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糖尿病友终身受益的三大早期治疗,必看!

 吴工图书馆 2015-12-11

一、 降糖治疗,越早越好

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而血糖降至较低水平时所产生的疗效似乎在血糖回升后仍继续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

【证据1】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及其后续10年随访研究,是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明确严格控制血糖后能否减少其慢性并发症为目的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在治疗期间的糖尿病相关终点、微血管病风险、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在后续随访10年间强化治疗组的血糖差异在早期就已消失,但强化治疗组微血管病风险持续下降,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下降显著。由此证明,早期强化降糖治疗对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都具有长期的“延续效应”。

此研究的试验外研究,又将所有参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初诊时的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低FPG组(<7.8毫摩尔/升),中等FPG组(≥7.8毫摩尔/升,<10.0毫摩尔/升)和高FPG组(≥10.0毫摩尔/升)。结果显示,尽管治疗后患者维持相同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控制效果,但是低FPG组和中等FPG组的糖尿病相关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周围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高FPG组,即使随着病情发展两组患者血糖值升高率相同也是如此,根据推测,低FPG组和中等FPG组患者确诊时间比高FPG组早2~5年,其开始治疗时间也相应提前。由此可见,早期开始血糖控制,也可使患者长期受益。

【证据2】

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比较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对1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早期强化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

DCCT的后续随访研究(即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EDIC)表明,先前强化治疗组的微血管和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这种差异并不能归因于在DCCT试验中两组的血糖值不同,因为在EDIC随访的第1年,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了。

引发的降糖思考-----降糖治疗要“早”

上述研究就是说,即使在接受治疗后患者所达到的血糖值相同,但早期进行血糖控制的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高血糖的这种“代谢记忆效应”说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高血糖至关重要。一旦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和OGTT2小时血糖≥11.0毫摩尔/升,即考试接受生活方式加药物干预,尽早将血糖控制至目标值。

早期强化降糖具有“延续效应”

早期强化治疗是指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2周~3个月),通过使用胰岛素和/或多种口服降糖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迅速达标。早期强化治疗达标,具有远期心血管保护作用,这种“延续效应”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转归具重要意义。

国外研究表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常常仅剩正常的50%左右。而部分β细胞并未真正“死亡”。只是“停止工作”,对血糖较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短期强化降糖治疗能快速缓解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我国《新诊短期胰岛素强化共识》推荐:糖化血红蛋白(HbA1c)>9%或空腹血糖>11.1毫摩尔/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时立新教授表示,通常符合以下两点的患者才会推荐短期强化治疗:第一,初诊2型糖尿病;第二,身体状况比较好,预期寿命比较长的患者。短期强化治疗能够给这些患者带来未来长时间益处。而对于以下人群,医生通常是不会强调使用短期强化治疗的:第一,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预期寿命有限,再加上体质问题,强化治疗方案对他们来说不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益处;第二,已经有很多合并症,身体状况不好的患者;第三,肥胖患者。

二、 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证据】

ADVANCE-ON研究是在“糖尿病和心血管行动(ADVANCE)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项试验后观察性研究,研究者对84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一项长达6年的试验后随访评估。结果显示,两组的血压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曾接受降压治疗组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持续下降,而在标准或强化血糖治疗组未观察到这一趋势。

ADVANCE后续又继续对健在的受试者进行了为期6年的随访观察。因所有受试者均已接受降压治疗,故血压方面没有差异。然而,早在原始研究中就开始使得ACEI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更低。这说明,在试验结束后才开始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这说明,越早进行降压治疗越能使患者早期获益。

引发的降压思考-----降压治疗要“早

高血压一旦发生,便伴随有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即加速形成,且此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无法逆转。由此可见,尽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干预可使患者获益更多。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高危或极高危类型,常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和缺血性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积极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指出:对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收缩压13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可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若3个在靶器官损伤(如微量蛋白尿或蛋白尿),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若糖尿病患者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除生活方式管理外,同时予降压药物治疗。

由于血压升高很难早期自我发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就诊时应常规测量血压并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达标,让患者在病症初期阶段就能得到必要的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

2012年版《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指出:基于循证医学结论,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管理策略,评估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及脂代谢紊乱等)及靶器官损伤,应分层管理降压治疗的靶目标值。具体控制目标见下表。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人群血压控制目标
糖尿病病程较短,一般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大血管病变且较为年轻的患者<130/80mmHg
高龄(65岁以上)、健康状况较差、已发生靶器官损害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严格血压控制可能会因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在强调收缩压达标<130mmHg的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90mmHg
妊娠糖尿病患者110~129/65~79mmHg
合并慢性肾病患者<130/80mmHg;如果尿蛋白≥1克/天时,则目标血压≤125/75mmHg

2013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则把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的一般目标定为<140/80mmHg,而年轻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在没有明显增加治疗负担的情况下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确定自己的血压控制目标可以咨询医生,医生会在在评估您各方面的身体条件后确定一个适合您的血压控制目标。

三、 减轻体重越早越好

【证据】

发表于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的一项研究称:2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开始减轻体重,将能够对患者产生持久的益处。减轻体重有利于患者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并能够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着称:在诊断2型糖尿病之后一年半以内减轻9.8%的体重是最为理想的。

该项研究还发现,只要在2型糖尿病早期将体重减轻到理想程度,那么日后的再度发胖也不会抵消减肥带来的益处。

引发的减重思考------减重要“早”

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让糖尿病雪上加霜,因此控制体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非常关键。根据美国糖尿病教育者协会(AADE)年会上公布的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AND)工作组建议草案,减轻体重是预防糖尿病前期进展至2型糖尿病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所以,减重应从糖尿病前期开始。

我国常以体重指数(BM1)来衡量超重或肥胖。超重:BMI在24.0~27.9千克/米2,肥胖:BMI28.0千克/米2。腰围也常用来衡量肥胖,亚太地区,建议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作为肥胖的标准,但是国内有研究显示,对于中国女性腰围>85厘米可能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标准。

2013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超重/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3~6个月减轻体重的5%~10%。

减重方式有很多,包括饮食干预、运动疗法、药物及外科手术、心理及行为干预等。每种方法各有优劣,各有侧重,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但是饮食干预是减重治疗的基石,如果没有规律的饮食,任何药物和运动效果都不尽理想。即使短期内减重成功,但也会迅速引起体重反弹。(来源:糖尿病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