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殘荷聽雨 2015-12-11


写在第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可谓小说在波澜起伏中出现的一个高潮。同可卿出殡、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等各个阶段出现的高潮不同,这是小说主人公,也是第一号人物林黛玉自编自导的一出借花的命运暗示自身命运,再通过自身命运来隐喻贾府命运,进而揭示全书主题的一曲哀歌,是感花伤己的悲泣之作,读之令人凄楚感伤,令人愁煞难耐,令人感悟似谶成真。

 


往往一场大戏的开幕前都要有序曲,一场变故来临之前也会有预兆,一场地震过后要有余震。优秀的小说家也如此,为了写出那震撼人心的高潮他将要做出若许的铺垫,铺陈越多,越紧锣密鼓,后边的戏越精彩。

其实早在之前五回,确切说在众女儿入住大观园伊始,作者就开始在为随后发生的“黛玉葬花”做精心铺垫了。

且看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节,曾描写宝、黛二人读西厢、扫落花、听曲文的情节:时值三月仲春,桃花刚刚开过,桥头池畔“落红成阵”,黛玉肩着花锄,手拿花帚,来扫落花,与花树下读《西厢记》的宝玉相遇。

宝玉提出将落花放到渠中随水而逝,黛玉则认为,流出去的水不干净,会把花糟蹋了,不如将其装入袋中,埋入土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这里是为后来黛玉所唱“葬花词”中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似污淖陷渠沟”作据。



接着从梨香院传来的曲文:“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是在与“葬花词”结尾部分的“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相呼应。

由于有了这第一次的葬花,一对有情人偶遇,借谈论西厢,彼此互诉衷肠,才有了数日后春残时节,黛玉伤春郁闷,复来故地,收扫落花,触景生情,因而吟诵出“葬花词”这样的绝唱。

这次葬花之前,宝、黛之间还曾发生过几次因“情重愈斟情”的小小误解和矛盾,最直接的是在头一天的晚上,黛玉因听说贾政叫了宝玉去,半日未回,心中惦记,晚饭后来到怡红院门前,见宝钗先进去了,不便随后而入,等了一会不见出来,便去敲门。

谁知门内晴雯等丫头们正拌嘴没好气,也没听出是黛玉的声音,便回绝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并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在门外气怔流泪,耳闻院内宝玉与宝钗笑语声声,不觉愈加伤感。回到住处只是倚栏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到二更天方睡。

次日,便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古时凡交此节要祭饯花神,言“此节一过便到了夏日,众花皆凋谢,花神退位,要为其饯行。”林黛玉选择这样一个日子,以葬花的方式祭奠花神,由此而出脱自己胸中无限哀怨,因有了之前的若许铺垫,又是在饯花日作“葬花词”,读来顺情自然,丝毫不觉有唐突之感。

这曲“葬花词”长达二十六句,一百七十余字,作者以落花自喻,以花拟人,托花寓意,长歌当哭,由落花纷飞随土而逝的自然现象而生发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更有寂寥、凄苦、愁煞、悲愤如风刀霜剑般袭来,一个寄人篱下的孱弱女子面对这无限忧患,怎能不倍感自身命运的悲哀。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般哭诉真有如字字血、声声泪,以至于隐在一边偷听的宝玉竟忘情的“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对这两次葬花所含寓意,早期的批书人不乏高论:“护花主人”。

王希廉批道:“花冢埋花,虽是雅事,却是黛玉结果影子”;

“于聚集大观园之始,独叙黛玉埋花伤心等事,此黛玉所以终于园中也。”

脂砚斋批道:“葬花吟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

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

可见批书人洞悉作者此刻写葬花的情由,并完全被作者情绪及书中情节所感染,以至于不忍再下笔。

伤心一首葬花词,自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这是紧随作者曹雪芹之后的清室文人富察·明义读过《红楼梦》后,在他的二十首《红楼梦题咏》中对葬花一节的感怀。

“似谶成真”,完全说明了这首葬花词是林黛玉不幸命运的谶语。不仅如此,从广义上理解,它还是大观园众女儿不幸命运的写照,是“大观园诸艳归源小引”,此后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女厄运便接踵而至。

最先遭受不幸的就是金钏儿,随后即是三姐饮剑、二姐吞金、晴雯被逐身亡、司棋触柱而殁……更有迎春误嫁、探春远别、妙玉遭劫、惜春出家,元春暴病、凤姐气绝……尤其是其中的“黛死钗嫁”,作者竟然将婚嫁这种人间喜剧写成了悲剧的高潮。

黛玉死,作者没有像写金钏儿那样,在荒郊野寺撮土为香祭奠一番。也不像晴雯那样,写大幅诔文隆重悼念。原因就是之前有了这首“葬花词”,这是作者特为她撰写的“诔文”,并以这种特殊形式通过主人公自己之口唱出来,葬花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埋葬着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