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街串巷在猫本:古老的城市,性感的美食

 天地行者9 2015-12-12

      平缓起伏的高地,从飞利浦海湾边一直向澳洲内陆纵深延展;静静的雅拉河谷曲曲弯弯,蜿蜒穿行在丘陵间。

       哥德式教堂、歌剧院、议会大厦、街角酒店、州立图书馆等众多维多利亚时代留存下来的建筑,提醒着今日的人们这里曾经是大不列颠的领地;

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城市典雅的风格。

        木质车厢的有轨电车还在City中隆隆作响,不时地“叮当…叮当…”敲打几下,提醒乱穿马路的人;

     头戴红缨头的木轮马车穿行在不宽的马路上,用废纸箱搭建的屋檐下蜷缩着露宿街头的乞丐。带我们仿佛回到18世纪的英伦海岛,浮现出狄更斯小说中对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描写。

       只不过现代澳洲乞丐,衣着光鲜,身旁还放着水果沙拉和可乐。不劳动也能生存或许是资本主义国家福利优越的一大弊端吧!

       已过百岁、文艺复兴风格的福林德斯火车站,不仅是这里的地标,而且每天依然迎送往来市区和郊外上下班的人们;

       Dockland区远远就可以看到缓缓旋转的摩天轮,虽有模仿“伦敦眼”之嫌,但它好似一座巨大的风车,为港湾边一幢幢崭新的公寓和游艇俱乐部送来清新的海风。古老与现代的强烈反差,又让我们见到这里新老交替,蓬勃生机的另一面。

        这就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Melbourne),被游人戏称为“猫本”。她是有“花园之州”之称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她宛如一个头戴多顶皇冠的婀娜女子,这个魅力四射的都市颇具八面玲珑的气质。

      虽然仅凭一面之缘难以看透她的神秘面容,但是只要靠近,她那四处弥漫的艺术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作为澳大利亚的一个大城市,墨尔本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

       在墨尔本,新老建筑有机并存,交相辉映,典雅的街道整齐还算是干净,公园和花园茂密葱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安居乐业。(上图是墨尔本城市澡堂,巴洛克风格,建于1860年,也就是墨尔本大约建市10年左右,政府为了劝阻市民在雅拉河中游泳而建立。)

       墨尔本除了拥有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和无以计数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外,在这里,您能发现世界上最文明和最适合居住城市所必需的一切条件。(上图是街头古老的厕所,今日还在为市民提供方便之处。)

这里曾经是墨尔本最古老的监狱,如今成了人们举行婚礼和活动的场所。

       猫本丰富多彩的餐饮业,在澳洲久负盛名。小巷Flinder Lane因为包罗各式舌尖精粹的餐厅而惹人流连;在墨尔本北部不很远的卡尔顿区,那里有一条著名的意大利美食风情街里根路(Lygon St.)。不仅是周末,每天晚上都会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们。Lygon St渐渐成为另一美食主角,这里见证了意大利移民者的发展史,汇聚了传统与创新的意大利式美味,浓缩了浪漫兼具艺术性的意式风情。有图为证:

       美食如此太性感,你我怎能忍得下口?在一个几口附近,见到一家小店的橱窗里摆放着这样的食品。细白的美腿,圆润的丰臀。长相饱满风骚的屁屁,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哈哈大笑。谁会舍得将其当作盘中餐?秀色足以!

意大利匹萨、越南菜、泰国餐、云南米线、贵州烤鱼、北方水饺等等在墨尔本都能找到,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在墨尔本街头卖艺的艺术家们也是形形色色。弹吉他卖唱的、苏格兰风笛演奏的、敲击锅碗飘勺打击乐的........这位来自南美玻利维亚的印加艺人,演奏的排箫乐曲回肠荡漾,再次将我带回到漫长的安第斯山脉之行的回忆中.......

华人,我们这个古老的遍及世界各地的民族,来到这里不仅很早,在这里自然也不少,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自然成为这里的一大特点。

唐人街、华人纪念馆、华人小镇等等都展示了中华民族多这块大陆所做出的贡献。

对于第一次到来的我,认识这里似乎还很模糊,只有接下来慢慢地品味这里,细细的琢磨墨尔本在于大家一同分享这里的大街小巷,这里的山色湖光。 

 
 南岸街区

 漫步街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