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临县4亿斤红枣滞销求帮忙!四毛一斤没人要...

 美景梅李 2015-12-12





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的山西吕梁临县,红枣林面积82万亩,覆盖17个乡镇、涉及454个村,共有37.26万枣农,今年临县的红枣产量超过4亿斤,为近三年来最高,但是枣农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 胡晓冬:这里是临县曲峪镇的一片枣林,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这些大红枣挂在枝头,显得很是喜庆,对于枣农们来说,今年是一个难得的丰产年,但并不是一个丰收年,原本应该在10月底就采摘完毕的大红枣,现在依然挂在枝头,再往地上看,遍地都是这样已经成熟的大红枣,但是依然面临的一个处境就是,没有枣农采摘,也没有客商前来采购。


临县曲峪镇瓦窑峁村村民高秀珍家里有50亩枣林,今年能产枣3万多斤,但是由于市场不景气,这些枣很难卖出去。




临县曲峪镇瓦窑峁村村民 高秀珍:去年卖一块几,今年四五毛钱也没人要。

高秀珍说,卖枣的钱不够雇工打枣的钱,还不如挂在树上,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工人一天100元,最多能打枣300斤,加上前期剪枝、施肥以及后期运费算下来,一斤枣以5毛钱的价钱卖,收回成本都成问题。紧邻曲峪镇的薛家垛村村民薛贵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种了一辈子枣树的他,现在眼看着烂在地里的红枣发愁。




克虎镇薛家垛村村民 薛贵宝:打枣工一天要一百元工钱,一斤枣三毛钱也卖不了,辛辛苦苦种了一年,收也是个愁,不收也是愁,收上卖不了也是发愁,收不上也是发愁。


薛贵宝家里有四十亩枣林,现在掉在地上的枣越来越多,因为雇不起打枣工,他只能一个人在地上一颗一颗捡。然而即便把枣打了下来,还是很愁卖,村民郭晓锋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




克虎镇庞家庄村村民 郭晓锋:收了两万多三万斤,现在没卖多少,卖了几千斤吧。


郭晓锋告诉记者,往年家里打下枣后很快就有客商上门收购,但是今年左等右等也没有人来购买,看着这些堆在家里的枣,郭晓锋说过了年这些枣再卖不出去就真的砸到手里了。


新疆枣受欢迎 临县红枣市场受冲击



漫山遍野的红枣挂在枝头,以前是风景,现在是愁事,然而记者在临县采访时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和临县枣农们卖枣难的情况相比,临县的红枣合作社以及红枣烘干房却是一片热闹的景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晋陕红枣专业合作社位于临县西部克虎镇,记者看到园区内一片繁荣的景象,载着红枣的重型货车在园区内进进出出,然而走近一看,包装箱上却都写着新疆大枣的字样。




晋陕红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富强:都是从新疆过来的枣,咱们临县枣个儿太小,卖不动,价钱太低,加工出来,说是七八毛钱买的,加工出来两块多了,利润很小,没有利润。


记者在这个合作社园区内转了一圈,发现园区内加工和销售的枣几乎都是新疆枣,而不少从外地赶来的客商也是点名要购买新疆枣。


记者从临县红枣产业局了解到,近些年由于新疆红枣市场好,利润空间大,临县的红枣经纪人、企业都转而经销新疆红枣,经销量占到总量的90%以上。常年驻新疆种植枣园、经营新疆枣的临县人超过3000人。仅克虎镇的这家红枣专业合作社园区,2014年营销新疆红枣就达到10多亿元。由于家里的枣卖不出去,不少枣农也都出来打工。


晋陕红枣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郭富强:枣卖不动,出来打点工,每个月赚个三五千块钱。


克虎镇高家湾村村民高安富:我有六亩都没有收,收都没有收,枣不要了,那你还去新疆把枣弄回来,想赚点钱,新疆枣好卖,近几年民众公认新疆枣好,大家认可。


自然灾害致使市场萎缩 深加工是重要出路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为了度过难关,临县正在想方设法培育新品种,并开垦了两万亩有机红枣种植基地。同时还将建立四家大型红枣深加工企业,设计年加工能力达2.8亿斤,产品涉及饮料、药物、保健品等。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