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好,盘古又快被印度抢走了!

 宏图藏经阁 2015-12-11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不好,盘古又快被印度抢走了!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这是三国时期吴国徐整所著《三五历纪》所记载盘古开天辟地的场景,而关于盘古的传说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

在中国神仙谱系中,盘古是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是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他的产生相当古老,不过之前都是大家以口相传,直到三国时期才被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之后对华人影响巨大,与多个宗教相合,是中国历代鬼神文化、宗教以及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信仰。

那么对此进行追根溯源,盘古神话的传说来源何方,最早又是流传于那个时期呢?

关于盘古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印度说,一种是本土说。

不好,盘古又快被印度抢走了!

何为印度说?印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吕思勉以及他所撰的《盘古考》,《盘古考》的首段话是:“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者,叩以盘古事迹,则不能言,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而又甚荒矣。”甚荒的意思就是荒谬、怪诞。他并不认同盘古的传说发生在中国远古时期。

因为在徐整撰写《三五历纪》之前,类似开天辟地的传说仅仅在中国极小部分地区流传,没有形成影响力。正巧当时佛教的思想教义不断传入中国,被世人吸收接受,道教宗教组织也开始逐渐有意思的形成规模和影响力。徐整受到佛教经文的影响,才开始收集中国开天辟地的传说,最终谱写《三五历纪》中盘古开天的场景。没有想到《三五历纪》竟受到世人推崇,才诞生出盘古这个神话人物,并且不断扩大其影响力。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赞同吕思勉所说的,认为盘古诞生最早不超过东汉末年。

不好,盘古又快被印度抢走了!

另外一种则是本土说。本土说不同于印度说,在民间的呼声很高,备受民众的推崇。

因为从中国上古以及先秦时期留下的史料看,在老子哲学之前,‘天’或者‘帝’才是最高的信仰之神,无论在甲骨金文还是在传世文献中都是如此,三皇五帝均是模仿‘天’来行事造福百姓。直到老子原创性地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由此推翻‘天地’不是固有的概念,盘古的形象开始出现。此后在华夏各地出现许多类似盘古开天教化世人的传说,不过这些都缺乏文献记载,缺乏说服力,从逻辑上来说,最早传播盘古文化的地方应该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所在——盘古山。从流传时间上看当早于秦汉,从流传的地域空间上看,是在“吴楚间”。

其中,最为有利的证据,莫过于我国出土的铜器时代的方鼎以及云南沧源岩画。方鼎上简单的刻着‘十’字符号,在铜器时代代表着‘盘’的初文简刻。

不好,盘古又快被印度抢走了!

云南沧源岩画则更为神奇,据专家考证,这幅岩画为二万年前原始人的作品,岩画的内容是:一人头上发出太阳之光芒,左手握一石斧,右手拿手一木把,两腿直立傲视一切。这种形象与盘古立于天地之间,用斧头劈开混沌开天辟地的传说正相契合。至于人首所呈现的太阳之状,则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也是对盘古把温暖送给人间的希望祈盼,对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盘古神话的原始因子。据此信息,盘古神话在二万年前华夏远古时期就已经诞生了。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认为盘古“槃瓠”音相近,而关于槃瓠的传说始自《后汉书·南蛮传》,是南蛮之祖,后来在神话故事流传的过程中逐渐被中原人修改,并更加夸张的演绎了。

盘古虽然是神话人物,但是华夏之中无人不知,是最具影响力的神话人物之一,追寻他的来由并不是说迷信,他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文思想的演变,因为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都是当时世人表达信仰和思想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探寻他,同时也在探索古中国的历史!

你支持哪种观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