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双工况主机容量计算 
CP —— 主机容量;TH —— 全天系统空调负荷(已扣除由基载主机提供部分); Q —— 蓄冰槽热损; IH —— 蓄冰时间; CCR——制冰工况主机制冷量变化率(一般为0.65~0.68); TM ——设计日尖峰负荷; OH —— 空调时间 6、蓄冰设备的选用 
根据空调系统对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差、融冰速度等要求,是否采用低温送风、区域供冷或独立新风系统,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冷冻机房空间、空调系统规模等),选择蓄冷装置的类型及相应的蓄冷流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项目采用的蓄冰设备均是不完全冻结盘管式,而且这两类蓄冰设备均已形成系列标准产品。蓄冰量计算: 
7、乙二醇泵 乙二醇泵必须满足冰蓄冷系统制冰、单融冰、联合供冷、主机单独供冷等工况的要求。如果需要夜间制冰期间提供冷量的系统,还包括制冰兼供冷工况。 1)乙二醇泵流量计算: 
对于并联流程初级泵流量计算时, Q为主机空调工况制冷量;次级泵流量计算时, Q为板换换热量; 对于串联流程乙二醇泵流量计算时, Q为板换换热量。 2) 乙二醇泵扬程确定 由于乙二醇溶液的黏度与水不同,管道阻力应考虑修正系数。 
流动介质一般为27%质量浓度(或25%体积浓度)的乙二醇溶液,制冰工况介质温度一般为-5℃~-7.0℃范围(根据蓄冰装置类型及配置不同),因此乙二醇泵泵体应该考虑保温,以降低冷量损失及防止凝露。 8、板式换热器 冰蓄冷用板式换热器将蓄冰系统中循环的乙二醇溶液与通往空调末端系统的冷冻水隔离,同时进行低温乙二醇溶液与高温冷冻水之间的热交换。 
板式换热器温度参数的设计根据空调系统要求不同而不同。 
板式换热器温度参数的确定在系统设计中是很关键的,它不仅要考虑末端设备要求、蓄冰设备融冰性能,还要综合比较价格因素等各方面情况后确定最佳方案。另外,板换应该考虑保温措施,以降低冷量损失及防止凝露。 9、自动控制系统 1)自控系统配置要求 
自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自控系统确保实现系统的在线控制与无人值守,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自控系统作为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的一个子系统,应为BAS系统留有OPC标准接口。 2)控制功能 
10、控制运行策略 分量蓄冷系统的控制较全量蓄冷复杂,除了保证蓄冷工况与供冷工况之间的转换操作以及空调供水温度控制以外,主要应解决制冷主机和蓄冷装置之间的供冷负荷分配问题,充分利用蓄冷系统节省运行费用。 
1)制冷主机优先 ①控制方式: 
②特点: 
2)融冰优先 ①控制方式: 
②特点: 
3)优化控制 
优化控制就是根据电价政策,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蓄冷装置作用,使用户支付的电费最少。这种控制策略对于非典型设计日具有较大的经济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对国内某建筑物的蓄冰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采用优化控制策略比采用制冷机优先控制策略,可以节省运行电费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