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论迎评:凝聚思想共识;创城访谈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5-12-12

  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需要凝聚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共识;一项民生事业的稳步推进,也只有在达成共识中才能不断发展前行。浮光掠影,难见真理;盲人摸象,难求共识。

  文明城市创建,同样如此。

  自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创六建”战略决策以来,短短8年间,千万沂蒙人民戮力同心攻坚克难,栉风沐雨高歌猛进,一项项“国字号”桂冠相继花落沂蒙,提前实现了预定的奋斗目标,在临沂发展史上书写了跨越赶超的崭新篇章。特别是去年我市以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然而,一路高歌的“攻城略地”,导致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滋生了“一创就成”的松懈麻痹思想和自满侥幸心理,有的甚至产生了厌战情绪,对存在的问题不是去积极解决,而是消极应付,直至熟视无睹。

  “谦受益,满招损”。当前,我市迎接全省、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省测评组即将对我市进行测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也将于8月中旬开始,迎评工作已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刻。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只有以坚定的必胜信念,努力克服思想认识误区,高度凝聚思想共识,彻底扫清思想障碍,才能确保在测评中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

  凝聚思想共识,就要克服不良思想倾向。首先要克服“无所谓”的错误心态。对于这次迎评,可能有人会认为,创建就是搞形式主义,迎评就是走走过场。这些消极的认识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直接影响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克服“保牌子”的模糊认识。有些人认为,通过测评很容易,只要搞“突击”、走“捷径”就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心态,其根源是把创建当作“争牌子”、“图虚名”的一种手段,而把文明创建的本意念歪了,搞偏了。最后要克服“瞎乐观”的麻痹思想。有些人认为,连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我们都拿到了,这次测评就是小事一桩。创建活动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持久过程,必须要立足于新的标准,着眼于新的要求,着力推动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绝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裹足不前。对于这次测评,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但也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克服不良思想倾向,旨在高度凝聚思想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凝聚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创建为了谁?不仅仅是为了一块招牌,也不是搞什么“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创建为民,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通过文明创建,最大限度让临沂市民享受优质文明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根本之所在,只有真正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建工作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这次迎评,我们同样要遵循这一思路,始终坚持把迎评过程当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过程,不断在凝聚思想共识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临沂日报》评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