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朱子語類》及朱熹之論“貞”與“悔”
2015-12-12 | 阅:  转:  |  分享 
  
-1-

《朱子語類》及朱熹之論?貞?與

?悔?



上傳書齋:瀟湘館112

何世強

HoSaiKeung



提要:古之筮法中有所謂﹡貞悔﹢之說,最難以解釋者為《國語?卷十?

晉語四》之所謂﹡貞屯悔豫皆八﹢。本文著重說明朱熹所論﹡貞

悔﹢之義。

關鍵詞:貞、悔、朱熹、貞屯悔豫、皆八、《易學啟蒙》。







第1節﹡貞﹢、﹡悔﹢之一般解釋





自古以來,筮法中有所謂?貞悔?之說,?貞悔?尚有所解釋,最難以解釋

者為《國語?卷十?晉語四》之所謂?貞屯悔豫皆八?之?皆八?二字,?皆八?

究竟何所指?筮法古例中亦有所謂?泰之八?﹝亦見《國語?卷十?晉語四》﹞

及?艮之八?,此兩?之八?又何所指?歷代易學者皆無定論,縱使作解釋亦

只能作強解,甚至出現矛盾,難以自圓其說。故?皆八?、?之八?二詞在易學

界中已成千古懸案。其實不但?皆八?、?之八?難以解釋,?貞?和?悔?二

字意義過多而使其意義含糊。

在未談?八?之前,先談?貞?與?悔?古人﹝主要為朱熹﹞之各種說法。

《御纂周易折中?啟蒙上卷十九?案》﹝以下簡稱為《啟蒙》或《折中》﹞

對?貞?與?悔?之解釋如下:

《易林》之數,蓋古占筮之法。《洪範》占法,曰﹡貞﹢曰﹡悔﹢。夫以八

卦變為六十四言之,則八卦貞也,重卦悔也,《春秋傳》﹡貞風悔山﹢是也。

-2-

以六十四卦變為四千九十六言之,則六十四卦貞也,變卦1悔也,《春秋傳》

﹡貞屯悔豫﹢是也。

附帶一提,《啟蒙》,指《易學啟蒙》,南宋?朱熹撰。《易學啟蒙》雖云

?為書四篇,以示初學?,但此書可補《周易本義》之不足。魏了翁認為若要明

白《啟蒙》本義,先要讀邵雍之易,蓋朱子之易學,得力邵子之易為多。《啟蒙》

卷首序註明?淳熙丙午暮春既望雲臺真逸手記?,?雲臺真逸?乃朱熹別號。淳

熙丙午,即書成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即公元1186年)。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公元1774年﹞《御纂周易折中?凡例》曰:

《啟蒙》為朱子成書,與《本義》相表裏。

《御纂周易折中?卷十九?易學啟蒙》卷首序只註明?淳熙丙午暮春既望?,

無?雲臺真逸?四字,宋?胡方平撰《易學啟蒙通釋》之?易學啟蒙原序?則有

?雲臺真逸?四字。

《御纂周易折中》乃朱熹之《周易本義》及《易學啟蒙》之合刊。

?貞?與?悔?之義甚多,以下為其中一種說法:若有兩卦、兩類卦、兩種

卦﹝不論其爻數或卦數﹞存在著某種關係,而此兩卦、兩類卦、兩種卦有先後之

分或內外之分者,均可稱之為一?貞?一?悔?。

若以?數學化?而言,以上《啟蒙》引文所言之?貞?與?悔?之定義乃如

此:若稱某n爻卦為?貞?,則其重卦2n爻卦為?悔?;例如以八卦﹝三爻卦﹞

為貞卦,則其重卦六十四卦﹝六爻卦﹞為悔卦﹝注意上述引文之所謂?變?乃指

由八卦經重疊後?變?為六十四卦,並非周易占卜之變卦﹞,同理,如果六十四

卦為?貞?,則其重卦共四千零九十六卦為?悔?﹝即642=4096﹞。此處之

?貞?與?悔?以一對不同爻數之卦定義,在此情況下,一貞卦與其悔卦同時出

現方能下此定義,因為彼等乃互相依賴才有?貞?與?悔?之名。

又如果以重卦為悔卦,則重卦之爻數必為雙數,單數爻數之卦絕對不可能成

為悔卦。另一方面,如果貞卦為n爻卦,則卦之總數為2n﹝2之n次冪﹞,悔卦

為2n爻卦,卦之總數為22n﹝2之2n次冪﹞;故悔卦之總數比貞卦之總數=

n

n

22

2

=2n,如果以此作?貞?與?悔?之定義,其意義不大。

再看以上之引文,以重卦為悔卦之說法無說明何謂?貞風悔山?和?貞屯悔

豫?,而且?貞風悔山?和?貞屯悔豫?與爻數無關。另一方面,?貞風悔山?

涉及者為風卦﹝巽卦﹞和山卦﹝艮卦﹞,兩卦皆為三爻卦或某些卦之內卦或外卦

﹝見下文﹞;而?貞屯悔豫?涉及之卦為屯卦及豫卦,兩卦皆為六爻卦,顯然豫

卦之爻數非屯卦之兩倍;故以某類卦與其重卦釋古之筮法?貞?與?悔?不合。

又《尚書?卷十一?周書?洪範?七?稽疑》云:

-3-

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

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

《尚書?洪範》所言之?貞?與?悔?乃為七種占卜法之其中兩種,若前五

種為?卜?法﹝即文中所說的?卜五?﹞,則?貞?與?悔?為?占?法﹝即

文中所說的?占用二?﹞。至於其占法,則不詳。此說雖合理,但不知何謂?卜

法?與?占法?﹝有可能指以內卦與外卦之占法﹞,故仍難言何謂?貞?、

?悔?。唐?孔穎達疏:

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孔穎達之疏幾成定案,雖依孔安國傳而云,仍後世諸家?貞?、?悔?說法

之所依。







第2節《朱子語類》及朱熹對﹡貞﹢、﹡悔﹢之解釋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六十六?易二》亦依?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之說釋貞與悔:

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因說:﹡生物只有初時好,凡物皆然。康節愛說。﹢

僩﹞

朱子弟子僩引邵康節曰?生物只有初時好,凡物皆然。?生物只有年幼時

好,此情況是為?貞?,及長,健康、樣貌等均不及年幼時,是為?悔?。物或

工具亦如此,新時性能佳好用,是為?貞?,其後物舊性能差或不可再用,是為

?悔?。

筆者一向認為若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為貞悔之定義,未免過於簡單。唯歷

代諸家皆接受此說,例如清?胡渭《易圖明辨?卷一?河圖洛書》:

至於九變而為三畫之小成,十八變而為二體之貞悔,是謂﹡四象生八卦﹢。

十八變而成一卦,一卦含二體,即內外卦,即一貞一悔。

?變?,乃指揲蓍法之變。揲蓍經九變後可得一內卦,即胡渭所云之?三畫

之小成?,再作九變則可得外卦,即共十八變而得六爻,六爻含二體,是為貞、

悔。

《朱子語類?卷六十六?易二》:

貞悔,即﹡占用二﹢之謂。貞是在裏面做主宰底,悔是做出了末後闌珊底。

-4-

貞是頭邊。﹝淵﹞

朱子向弟子淵解釋貞悔之義。卜筮時,?占用二?大概以內卦及外卦占卜,

?二?乃指內卦與外卦二體,即以貞悔占。此?占用二?可能為《尚書?洪範》

所云之?占用二?。

《朱子語類》所錄者為宋時之口語體,?底?之意即今之語體文?的?。若

以內卦與外卦二體占,則內卦為主為貞,乃事之主宰;外卦為客為悔,乃事之闌

珊終結。闌珊,衰敗之狀,故曰?悔?。故以?貞?為事之首,以?悔?為事之

衰敗終結為尾,因事之結局令人有悔也。?貞?是?頭邊?,?頭邊?即事之開

頭。

若事之結局為吉,令人興奮者,相信不能以?悔?言之,但朱熹另有解說

?悔?字,見下文。

同書同章曰:

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貞悔何如?﹢曰:﹡此出於《洪範》。﹟貞﹠,

看來是正;﹟悔﹠,是過意。凡﹟悔﹠字都是過了方悔,這﹟悔﹠字是過底意

思,亦是多底意思。下三爻便是正卦,上三爻似是過多了,恐是如此。這貞悔

亦似今占卜,分甚主客。﹢問:﹡兩爻變,則以兩變爻占,仍以下爻為主,何

也?﹢曰:﹡卦是從下生,占事都有一箇先後首尾。﹢﹝賀孫﹞

本段乃朱子答賀孫之問。貞、悔出於《洪範》,見前引文。本段釋貞悔之義

與前略為不同。以?貞?為?正?,以?悔?為?多?。一六爻卦以下三爻為

正卦,是為?貞?;上三爻屬?過多?,是為?悔?。一卦若有兩變爻,則以

兩變爻占,兩變爻必有一上一下,斷卦時則以下之變爻為?主?,上之變爻作

輔,為?客?。即以下變爻為事之開端,上變爻為事之結束。

此處之?兩爻變?應指有兩變爻,與前之?占用二?相異。

同書同章曰:

陳日善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是何義?﹢曰:﹡﹟貞﹠訓﹟正﹠,

事方正如此。﹟悔﹠,是事已如此了。凡悔吝者,皆是事過後,方有悔吝。

內卦之占,是事方如此;外卦之占,是事之已然者如此。二字又有始終之

意。﹢﹝雉﹞

本段可能為其弟子?雉?所錄。?貞?訓?正?,訓,解釋也,故?貞?

之解釋為?正?。?悔?,事過後,依朱子義?方有悔吝?,即‘悔’訓?悔

吝?也;若事之為吉者,應無悔吝也。若?貞?訓‘始’,?悔?訓?終?則

較佳。

?悔吝?者,憂虞也,見《周易?繫辭上傳》: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

-5-

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故悔吝者,憂虞也;虞,憂慮也,憂患也。朱熹亦另有?悔吝?之說,朱

熹本義之《周易?繫辭上傳?第五》注上文曰:

吉凶悔吝者,《易》之辭也;得失憂虞者,事之變也。得則吉,失則凶,憂

虞雖未至,凶然已足以致悔而取羞矣。蓋吉凶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

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凶也。

若?悔吝?居吉凶之中間,即事尚未完結,事在仍在變化中,即吉凶未定,

則?悔?不能視為事之終也。若《朱子語類?卷六十六》删去?二字又有始終

之意?句,以《周易?繫辭上傳?第五》注文補釋?悔吝?,尚能自圓其說。

或曰:?悔?非?悔吝?,?悔吝?乃處於?貞?與?悔吝?之中間,吉凶待

定也。

《朱子語類?卷六十六?易二》曰:

貞是事之始,悔是事之終;貞是事之主,悔是事之客;貞是在我底,悔是

應人底。三爻變,則所主不一,以二卦彖辭占,而以本卦為貞,變卦為悔。

六爻俱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凡三爻變者有二

十卦,前十卦為貞,後十卦為悔。後十卦是變盡了,又反來。有圖見《啟

蒙》。﹝義剛﹞

本段指出占卜時以內卦為事之始,外卦為事之終;內卦為主為?我?,外

卦為?客?為他人﹝彼也﹞,若占卜我與某人之事之發展,可依此法。?我

底?,指?我的?,?我方?也;?應人底?即?他人的?。

若揲蓍成卦有三變爻,則難確定以何爻為主,以二卦﹝指主卦與變卦﹞之

彖辭占,而以本卦﹝即主卦﹞為貞,變卦為悔。

卜筮時得一卦六爻皆靜,則以本卦彖辭占,並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啟蒙

下?卷二十》:

凡卦六爻皆不變,則占本卦彖辭,而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

一卦若有三變爻,則共變出二十卦,其數目可以以排列組合公式算出:

????????36=!)36(!3!6?=!3!3!6?=20。此乃組合數,即從六物中隨意取其三。《朱子

語類》言以前十卦為貞,後十卦為悔。下兩表第三列為變爻之位,其序依《折

中?啟蒙下?卷二十》。

以下為三變爻二十卦之貞悔表﹝注意第二列之次序﹞:



-6-



12345678910

1-2-31-2-41-2-51-2-61-3-41-3-51-2-61-4-51-4-61-5-6





11121314151617181920

2-3-42-3-52-3-62-4-52-4-62-5-63-4-53-4-63-5-64-5-6

上表貞1之1-2-3指初爻、二爻及三爻變,其餘類推。現以乾為例,任意三

爻變後可得下列二十卦:

否、漸、旅、咸、渙、未濟、困、蠱、井、恒、益、噬嗑、隨、賁、既濟、

豐、損、節、歸妹、泰。

若依上文定義,則乾三變爻之貞卦為否、漸、旅、咸、渙、未濟、困、蠱、

井、恒;悔卦為益、噬嗑、隨、賁、既濟、豐、損、節、歸妹、泰。其他六十三

卦可仿此。

筆者一向認為此乃真正之貞悔定義,筆者另文以上兩表解釋?貞屯悔豫皆

八?、?泰之八?及?艮之八?。

上述同書同章曰:

叔器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曰:﹡﹟貞悔﹠出《洪範》。貞是正底,

便是體;悔是過底,動則有悔。﹢又問﹡一貞八悔﹢。曰:﹡如乾、夬、

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內體皆乾,是一貞;外體八卦是八悔。

餘倣此。﹢﹝義剛﹞

此處之貞,正也;悔,過也。內體,內卦也;外體,外卦也。卦若有變,

變則動,動則有悔。

以下為?一貞八悔?表:

貞悔

下欄

內卦

12345678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乾乾為天澤天夬火天大有雷天大壯風天小畜水天需山天大畜地天泰

-7-

兌天澤履兌為澤火澤睽雷澤風澤歸妹水澤節山澤損地澤臨

離天火同人澤火革離為火雷火豐風火家人水火既濟山火賁地火明夷

震天雷旡妄澤雷隨火雷噬嗑震為雷風雷益水雷屯山雷頤地雷復

巽天風姤澤風大過火風鼎雷風恆巽為風水風井山風蠱地風升

坎天水頌澤水困火水未濟雷水解風水渙坎為水山水蒙地水師

艮天山遯澤山咸火山旅雷山小過風山漸水山蹇艮為山地山謙

坤天地否澤地萃火地晉雷地豫風地觀水地比山地剝坤為地

上述同書同章曰:

問:﹡﹟貞悔﹠不止一說,如六十四卦,則每卦內三畫為貞,外三畫為悔;

如揲蓍成卦,則正卦為貞,之卦為悔;如八卦之變,則純卦一為貞,變卦

七為悔。﹢曰:﹡是如此。﹢﹝過﹞

本段呼應前說,以六十四卦而言,內卦為貞,外卦為悔。如揲蓍成卦,所

成之卦乃為正卦﹝主卦﹞,正卦為貞;正卦中若有老陽或老陰爻,則有變卦,

變卦又稱為?之卦?,之卦為悔;如八卦之變,則任一八純卦﹝乾、兌、離、

震、巽、坎、艮、坤﹞為貞,七變卦為悔,見下表﹝各卦下乃其01表示法或2

進制表示法﹞。

以下為一貞七悔表:

貞悔

本卦一爻變二爻變三爻變

一、二

爻變

一、三

爻變

二、三

爻變

三爻全



1234567

乾巽離兌艮坎震坤

111011101110001010100000

兌坎震乾坤巽離艮

110010100111000011101001

離艮乾震巽坤兌坎

-8-

101001111100011000110010

震坤兌離坎艮乾巽

100000110101010001111011

巽乾艮坎離兌坤震

011111001010101110000100

坎兌坤巽震乾艮離

010110000011100111001101

艮離巽坤乾震坎兌

001101011000111100010110

坤震坎艮兌離巽乾

000100010001110101011111

同書同章曰:

問:﹡卦爻,凡初者多吉,上者多凶。﹢曰:﹡時運之窮,自是如此。內

卦為貞,外卦為悔。貞,是貞正底意;悔,是事過有追不及底意。﹢﹝礪﹞

?凡初者多吉,上者多凶?應指變爻,若變爻在內卦則多吉,變爻在外卦則

多凶。?貞?,?正?也,見前文。?悔?,含後悔不及義,變爻在外,事終多

凶,故有悔也;蓋時運窮者事則凶,凶則悔也。







第3節後記





以上?貞?與?悔?諸義,較令筆者觸目者乃《朱子語類?卷六十六?易二》

所云?凡三爻變者有二十卦,前十卦為貞,後十卦為悔。﹢相信此乃貞悔之真義,

所涉之?貞屯悔豫皆八?相信亦源於此。





注釋:



1此處之?變卦?乃指重卦,非卜筮所云之?變卦?或?之卦?。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