扼杀孩子天赋的错误行为之一。试想一颗小石子摆在赛跑的跑到上,运动员如果不小心踩到,很大概率上会滑倒受伤,所以,小事虽小,危害却能无限扩大,当孩子对你抱怨鸡毛蒜皮的事时你没有引起重视,那么这些小事就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困扰,扰乱孩子的正常作息,间接的也成为了孩子天赋的侩子手。
8、让孩子死记硬背
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量记忆孩子根本不能理解的东西,是对孩子智力极大的伤害。让孩子记忆是可以的,如果让孩子记忆不可理解的东西,那就是在束缚孩子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9、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自卑,是扼杀孩子天赋的利刃,家长的责难,是催生孩子自卑感的源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贪图一时嘴快,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下山容易上山难,自卑感也一样,产生容易消除难,不要给自己的家庭教育增加工作,不要让孩子滋生自卑的念头,成为扼杀孩子天赋的帮凶。
10、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太小,没有远见
有些父母不喜欢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所以总喜欢给孩子定小目标,只要孩子能达标,或者勉强达标就万事大吉。这样的父母,从起点上就已经输给了敢于给孩子定大目标的家长。小目标等于放松的条件,间接的,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然而,潜能是需要压榨的,天赋的培养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耐力。所以,订立小目标,也成为了家长们扼杀孩子天赋的原因之一……

那么,父母们究竟该如何发现并呵护好孩子的天赋呢? 我们可以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