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经理做测试那些事儿

 Estay 2015-12-11

测试流程主要分为这么几步,
  1. 测试资源准备;
  2. 测试人员分工与选择测试方式;
  3. 测试FIX任务。除此之外你还要准备相关文档。
测试资料一般要准备下面几项:
  • 测试设置,除了你说的手机、纸笔外,你还要借场所,就是会议室之类的,准备点小零食也是有好处的;
  • 测试坏境,一般就是内测坏境、正式环境;
  • 测试账号,普通账号和特殊账号,都要多准备些,临时准备会影响测试人员的士气;
  • 测试人员,要预约好,安排规划,不然临时就叫走,把你气的半死;
  • 测试用例,这儿是产品测试的核心,是对产品的所有节目的视觉、交互和功能逻辑的汇总。
注:测试用例撰写的原则有这么几种:
  • 有效性,就是说测试用例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不同的测试人员依据相同的测试用例所得到的输出应该是一致的;
  • 复用性,不用写的太死,能复制最好,要不然一个小产品就随随便便几千个,累都累死你了;
  • 易组织性,写用例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到测试的场景,别上一个用例写的是A页面,下一个又跑到C页面去了,当然产品经理还是有这个思维的;

还有其他原则,比如可评估性,可管理性,太专业了不太重要,原则有几个就够了。

基本功能用例、交互用例、临界用例还有压力测试。前面三种你应该都懂,最后一种压力测试一般人就不懂了,压力测试一般是指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被测手机执行比较多的任务或者操作,来检测被测手机承受压力的能力。这个测试还是比较有必要的,知道了也可以装X。

测试用例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测试信息和用例信息。

  • 测试信息包涵了测试人、测试时间、测试版本号、测试机型、操作系统以及测试的结果统计;
  • 用例信息主要包涵用例所属模块、用例ID、用例事件描述、前置条件、期望结果以及测试结果等。
交叉结对测试,就是指安卓和iOS两端的负责同一个模块的开发人员,组成队伍,相互测试对方的客户端。有点拗口,但很有用处:
  1. 由于是负责自己开发的模块,所以不需要学习,能够很快投入状态;
  2. 测试对方的模块,能够在测试的同时检查自己的错误,测试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
  3. 既是合作也是竞争,同时由于测试必须同时进行,一个人不来,另一个人也没办法开展工作,所以时间被拖延,这样也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遇到这种问题,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 BUG改不完,没有时间单独测试;
  2. 利用测试用例做单独测试的习惯未养成,同时也缺乏良好的监督;
  3. 认为自己的本职不是测试,所以对测试有排斥;

怎么破呢?我的建议是:

  1. 规范测试用例,以及单独测试的任务,甚至可以作为绩效指标;
  2. 招聘专业测试。”

我已经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在做笔记了:“

  1. 使用交叉结对测试;
  2. 在中午午休之前做集中测试,并减少集中测试时间;
  3. 做测试激励,规范单独测试的任务;
  4. 招聘专业测试。”
测试出问题,就得归类、整理、分配嘛。我现在随便给它起个名字,叫FIX任务流程。自创的名字,不用回忆了。”
我按照任务的生命周期,把整个流程分成了四步:任务创建、任务处理、任务审核、任务归档。现在都是在线办公了,咱们也不能总用SVN这种传统工具不是,多不方便,如果公司没有开发自己的任务系统,那也可以用现成的。

第一招,集中测试时,每个人一张纸,将BUG写在纸上,然后署名,由负责人去记录,同时任务创建的同事需要关注BUG的发现人;单独测试时,创建的任务默认关注自己。这样有几个好处:

  1. 集中测试时,BUG多、乱,这时候做记录很麻烦,不如用笔记;
  2. 由负责人做记录,文风统一了,理解起来不困难;
  3. 关注了BUG的发现人,遇到不理解的,或者不能重现的,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发现人;
  4. 为BUG的修复检查做准备,须BUG的发现人去检查BUG是否被修复,之后才能做归档处理。
第二招,记录与通知。
记录就是时刻记录这些产品设计上的改动,不一定需要PRD,但一定要记着;通知就是做了修改后就通知两端的负责人,记住啦,别把别人当傻子,就叙述就好了,别过去就傻愣愣地问别人改了没。
  1. 处好关系;
  2. 把问题整理好,别找到了别人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3. 把测试的重要性强调强调再强调。至于任务归档这件事,我建议你不要随便归档,最好就是等到新版本上线并稳定后,再归档。
最后就是文档了,测试日报、周报,目的就是评估开发质量、对问题进行分析。你们既然用了在线工具,那么这个日报也不是问题。

人的确是很大的问题。除了前面的责任感与专业程度外,还有几个麻烦:
  1. 不可控的外界原因,比如紧急事件处理、测试场所被占、测试机不足等都会影响测试,甚至让测试停止;
  2. 人员的不可控,紧急任务的人员抽调,请假、离职都会导致人员不足;
  3. 非测试人员的参与,由于不了解测试的进展,胡乱创建任务、归档任务,导致了大量的重复任务,甚至有些人还直接来询问产品和开发,一个个都要讲清楚才行。增加了开发的负担,归档任务的就更麻烦了,直接找不回来了。”

“还有在测试的时候集中提需求的。”测三通补充道。

我看着老高,老高沉默良久,说:“这件事情,是解决不了了,只能缓解:

  1. 尽量做足准备,比如预约多个会议室,向公司多申请些测试机,或者让同事们借出等,做好备用方案;
  2. 强调,提升测试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周期长而认为测试不紧急;
  3. 尽可能地调整人员调派的时间,不予固定的测试时间冲突;
  4. 提高人员出借的难度,如果有人要借人,那么需要找负责人说明原因;
  5. 尽量控制非测试人员的权限,不允许直接向测试项目组添加、修改、归档任务;
  6. 非测试人员创建的人员,需要测试审核通过后,才能由测试负责人创建任务;
  7. BUG修复审核完成后,应该先归类到特别的任务组中,等到产品上线并稳定后才可以归档;
  8. 由项目负责人整理测试日报、周报发送给非测试人员,打消他们对测试进度的疑惑。”

十六字箴言:写好用例,处好关系,做好沟通,招个测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