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我们向赵秀梅老人致敬

 昵称27895653 2015-12-13

年逾花甲的保姆赵秀梅,含辛茹苦,义务照顾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小男孩6年,把孩子当自己的亲孙子一样看待。这位善良的老人,用最朴素本真的善行,感动了许多人,也温暖了许多人。

自4月中旬以来,本报连续刊发《妈妈去哪儿了?》大型公益寻人系列报道,为被“遗弃”在保姆“奶奶”家的小男孩浩浩寻找爸妈。值得庆幸的是,在甘川两地媒体记者的联合寻找呼吁之下,已“失踪”6年的浩浩爸爸终于出现,将儿子从保姆赵秀梅老人家接走,暂时安置在了朋友家里。尽管,浩浩妈妈陈华琼和家人的自私、冷酷让人愤怒,但赵秀梅老人的善良和无私,却令人肃然起敬。

“娃从一岁起我就看着,这么多年有了感情,就像我的亲孙子一样”,“他爸他妈不管娃,我要是也不管娃,娃就没人管了,那是一条命啊!”起初,赵秀梅老人为浩浩寻找妈妈,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但这件事经过媒体报道后,给浩浩爸爸妈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也给浩浩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中央电视台要采访她,老人拒绝了。全国各地媒体要采访她,老人也拒绝了。她说,“我知道记者都是好心,想帮我给浩浩找妈妈,可是我不想伤着娃,他年纪虽然小,心里却明白是咋回事,既然浩浩爸爸回来了,我不想再找浩浩妈妈了。”这是一位老人善良本性的体现。

善良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信仰。很多网友在看到赵秀梅老人照片时,都在感慨,多么面善的老人啊。是啊,老人家境拮据,为了照顾浩浩,耗费了心血,耗费了钱财,当有人提出,让浩浩爸爸按现有市场行情,支付拖欠老人6年的保姆费时。老人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他拿不出,给多给少都行,只要他对娃好。”

不为名,不为利,这就是赵秀梅老人真实的心声。她没有想到记者一报道,事情会闹这么大,没有想到会因此出名,更没有想借此获利。照顾浩浩对于老人来说,完全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长期累积的善良的自然流露,因为她“不想看着娃遭罪”。事后,面对妇联给予的慰问金,赵秀梅反复推脱:“这钱我不要,我不是为这个的”。

多么善良的老人,多么朴实的心灵。相比之下,浩浩爸妈的自私自利,双方家人的冷酷无情,更凸显出赵秀梅的善和美。

保姆赵秀梅的善举让人们心生感动,人间自有真情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平凡的善良与感动。自发救助晕倒街头老人的平凉交警、路人群体;为救落水儿童纵身一跃的“最美协警”杨伟伟;在天津义务帮农民工订票的平凉籍志愿者袁晔、党娜、刘纳……他们是社会中平凡却善良的大多数,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善良是一种本能,无私可以成为习惯,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之中最绚丽的一抹彩虹。

让我们向赵秀梅老人表达一份由衷的敬意,不要为善行设置条件,不要为冷漠寻找借口。社会由“我”组成,风气由“我”构建,还是那句老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