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理气篇》云:“理承气行是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
《四言独步》云:“气进气退,命物相争,进气不死,退气不生。”
所谓“进气”、“退气”是专门针对五行中的四行(金、木、水、火)在春、夏、秋、冬换季之月(即辰月、未月、戌月、丑月)而言的。“进气”好比是胎儿在母体内开始发育,随着时光的流逝,会越来越强壮。“退气”则好比是人到了50岁以后,在体力、精力等方面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在换季之月“气”是如何“进”、“退”的呢?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有以下两种说法,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在春夏秋冬换季之月,即将过去季节的当旺五行为退气,即将来临季节的当旺五行为进气。列表如下:
季节
|
对应月份
|
对应节气
|
当旺五行
|
退气
|
进气
|
春
|
正月(寅月)
|
立春、雨水
|
木
|
无
|
二月(卯月)
|
惊蛰、春分
|
三月(辰月)
|
清明、谷雨
|
土
|
木
|
火
|
夏
|
四月(巳月)
|
立夏、小满
|
火
|
无
|
五月(午月)
|
芒种、夏至
|
六月(未月)
|
小暑、大暑
|
土
|
火
|
金
|
秋
|
七月(申月)
|
立秋、处暑
|
金
|
无
|
八月(酉月)
|
白露、秋分
|
九月(戌月)
|
寒露、霜降
|
土
|
金
|
水
|
冬
|
十月(亥月)
|
立冬、小雪
|
水
|
无
|
十一月(子月)
|
大雪、冬至
|
十二月(丑月)
|
小寒、大寒
|
土
|
水
|
木
|
二、在春夏秋冬换季之月,“进气”都在“养”,“退气”都在“衰”。
五行生旺死绝表
五行
|
长生
|
沐浴
|
冠带
|
临官
|
帝旺
|
衰
|
病
|
死
|
墓
|
绝
|
胎
|
养
|
木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火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金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水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根据“进气”都在“养”,“退气”都在“衰”的原则,将五行“进气”、“退气”列表如下:
四季之月
|
五行退气
|
五行进气
|
三月(辰月)
|
木
|
金
|
六月(未月)
|
火
|
水
|
九月(戌月)
|
金
|
木
|
十二月(丑月)
|
水
|
火
|
诗曰:
辰月金进气,癸令方是真。
未月水进气,乙木是真神。
戌月木进气,最忌值辛金。
丑月火进气,辛癸是忌神。
关于进气、退气的应用方法,主要是参考出生的月份而言,如日干甲木生于九月,虽不得令,但九月为甲木进气之时,再遇柱中多有生助甲木者,则可以旺论。又如丙火生于六月,虽得夏令,但六月为火退之时,逐渐要走向衰败,柱中生扶者再不多现,切不可以旺论,余皆仿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