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提醒:一般小偷准备下手的地方,一是身上的包或钱包容易暴露的地方,二是人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拥挤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可千万要小心看管自己的随身物品。 冬天商场的门帘较厚,来购物的人掀门帘时,身上的包容易暴露,早在旁边猫着的小偷会快速出手,拉开拉链或用刀片割包盗窃。 拆招:掀开门帘进入商场时,千万记得把包包拉到胸前,让它随人一起进入。或在掀开门帘时,用手掂着包进门,这样就不会出现人进去了、包还在外面的情况。 在试衣间趁人换衣服时下手是小偷惯用的伎俩。很多在商场购物的女性屡屡被盗,试完衣服出来,包还在,结账时却发现里面的钱包没了。 拆招:在试衣间试衣服时,最好将财物等交给同伴保管。如果是一个人试衣,一定要把财物带进试衣间,不要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视线。 医院 挂号处排队的患者或家属多,情绪也比较焦急,小偷会守在此处伺机下手。在医院作案的小偷往往两三人一伙,盗窃财物后迅速转移,难以人赃并获。 拆招:去医院就诊排队时,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对身边经常“偶然”出现的、反复排队却不挂号的人,要多加留意,不要让其近身。 医院的电梯里,看病或探望的人特别多,通常都挤得满满的,弯个腰都难,这时候小偷会假装要进出电梯,故意制造拥挤然后下手。 拆招:要将背包的拉链拉好,如果无拉链,可将包用手护住放在身前。手机、钱包等体积较小的贵重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外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里。 医院里的盗窃案大多发生在病房里,病人或陪护人员早上出去洗漱或中午去食堂打饭时,小偷可能会冒充病人家属进入病房盗窃。 拆招:这些时间里,要将财物放进医院为患者准备的床头柜里锁好,不要放在枕头底下;病友遇到陌生“家属”时,要询问来访者的身份。 特别提醒:除上述几个地点外,输液室、医生办公室等,也可能因防范措施不到位而失窃。患者住院期间,尽量使用医保卡支付医疗费用,不要携带大量现金。 公交车上 趁上车时偷东西的小偷一般是两人配合作案,一人故意挡住车门,故意造成车门范围拥挤,其同伙便趁乱下手。 拆招:上公交车时应有序排队,不要往人堆里挤,因为小偷往往就混在其中,最好等人少时再上车。 一般当车上人多拥挤的时候,拉着扶手的乘客视线被挡住,或由于衣服较厚难以察觉,小偷此时容易得手。 拆招:如果拉着扶手时车厢里人逐渐变多,一定要把包挪到胸前来,让东西在自己视线范围内,这样小偷不敢贸然下手。贵重物品一定要贴身放置,不要放在厚衣服的口袋里。 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不易被盗,但不少人一上车就玩手机,时间一长警惕性下降,他们的包就被小偷盯上了。 拆招:坐在座位上时,尽量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同时将随身物品置于身前可视范围内。 车门一开,很多人便急于下车。小偷会在此时故意推或紧挨乘客,乘客背后的包,全在小偷的掌控之中。 拆招:小偷在这时最容易得手。车门打开后,不要一味往外挤,要有序下车,同时密切留意包和手机等贵重物品。 特别提醒:数据显示,公交车上发生的盗窃案大多发生在上午7点至9点,下午5点至晚7点。公交车上的盗窃案受害者多是年轻女性。原因一是年轻女子警惕性差,被盗后大多不敢报警;二是她们通常会携带背包或挎包上车;三是她们在车上大多喜欢玩手机。民警提醒,乘坐公交车时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分开放。 自从地铁2号线开通之后,很多市民朋友都会选择快速便捷的地铁出行,但是地铁早晚高峰时最拥挤,这时最易发生扒窃案件,钱包和手机是小偷的主要目标。 地铁2号线5大站点客流量最大,也是扒窃案件最易发站点,分别为:万家丽广场站、橘子洲站、五一广场站、溁湾镇站和望城坡站。 自动售票机前 地铁站厅层 地铁站出入口 自动扶梯 地铁站闸机口 一是堵门扒窃,在车站乘客多且拥挤的情况下,一扒手堵住车门制造拥堵,其他扒手趁机窃取乘客财物。 二是割包扒窃,在站间距较长、乘客较少的车上,小偷会选择打瞌睡的乘客,用刀片割开乘客衣袋或背包偷窃。采取这种手法者多为老扒手,作案对象多为背包女性。 三是拉包扒窃,有乘客喜欢在手机上挂装饰挂件,或插着耳机线,列车到站,乘客将手机放在包或口袋里,但挂件和耳机线露在袋外,小偷偷手机易如反掌。此手法受害者也多为女性。 防范扒手要注意4个重点部位,即进站口、检票口、出站口、车门口等人多地带; 要注意4个时段,即开车前找座位、中途快到站、终点下车、旅客睡觉时等小偷容易下手的时机。 旅客一定要注意将贵重财物放在视线范围内,大额现金最好随身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看识扒手 市民可以通过“四看”识别扒手。若看到身边有下面这些特征的人出现,一定要提高警惕。 看穿着:聋哑扒手以年轻人居多,穿着时髦,年龄多在20岁左右。扒手一般喜欢背空包或者拿报纸等作遮掩物,以躲避监控摄像。
看眼神:作案前,扒手眼神总是飘忽不定,四处张望。发现目标后,便立刻盯着,紧紧尾随。作案时,扒手目光游移,尽量回避与他人对视,往往因精神紧张而两眼发直。
看双手:扒手常常手拿报纸、外衣、手提包等物品,用于遮挡他人的视线。
看举止:扒手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故意贴近或碰撞他人,以寻找目标,伺机作案。当看到陌生人紧随身后,又拿衣服、报纸或提包等物在眼前晃来晃去时,应立即远离。 长沙扒手有很多“职业术语”,熟记这些术语,然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防扒也有益处。 沙码子(音):长沙扒手 湘河里(音):湘潭扒手 外线:长沙扒手对外地扒手的统称 干部:长沙扒手对警察的统称 同学:一起坐过牢的狱友 读过几年书:坐过几年牢 跑州上:长沙扒手到广州扒钱 打合手:2人以上合伙扒钱 搭架子:用衣服做掩护行窃 相方(音):窥视扒窃对象有没有钱可偷 打脚鱼:扒窃对象的包里还有包 内参(音):衣服内口袋 坦兮(音):衣服外口袋 屁兮(音):裤子的后口袋 杀猪:扒包 做事克(音):扒钱去 走平面:去马路、商场扒钱 跑滚子:去公交车上扒钱 跑铁路棍子:去火车上扒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