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如何学好高中阶段化学科的一些方法;

 七毛大顺 2015-12-13
 本帖最后由 wei688 于 2012-7-11 07:21 编辑

今早讲第二小节:高中化学学习时的常见问题。
一、   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
       很多很多学生和我说,初中的化学一般学习的都很不错,所以觉得到了高中化学学习也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实际上在高一的化学学习中,就会出现很多困惑。
      我们先来看一下初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都有哪些不同:
第一点:内容多,难记忆。
      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我们只是初三学了一年,可是高中的化学至少两年,如果高考选化学的同学,高中三年都要学化学。
     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多,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理论的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还有一大部分是有机化学。这么多的内容,我们怎么去记忆呢?在高中学习的时候,你每一块的知识都要掌握,每一个知识都有重点,课堂上一节课老师讲45分钟,在听课的时候要注意听,老师如果强调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很重要,你就应该相应地划下重点,回去以后要多看,你今天刚听完了记住了,可能过了一个礼拜,你就会忘记,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隔一段时间要经常把它翻出来看一看,看的时候就要有有意识地把画出来的重点内容好好地记下来。既然难记忆,你就更应该加强学习。 这么多的内容,你要把相近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按规律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整理归纳后再去记忆。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希望能从老师那里拿到整理归纳好的知识点重点,觉得这样既省事儿而且好像又保险,其实这是很有问题的。自己整理归纳的过程实际上是再次学习巩固的一个过程,可以发现之前的学习有哪些地方没掌握或者没弄得十分清楚,就算感
到自己全部知识都懂了,之前的知识是具体的,散的,而在整理和归纳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按照一定的线将散的知识全部串起来了,原理理解的更透彻了,更加不容易忘记所学的内容了。所以说只有通过多种才能得到坚固的记忆。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很碎的,如果问你,哪些常见的物质是黑色的?或者溶液中能析出白色沉淀?你可以通过一个是颜色,一个是状态,一个是性质,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如果还有人问你,常见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你能不能从极易溶、易溶、微溶、难溶等,将这些常见的气体的溶解性归纳在一起?要想加强记忆,有很多的方法,不同的人可以按自己的习惯学习,但是一定要学会把知识归纳整理好。
第二点:课时少,不重复。
    高一的课时是2-4节课一周,并且大多数学校是2节课一周,所以一周的时间,你只有2-4节课在课堂上听化学老师给你讲课,因此我们要求,这么短暂的学习时间,你可不能回家后不再看化学了,直到下次上课。如果你是这样,有很多知识刚学完了,本应该加强记忆,而你却没记忆,到了下一节课,又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了,如果再加上你上次听课的时候也仅仅是一知半解,那么,你就彻底的跟不上学习进度了。我也一直和我的学生说,上课认真听讲是最最重要,最事半功倍的方法,比你回家自己做1001000道题目都有用的多。所以上课时一定认真听,并且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考。
    化学课本内容知识是很多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除了重点的地方会重复,一般的就不再重复了,也就是说我们课堂的密度、知识的容量都特别大,你要知道这个特点,你就要有应对的方法;第一,回去后要经常复习。有同学会问,一周我要用多长时间去复习化学?今天有化学课,你回家后一定要看,这一点首先一定要做到。隔两天,再上化学课,你提前一天晚上还要看一下。有的同学在课堂上能掌握80%~90%的内容,而有的同学确实只听懂了一半,这样的话,你就得每天都要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把笔记和书再温习一下,保证不忘,发现在机理那里没弄懂,赶紧问老师问同学。应该说学习,拼记忆力是一个好方法。你要是记忆力很强,学完的知识能在头脑里储存的时间比较长,那你温故而知新,再学习后面的知识,你就不会因为积累了很多的问题,而影响你下一步的学习。
第三点:多思考,会提问。
     高中的知识,一个是理论性比较强,一个是需要你理解的能力更强。需要你想象、思考、推断、判断的地方比较多,所以会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光会听,不会想问题,这样去学习的话肯定要被动的。有很多学生他上课时从来没有问题,你问他听懂了吗,都听懂了,但是做题怎么都有错还有的学生呢,你问他哪里不懂,他自己也说不上来。这就很糟糕。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个知识点要有自己的理解,在高中的学习,一定要把问题考虑透彻。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氯化钠是一个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实际上是由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将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都是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笔记也写了,可是在答题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这么一个错误,认为是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可能物理上也有这种知识的印象,可是他没有深入地理解,结果错了。这里说的钠离子、氯离子,有它们各自的原子核,原子核里又有质子,是带正电的,外面又有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说对于钠离子和氯离子,你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说带一个单位的正电和一个单位的负电,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要跟整个离子结合起来考虑,它是静电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吸引和排斥作用。
    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一定要把化学的结构、物质的组成等方方面面的条件都要综合在一起考虑,才能掌握透彻。
    你要会提问。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学习效率很高的学生,你不仅要会思考,还得会发现问题,会提问,就是逼着你找自己学习的问题和弱点。不是说这个问题我没听懂,我去找老师问了,你再给我讲一遍就行了(经常有学生找到我,说老师我这个好像不太懂,我问他哪里没懂,他恩了半天说你再给我讲一遍吧。)。当然你不懂的是一定要去问一定要解决的。但是我这里说得会提问,一定是对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结合你自己思考接受的程度,再包括你通过预习和做作业,你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你有的题不会做,有的题做错了,什么原因呢?你得考虑一下,是因为哪些知识点我不知道?还是说这个知识我根本就不懂?如果逼着自己每次上课都能回答2~3次问题,下课了你可以去问老师、问同学几个问题,那么你会进步很大。如果你提出问题后,能够自己找资料解决,那就更棒了,甚至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现在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为你会思考,你有自学的能力,将来你才能根据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未学的问题。
第四点:重理论,抓结构。
    重理论。举个例子,我们讲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在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当中,你首先要考虑这些反应方程式里面每一个物质的状态: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影响化学平衡的三个因素,是哪三个?怎么影响的?有这些理论依据,最后还得会观察题目,把它们结合起来,这个理论的知识才能学好掌握。
    抓结构,举个有机化学的例子,在有机化学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它的分子结构问题,有机化学反应是根据有机分子里面组成的官能团的结构决定的,也就是由官能团定性质,所以你抓住有机物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抓住他的代表性质的那一部分。
二、    平时做题很多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我们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平时在学校里面学完课,老师留了很多作业,我们回去也都很认真地把作业做了,而且还有一些辅助的材料,到期中、期末考试之前,老师还会相应地印一些复习、练习的题。虽然这些题做了不少,可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认识这个问题?你平时的练习题虽然都做了,但是这些题你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深入思考了,把每一个问题都想得特别全面了呢?比如说做选择题,化学的选择题分量占得很重,而选择题里面有单选和不定向选择,单选好做,因为答案是四选一,你可以用排除的方法。但是这四个选项你是不是能把它当做四个题目去考虑?也就是说如果我四选一,选出来一个,那其余的三个肯定都有问题,有什么样的问题,你把它改过来了吗?当然考试的时候只要求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就行了,时间用得越少越好。但是平时,做题一定要做精、做透,以一当十,而不是应付差事,做完一道题,写一个答案就过去了。你要是这样去做题的话,尽管你平时练习的题量很大,你没有经过拓展、整理、总结,那你就肯定没有把关键的、经典的问题集中在一起记忆在你的脑海里,这是第一个原因。这也是我一直和学生说,要保证一定的题量,但题目绝对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一定要做精、做透,以一题当十题用!第二个原因,在考试的时候,考的是你这一阶段学习的知识。平时你每天做的作业,都是当天老师讲的,你脑子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回家你就做这
些。过一段时间,比如两周,这一章学完了,刚学完的你对它印象当然深刻。可是到期中、期末考试,考的是这一学期的甚至包括前几个月学的,那是好几章的内容,这个时候你再做的时候,可能有些知识已经被你遗忘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学习也好记忆也好都是反复的过程。第一,平时要把老师讲的内容及时整理、复习,绝对不能到考试的时候才去好好复习。每一周,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节,学完了以后,就应该把它整理好。
第二,在临考试之前,你复习的时候,哪些知识你会了、记住了,哪些知识点你还不懂的,你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自己不知道的,不懂的、没掌握的知识,比如可以翻翻自己的错题本。
三、    判断选择题时很容易出错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做判断选择题时很容易出错的几个原因:
    概念不清,学习当中有很多的地方是概念,要把它抓住。
    审题不仔细,漏看了,错看了,关键的字词没找到。
    条件没看到,化学反应讲究的化学的素质,就是温度、浓度、压强、状态,反应很多的其他方面,比如说溶液的酸碱性等等。
    知识点考虑的不全面,只想到其一,没想到其二。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道例题,这是2006年高考天津卷的一道选择题: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 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
    这道题说的是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一看就知道是考原电池的原理,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了电流,这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个电流,这个电池的总反应式给了,铝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什么?
    解这题你首先得看清楚人家问了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反问标记出来,比如:下列错误的是?下列不符合情况的是?不正确的是?一般我们做题时,是正确的方面问得比较多,反问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做一个标记。
    概念要清楚,也就是说通过读题,你得先知道这个知识点是什么。刚才我说了这个知识点考的是原电池,那原电池组成的条件是最基本的概念,你得知道是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这是第一,那考虑问题时的知识点是不是全面,也就是说这个是铂网作为正极,那么一定是氧气获得电子,被还原,所以,你一定知道负极是铝,失去电子,正极相当于我们当时学的金属腐蚀里面的吸氧腐蚀的反应方程式,你的知识点别有漏洞。
    看题目的时候你要仔细看齐了下面四个选项,你才不会因为漏看条件,哪个地方的知识没想到,而导致最后判断错误。
A是正确的。B一看我们就知道,这道题考的是原电池的反应原理,电池在工作的时候,先不说电流,铝作为单质是失去电子的,所以你得知道是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理论一定要掌握透了,那电子的流动方向呢?是从负极流出流入正极,电流的方向应该是跟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下边CD我们都看一看,是正确的叙述,都没有错误。所以答案选B
做了一个选择题,它可能是多个知识组合,也可能就是一个知识点,但是它考了不同的问题。你别看就一个选项,你需要思考的确是四个问题,也就是说你得在知识方面全都掌握才能够选出正确答案。
四、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上课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听讲,勤于思考;主动提问,不留后患;经常总结、整理、归纳,不要等到考试之前再去做总结工作;最重要的是以书为主,先要把书、笔记看好了,然后再做题,得知道自己哪个地方是弱项,一个是不会的地方,一个是没听懂的,还有一个是考试、做题时出错的地方,都要用红笔把它做一个记号,要抓住弱点,进行专题训练;只要你花的功夫到家,成绩自然在握!
以上说的这些,是高中化学学习中比较普遍、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我们每一个同学之间都要互相取长补短,在每一节课上根据学的知识的不同,也要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