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名医验方(二)

 学中医书馆 2015-12-12

9、清热解毒消炎方  (吴井昌)

[组成]  苦参25克  诃子25克  青木香15克  地丁15克  白沙参15克 

        山奈10克  莲子15克  栀子15克    钩藤l5克

[制用法]研成粉末过60目筛,混匀。成人每次5克,小孩1周岁1克,2一5周岁2克,6—9周岁3克,10—15周岁4克,每日2—3次,用冷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清热解毒消炎。

[主治I感冒、肺炎。

 

10、活力清热片  (梁英杰)

[组成]水牛角浓缩粉1kg(相当于水牛角15kg)  板蓝根15kg  野菊花7.5kg  荆芥7.5kg

[制用法]辅料适当,制成10000片。口服,成人每日3—4次,每次4—6片,小儿酌减。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透表。

[主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流感、咽喉炎、上吁吸道炎,也可用于腮腺炎、登革热及急性支

气管炎。

[方解]本证为外感六淫表征。

方用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与荆芥配伍,凉血透表,防止邪热传营,井可先安未受邪之地;虽或邪已入营,尚可透营转气,以防病势深入。

板蓝根、野菊花清热解毒力强,且能凉血,兼备气营两清之功,特别是野菊花,原有透解之力,今得荆芥之助,其解表透泄之功更佳。

四药相伍,可使气营两清而不留邪,共达清热解毒,凉血透表之功。

[疗效]治疗111例,显效6l例,占54.96%、有效43例,占38.74%,总有效率为93.7%;无效7例,占6.3%。

 

11、感冒清热合剂I号  (梁秀凤等)

[组成]  薄荷10克  芥穗10克    银花10克    连翘15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l0克  前胡10克    黄芩10克 

        竹叶10克  柴胡10克    生甘草10克  板蓝根10克

[用法]将以上药物先用温水浸泡15分钟,武火煮沸20分钟,加入薄荷微火再煎3分钟,共煎2次,每次取200m1,1日服4次、6次或8次。相应的测体温4次、6次、8次。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渴除烦。

[主治]外感高热,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咽痛、脉浮紧、系外感风热,病程在4天以内者。

[疗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11月青岛会议规定的中医外感高热急症的诊疗规范诊断要点选择病例73例,患者服用本方后,退热时间最短为3小时。服1—4剂的过程中,体温呈阶梯式下降,2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考58例,占79.45%;48小时恢复正常者13例,占17.80%;无效2例,占2.47%。总有效率97.26%。随着体温恢复正常,伴随症状亦减轻消失。

 

12、羌话简易方  (苏万方)

[组成]羌活30克  黄芩15克

[功用]散寒清热。

[主治]普通型感冒发热。

[方解]羌活简易方为苏老自拟方,羌活辛温,发汗力强,苏老不但用于风寒感冒,亦用于风热感冒。此方一温一寒,配伍巧妙,临床退热甚速。现代药理亦证明,此二药有解热、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

[加减]若乳蛾红肿疼痛甚者,方中加入板蓝根、蒲公英。

 

13、清解I号方  (周少逸)

[组成]  桑叶10克          菊花10克    银花30克     板蓝根30克 

        鸡苏散(布包)15克  生黄芩15克  老苏梗10克

[用法]每日1剂,二煎需在头煎服后4小时之内服完。

[功用]宣透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

[加减]

鼻塞咳嗽加大贝母、制竹茹;

体痛加丝瓜络或鹿衔草。

 

 14、十味病感汤  (朱鸿铭)

[组成]藿香  苏叶  荆芥  白芷  金银花连翘  板蓝根  黄连  黄芩  甘草

[制用法]于晚7时服第一煎,9时服第二煎,一般到午夜12时即可退热。若热末全退,次晨可服第二剂。鲜有需服第三剂者。

[功用]温凉并施,解毒退热。

[主治]病毒性感冒.

 

15、清热汤  (靖雨珍)

[组成]  金莲花15克  大青叶15克元参10克  生地25克 

        知母10克    薄荷l0克   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中午晚分4次服

[功用]解表清热,解毒养阴。

[主治]病毒性感冒。

 

16、银蚤汤  (朱海龙)

[组成]  银花30克   板蓝根30克  连翘15克       蚤休10克  

        荆芥10克   桔梗10克    薄荷(后下)6克  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病毒性感冒引起的高热。

 

  17、七味钦  (杜勉之)

[组成]防风  桔梗  陈皮  甘草  枳壳  泽泻

[主治]风寒感冒或风温、风热初起有寒热表证者。兼治痄腮、百日咳、胃院胀痛、小儿受惊发热等。

[加减]

春加薄荷,夏加紫苏,秋加红枣,冬加红枣;

风热、风温加银花、连翘;

风湿加苍术、藿香。

流行感冒加生艾叶、

痄腮加柴胡,

百日咳加皂角。

 

18、膏葛退热饮  (杨济平)

[组成]   生石膏20-30克  葛根10-15克,淡竹叶10克  白茅根10克 

         连翘10克       钩藤10克     甘草3克

[功用]养阴退热。

[主治]感冒、流感、小儿夏季热,及其他不明原因之发热、各种急性传染病之高热者。病见发热、汗出、烦躁、口渴、舌干、苔薄黄,脉洪大或滑数。

[加减]

无汗加薄荷、荆芥;

咳嗽加杏仁、枇杷叶;

体痛加秦艽;

头痛加龙胆草;

喉痛加山豆根;

发颐加板蓝根;

牙痛加山栀根;

便闭加番泻叶;

抽搐加地龙、羚羊角;

病久伤阴加沙参、麦冬;

夜烧日不烧加青蒿、白薇。

 

19、暑令感冒合剂  (盛循卿)

[组成]   香薷6克   藿香10克      佩兰10克 

         厚朴10克  炙枇杷叶12克  鸭跖草15克

[制用法]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10分钟。过滤取药液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若入暮高热不减,可酌情加服1剂,再分2次温服。

[主治]夏季感冒,高热头痛、胸闷脘痞,身体重痛或咽痛,咳嗽,或身痛无汗,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象濡数。

 [方解]本方系宗黄连香薷汤意,加减化裁而定。旨在宣散表卫而清暑热,用治暑邪挟风裹湿之证。

方中香薷、厚朴取自于黄连香薷汤,合佩兰功在解暑除湿;

枇杷叶则具有保金肃肺之长;

鸭跖草倍其清热泻火之力、以保无虞。

[加减]

若患者体温高于39.6℃,必须在方中加入黄连5克;

咽红肿痛明显时,可加人板蓝根12克。

 

20、白羌汤  (裴正学)

[组成]  白芷6克   羌活10克   荆芥10克    板蓝根10克  黄芩10克 

        杏仁10克  前胡l0克   生石膏30克  豆豉6克

[功用]祛风散寒、清热止嗽。

[主治]风寒兼热感冒。

 

    21、复方葛芷夷汤  (赵棣华)

[组成]  葛根15克  白芷15克    连翘l5克     肺经草15克 

        杏仁15克  浙贝母15克  辛夷9-12克  板蓝根24-30克

    [制用法]先用水将药物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主治]风热、风寒夹湿感冒。

[按语]

风寒感冒之轻证(伤风),用荆防败毒散辛散解表;

风寒夹湿感冒,用藿香正气散辛温化湿解表;

风热感冒之轻证,用银翘散辛凉解表;

重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味辛凉解表,这是辨证施治之一般法则。

经实践,反复选药平衡药性,拟定出复方葛芷夷汤,辛凉解表除湿,经千例观察,药性平稳,效果良好,有效率为86.4%。为治疗不同证型之感冒闯出了一条新路。该方服后,可大汗、小汗、微汗或无汗。凡感冒,有汗者可用,无汗者亦可用,解表而不伤正。故老小、体弱皆可用之。唯肺胃阴伤之感冒无效。

 

  22、脐丹粉  (焦新民等)

   [组成] 防风  黄芪  肉桂

   [制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穴,趁湿撤药粉0.5克于穴位上,外贴胶布(4×4cm2)以盖住药物即或(胶布过敏者改用棉纱外贴,绷带固定)。每隔3日换药1次,5—7次为1疗程,可连续用2—4疗程。

   [功用]祛风,补气,补阳。

   [主治]感冒、气管炎、咽炎等。

   [按语]

①    作为以上各病缓解期的预防;

②    严格禁忌症,应避免“形寒饮冷”,过劳,禁欲,孕妇慎用。

   [疗效]治疗200例,疗效标准:经1—3疗程防治,原病症消失,预防者6个月以上未发,免疫力检测恢复者为痊愈;经1—3疗程防治,原诸症大减,预防者3个月以上末发,免疫力检测有所提高者为显效;经l一3疗程防治,原诸症减轻,预防者半个月未发,免疫力检测有一定提高者为有效;经1—3疗程治疗,原诸症未愈,免疫力检测未提高者为无效。治疗结果:预防总有效率97.2%,防治总有效率9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