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竹筏竿!子线手作! 之前的手工贴子得到了广大吧友的支持!在此又立一贴。其实近期有发过一贴,但是那根作品没完成,所以不了了之了。 本期材料:变种罗汉、厘竹、樟木、淡竹 和儿子一起镇楼!这是之前做的四本继“闻晓”。 这次的名字还没想好! 陪好对,校直!怎么校直我就不多说了。
装上看看
素材 老办法,手动通节!刀还是那把亲手锻造的!呵呵 插入“过度”大到小骤然变化是从这里开始的! 衔接处特写 这是香樟木!防虫的!削一点放里面! ![]() 玉口的制作,缠线我也不多说了 ![]() ![]() ![]() 上漆! ![]() ![]() 今天就到此结束!漆不干,什么都干不来 了!
![]() ![]() ![]() 吃好晚饭继续干,第二次入火校直!这次还准备了玉棒加强用的竹条 ![]() ![]() ![]() ![]() 媳妇给我照了像! ![]() ![]() 第二次校直完成! ![]()
![]() 继续更,玉棒制作 ![]() ![]() ![]() ![]() ![]() ![]() ![]() ![]() 继续更,玉棒制作 ![]() ![]() ![]() ![]() ![]() ![]() ![]() ![]() 一不做二不休! ![]() 顺便做个竿挂! ![]() ![]() 又瞎配了一下,又能出一杆了 ![]() 玉口! ![]() ![]() ![]() ![]() 笛卷! ![]()
![]() 之前拔不出来的玉棒,上完胶,搞定啦。 ![]() 修芽眼 ![]() 芽眼处理完毕! ![]()
![]()
![]()
![]() 桐油处理 ![]() 竿挂,再加工 ![]() 好累啊。上漆完成!基本成型 ![]() ![]() ![]() ![]() 完成 ![]() ![]() ![]()
![]() 我的玉棒加固 ![]() ![]() ![]()
![]() ![]() ![]() ![]() 顺便也配了个抄网 ![]()
![]() 实战! ![]() ![]() ![]() ![]() ![]() 荷花太多,换个干净点的地方。风有点大 ![]() ![]() ![]() ![]() ![]() ![]() ![]() ![]() ![]() 大家一直在问技术问题! 有机会在别的帖子上看到 大神画的图文并茂的教材供大家学习! 感谢这位大神! 文字部分: 1,选择材料 当配组的时候 竹子已经干燥好了 这个时候看老嫩有点困难了 就用手感觉一下强度吧,基本要求还是圆 直 无节弯,对于节平或节凸 个人并不注重,只要不缩节就行,保证竹子后期壁厚的均匀是重点考虑。2,关于配组差值的大小,我个人是控制在0.4——0.8的范围,越细的地方 接口差值会小一点,比如先和持 持和元上;越粗的地方 差值可以稍微大点,假如是多本的话 (比如8本) 可能元和上一节(7翻)的差值能做到1.5左右(具体看情况)。值确定了,第二步就看取值的位置了,玉口的取值位置就在设计的断口处,玉棒的取值我个人建议在设计插入深度处的位置,(原因:竹子自然数据,无相同可言,如果遇到大锥度的配组,假如都取值在断口,那么玉棒打磨出来之后的断口 实际差值就会比设计之初大很多,为了保险起见,玉棒取值在设计插入深度处,不管竹子的锥度变化都不会影响后期的制作及弧度保证) 3,关于对节, 配组对节 个人也觉得并不是纯粹的为了好看,每一根竹子 节距的均匀 更能保证弧度的顺畅 。 有更好经验的老师们也提出宝贵意见
![]() |
|
来自: 昵称2730586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