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述北京 |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篇)

 京东老妈 2015-12-13

由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众多,小编将分三期从最南端的永定门开始依次逐一为您介绍,想了解上篇的网友可以点击我们12月10日的文章。

中和殿

中和殿位处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仿佛古代尊贵的“工”字形殿中间穿廊的作用。初建于明永乐年(15世纪初),初名华盖殿,后几经灾毁和修建。明嘉靖年重建后改名中极殿,清顺治帝入主紫禁城后改名中和殿,意为秉中庸之道,求天下和顺。



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台上的第三座大殿,初建于明永乐年间,后来几经灾毁和重建。原名为谨身殿,后改建极殿,清代最终定名为保和殿,意为保持心志纯一,共享天下和谐。


乾清门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正宫门。明永乐年间建成,曾多次被灾并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为乾天清正之意。 清代皇帝在此御门听政,其中以康熙皇帝最勤。御门当日辰时(上午8时左右),皇帝在门内中央升座,朝臣依次奏事并领受君王谕旨。



乾清宫

乾清宫为皇帝的正寝。明永乐年(15世纪初)建成,曾数次遭焚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乾清”为乾天清正之意。殿内高悬清顺治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匾后为清代皇帝放置建储密匣之处。



交泰殿

交泰殿位处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形制与中和殿略同。“交泰”取自《易经》中“天地交泰”,意为乾坤、阴阳、上下相交,万物通畅而得以生养。交泰殿是正宫皇后在重大节庆接受朝贺之地。清乾隆年以后,象征皇权的二十五方宝玺平日贮藏于殿内。清顺治帝也曾在此殿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



坤宁宫

坤宁宫位处交泰殿之北,是皇后的正宫。“坤宁”为坤地宁定之意。清代,坤宁宫按照满族习俗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坤宁宫形制富于满洲文化特色。清代,坤宁宫虽仍称正宫,但主要做为宫内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大婚时均先在此居住二日,再迁居乾清宫或养心殿。而皇后日常不住在这里。



坤宁门

坤宁门是后三宫通往御花园的主要门户。与坤宁门北面相对的是天一门,中间隔着一座巨大的青铜香炉。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坤宁宫北面,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是汉族园林建筑之精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汉族传统文化。



天一门

天一门为御花园中央钦安殿院落的南门,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初名“天一之门”,清改今名。“天一”为星名,又为北极神之名,又喻“天一生水”之意。此门是紫禁城中少见的青砖建筑,在起到避火防灾功能的同时,又与花园清雅苍翠的环境相协调,是一座别致的皇家道观门户。



钦安殿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的中央院落内,始建于明代,明嘉靖年间添建墙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厦。钦安殿内供奉玄天上帝,为道教中的北方之神。殿顶为重檐盝顶,殿宇基座周围汉白玉石栏杆是紫禁城中的石雕精品,殿前相交于甬路上方形成拱门的连理柏也是宫中的奇树之一。



承光门

承光门明朝已有,清朝沿袭明制。承光门为一开间,双扇大门,庑殿式琉璃门楼,左右两侧分别接有转角琉璃顶矮墙同集福门、延和门相连接。



顺贞门

顺贞门是御花园的北门,是内廷中路的最北端,外面即神武门,因而是由北进入内廷的重要通道,无故不得开启。此门始建于明代,初名坤宁门,后改“顺贞”,寓顺和贞节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