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体会

 清茶清清 2015-12-1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文政教授
我从医多年,在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今作一简要介绍,请同道指正。
一、病因病机
外感发热一年四季均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系因感受风邪、肺卫失和而致。轻症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而发,谓之冒风、伤风;重症则为感受非时之邪,如冬令当寒而暖,春季当暖而寒等,谓之重伤风;更有郁热伏蕴于内,风寒感受于外,内外相引,表里俱病者。
因四时六气不同,体质强弱差异,外邪入侵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袭,以致卫表失和及肺失宣降。其轻症多见风寒、风热、暑湿之证,如风寒或挟湿邪侵犯,则皮毛闭塞,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或挟暑、燥之邪,则皮毛疏泄,肺失清肃。若重症则常见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邪正交争,病及三阳;或邪伏募原,复加时令之邪,内郁而不得透达;或感受风寒,郁而化热,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或邪热化毒,深入营血,传变迅速,不一而足。
二、辨证分型
1.轻症
1.1风寒束表:证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疼痛,咳嗽流涕,鼻塞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1.2风热侵袭:证见 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口渴,咽喉肿痛,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滑。
1.3暑湿伤表:除风热见证外,尚有口粘,胸满恶心,腹胀,便溏不爽,尿赤,舌红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重症
2.1内有郁热,外感风寒,三阳合病:证见 高热憎寒,热时欲掀被褥,寒时齿战覆厚被而不能解,头痛无汗,口渴鼻干,身痛,目眶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浮滑而数。
2.2邪伏募原:恶寒发热阵作,午后热甚,身肢重痛,头眩沉重或痛,心烦,胸胁胀满,口中粘腻,舌红苔白厚或如积粉,脉弦细或弦滑。
2.3邪热壅肺:恶寒已去,发热渐高,有汗或无汗,咳嗽喘息气急,痰少而黏,不易咳出,口渴咽干,鼻痛唇青,舌红苔黄,脉滑数。
三、治疗
1.轻症
1.1风寒束表: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桔梗、柴胡、前胡、茯苓、甘草、生姜、薄荷
挟湿重,头身痛重,胸满恶心,加苍术、厚朴、藿香、紫苏、半夏、陈皮
1.2风热侵袭:治宜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
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桔梗、牛蒡子、竹叶、甘草、鲜芦根
咽喉肿痛加板蓝根、大青叶、射干、马勃;目赤头眩,加桑叶、菊花;大便干燥加黄芩、瓜蒌、元参。
1.3暑湿伤表:治宜清暑解表祛湿,方用新加香薷饮。
香薷、厚朴、扁豆衣、银花、连翘、荷叶、六一散
暑湿较重,肢体疼痛加藿香、佩兰、豆豉;暑热重加青蒿、黄芩、黄连、竹叶;内湿重,口粘,便溏苔白腻加白蔻仁、薏苡
仁、半夏、苍术。
2.重症
2.1内有郁热,外感风寒,三阳合病:治宜辛凉解表,清泄郁热,方用柴葛解肌汤。
柴胡、黄芩、葛根、生石膏、羌活、白芷、赤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郁热重者合升降散,蝉衣、僵蚕、姜黄、大黄;挟湿热重者加厚朴、槟榔、草果
2.2邪伏募原:治宜达原泄浊,和解表里,方用达原饮加减。
柴胡、黄芩、厚朴、槟榔、草果、知母、赤芍、甘草
舌苔厚如积粉,湿浊重者加枳壳、青皮、荷梗,去知母、赤芍。
2.3邪热壅肺:治宜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方用麻杏甘石汤加味。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桑白皮、葶苈子、黄芩、银花、连翘、芦茅根、全瓜蒌
痰粘加大贝、冬瓜子、竹茹;便秘加川军。
四、 典型病例
例1:王某 男 30岁 2011.9.10 初诊
主诉: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一周
病史:缘于一周前劳累汗出受风所致,发热恶寒38.2℃,咳嗽,头痛,咽痛,身肢疼痛。经某医诊为风热感冒,应用银翘散合升降散治疗一周未效,故来门诊就医。
刻下:发热37.6℃,微恶寒,咳嗽,咽喉肿痛,身肢酸痛,舌红苔薄黄,脉象浮紧。
辨证: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渐有化热之势。
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桔梗10g枳壳10g 前胡10g柴胡10g茯苓10g 甘草10g生姜2片薄荷6g后下
2剂 水煎2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诊:2011.9.12 服药二剂,热退T36.5℃,恶寒罢,恶心及头身酸楚已消,咽喉肿痛显轻,舌红苔薄白,脉缓。
风寒已解,嘱静养数日以善后。
按:此案见证虽多风热表证,但用辛凉之剂未能取效,关键在于脉浮紧,仍为风寒表证,以辛温解表不但热退,恶寒罢,且肺胃诸症随之消失。可见,外感表证,舌诊之外,脉象尤为重要。脉浮而紧与数之间仅一字之差,治法、方药及疗效则迥异。导师经验表热与表寒同时存在时,应先用辛温一二剂后再用辛凉,表邪方可尽解。若早用或过用寒凉之物,常使表邪难解,外感病症缠绵至一周,甚则一月者并不少见。
例2:何某 女 48岁 干部 初诊 2008.2.12
主诉:发热憎寒一月余
病史:缘于2008年1月初因受凉致发热恶寒,胸腹胀痛,身肢疼痛入住医大二院。经查:血象白细胞4.6×109/L,血红蛋白120g/L,肺部CT未见异常,腹胀脐下有一突出物,B超检查疑有肿物,曾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肿瘤待查。输注头孢类抗生素二周,后改用肽能以及各种对症治疗一月余,发热渐升41℃,憎寒,应用激素及物理降温及肛内消炎痛等治疗,仅能维持数小时,体温复升至41℃—42℃,于2月12日,应家属之邀,予以会诊。
诊查:壮热,午后尤甚达41—42℃,憎寒,口苦而渴欲饮水,但不多,胸腹胀满,脐下按之硬,身肢酸楚,纳呆,面色苍黄,颧赤,精神倦怠,时烦躁,小便赤,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中黄糙,脉象弦滑而数。
辨证:郁热挟湿,邪伏于内,复感风寒,令卫表被束,邪热不得透达,而致三阳合病。
治则:解肌清热,透达伏邪。
处方:柴葛解肌汤合达原饮、升降散。
柴胡25g 黄芩12g葛根15g豆豉15g 厚朴10g槟榔10g 草果10g蝉蜕10g僵蚕10g姜黄6g川军6g生石膏30g羌活10g 防风10g知母10g赤芍10g升麻10g甘草6g 2剂,水煎二次,共300毫升,分二次服。
二诊:2008.2.14 服药二剂热降至38.5℃,午后复升至39.8℃,脉证如故,认为病重药轻,故拟前方施以重剂。
柴胡30g黄芩15g生石膏60g 葛根30g 白芷10g厚朴15g槟榔10g草果10g蝉蜕10g僵蚕10g姜黄10g川军10g 银花30g连翘30g薄荷10g赤芍15g 升麻10g 知母10g 甘草6g 2剂,水煎二次,共300毫升,分二次服。
三诊:2008.12.18 上方服药一剂壮热即退T37.5℃,憎寒罢,汗出微微不断,胃纳增,大便畅,小便色赤,身肢已爽,继服三剂,热退T36.5℃,身凉润,腹部肿硬已消,B超未见异常,舌红苔薄,脉来沉缓,遂拟加味栀子豉汤清解郁热,一周后治愈出院,再予益气和中之剂,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按:此案郁热在里,风寒外束,热不透达,势及三阳。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此案非细菌感染,故令无效。而邪热弥漫表里上下,复挟湿浊之邪,故缠绵难解,非用重剂表里双解,上下分消,则邪难尽除。柴葛解肌汤重在解肌,达原饮重在透达湿热之伏邪,升降散则为轻清透达,上下分消之剂。三方合用邪热无留藏之地,故能尽祛。病势急重,拖延日久,非重剂不能奏效,故方中用量较常用量数倍之多,否则闭寇留邪,则后果难以设想。
例3:寇某 男 38岁 初诊2010.8.18
主诉:发热,胸痛一周
病史:缘于一周前因受凉,致发热恶寒,口苦,胁肋胀满,头眩胀痛,血象未见异常,白细胞5.2×109/L,血色素130/L,某医予以头孢类抗生素一周,非但无效,体温反而升高,午后达39.5℃,故来我院就诊。
诊查:发热微恶寒,午后潮热T39.5℃,头晕沉重时痛,胸胁胀满,身肢沉重痛楚,口苦而粘腻感,烦躁,大便溏而不爽,如面酱色,小便赤,舌红苔白腻,脉沉细。X光肺大片未见异常。
辨证:湿热邪毒,内伏募原,不能透达。
治则:清热化湿,透达募原
处方:达原饮加味
厚朴10g 槟榔10g草果10g 柴胡15g黄芩10g 赤芍10g 知母10g甘草10g葛根15g 3剂 水煎二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诊:2010.8.21 服药一剂热还至38.2℃,恶寒已去,继服二剂,热退,头晕胀消,胸胁胀消减,身重亦消,T37.2℃,口苦减,仍粘腻,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此热已透达,而余热未尽,治宜和解清热,化湿和中,方用蒿芩清胆汤化裁。
青蒿15g黄芩10g半夏10g赤苓10g 枳壳10g竹茹10g青黛3g六一散10g豆豉15g白寇6g 3剂 服法如前。
三诊:服药热已退净,T36.5℃,口中和,胃纳增,二便转常,舌红苔薄白,脉沉缓,嘱静养以巩固疗效。
按:邪伏募原,实际上就是湿热之邪伏藏于气分,留连不解,舌苔厚腻,或白如积粉是具体特征。湿热之症本应濡滑而数,其脉反沉,此正是邪伏于内不能透达于表的明证。导师于临床凡见发热苔腻,脉反沉弦者,概用达原饮治之无不取效。而余热未尽者,又常用加味栀子豉汤,或蒿芩清胆汤治之,以求除邪务尽之意。
例4:黄某 女 46岁 干部 初诊:2010.9.23
主诉:发热,咳嗽一周
病史:一周前因气温骤降而感受风寒,高热T39.8℃,恶寒无汗,头身痛,周身酸痛,血常规6.2×109/L,中性78%,X光片见右肺下纹理增重,某院诊为肺炎,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一周,热未退,壮热T41℃,微恶寒,汗出,咳嗽,气喘而急,痰少色黄不易咯出,故请会诊。
诊查:壮热T39.5℃,汗出不恶寒,咳喘气急,鼻翼煽动,痰少色黄,不易咳出,面赤,烦躁,舌红边尖赤,苔黄糙,脉滑数。
辨证: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治则:清热解毒,泄肺平喘。
处方:麻杏甘石汤加味
炙麻黄10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黄芩10g 桑白皮15g葶苈子15g银花30g连翘30g桔梗10g 大贝10g 瓜蒌30g 甘草30g 地龙15g 川军10g板蓝根30g紫雪散 一瓶送服 3剂 水煎二次 共300毫升 分二次服
二诊:2010.9.26 服药一剂热减T38.2℃,汗出,咳喘减轻,胸痛已轻,又服二剂热渐退T37.5℃,咳喘未作,痰出渐爽,胸胀痛消,大便已畅,小便色黄,惟时觉烦躁,胸满,纳差,恶心,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此肺胃余热未尽,拟加栀子豉汤以清解余热。淡豆豉15g 炒栀子10g 连翘16g 银花30g 青蒿15g 黄芩10g 厚朴10g 桔梗10g 枳壳10g 薄荷6g(后下)炒莱菔子15g 白蔻10g 茅根30g 六一散10g 3剂 服法同前
三诊:2010.9.29 服药热退T36.4℃,烦热恶心消失,胃纳增,舌红苔薄白,脉缓。X光片两肺未见异常,嘱静养以善后。
按:此感受风寒在先,郁而化热在后,热毒壅肺而致高热、咳喘,应用麻杏甘石汤的同时,重用桑白皮,葶苈子,意在泄肺利气。在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的基础上,泄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通下诸药才能发挥作用。这是导师的独特经验,尤其老年人高热、咳喘,单用抗生素疗效欠佳时,加用此方,改善肺之通气功能,往往收到显著疗效,且屡用屡验不必虑其药力猛峻。
五、小结
从上述四例治疗外感发热的病案可以看出,诊断应重视舌诊与脉象,用药应及时果断,不畏药力之猛峻,力求除邪务尽,不留后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