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发电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汪映荣 本文由《电网技术》授权转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秘书长汪映荣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力与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上做了题为《核能发电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就核能发电技术专题部分的编写情况、核能发电技术进展做了介绍,并对核电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据汪映荣介绍,目前我国的压水堆设计、建设水平已走到世界前列,并且已经具备自主设计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能力,目前在建的AP1000、 CAP1400、 EPR、华龙一号均属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在建的最先进的压水堆机组。此外,我国核电的重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核聚变等关键性技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汪映荣表示,我国核电发展的脉络可概括为:热堆—快堆—聚变堆;从研发第一个核电堆型开始,我国的核电就确定了主要采用压水堆的技术路线;新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kW,在建装机容量达3000万kW以上。核能发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是满足我国能源发展需要、解决我国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安全发展核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电力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授权发布) 动力与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5) 编审委员会 主任委员:郑宝森 副主任委员:周孝信、谢明亮、王良友、刘国跃、金耀华、邓建玲、米树华、苏力、张诚、王树民、王斌、赵洁、刘吉臻、宋永华、陈斌 委员:黄其励、雷清泉、程时杰、岳光溪、梁曦东、张晓鲁、陈小良、陈峰、李若梅、陈维江、张运洲、王增平、饶宏、汤广福、姚强、张祖平、范明天 编写专家委员会 首席科学家:周孝信 专家组组长:梁曦东、陈小良 核能发电:汪映荣、俞卓平、郭宇、王煦嘉、曹学武、王明政、董玉杰、姜卫红、刘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